我们熟知的东北历史,其实就是东北的近代史,延续到现在的东北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其实都形成于近代,而将东北文化习俗、历史和城市发展的,就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才消失的大车店。
现在的人,可能不太知道大车店到底是什么,从字面来看,就是“大车住的店”,事实上,也是如此,可以单纯理解为今天高速上的服务区。
而大车店的起源,就是清末闯关东时期的产物。
清朝发源于东北,自然视东北为自己的龙兴之地,严禁汉人进入东北,从顺治时期开始,就在东北分段修了千余公里篱笆墙,然后以柳条为界,界定关外和关内,这条边界,就是大家熟知的柳条边。
在严苛的禁令下,整个东北大部分地区始终处于蛮荒未开发的状态,直到十九世纪中期。
此时的沙俄先后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海蓝泡惨案,彻底占领了黑龙江以北的地区,并且对东三省虎视眈眈。
眼看龙兴之地就要拱手被沙俄夺取,清朝决定,在东北开禁放垦,一时间,各地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纷纷北上闯关东。
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的民族,农耕民族的特点就是喜欢定点居住,万不得已,不会背井离乡,而如此众多人的人前往关东闯荡,可见当时生存环境的恶劣。
而随着禁令的彻底解除,数百万的穷困百姓沿着山海关一路向北闯荡。
只是关外和关内环境完全不一样,天气恶劣不说,就连道路都没有一条,探索出来的小路不是冻土就是烂泥,关内长期使用的独轮车等这些工具完全施展不开来,就这样,两轮的大马车应运而生,俗称“大车”。
这种大马车和我们熟知的不一样,本质就是一个大板车,有的大板车上还会在四周竖上木板,防止货物的掉落。
大车马拉也行,骡子拉也行,但毕竟是牲畜拉车,这样的性质就注定了运输时间相当长。
关内可以找个背风的地方应付应付一下就行了,但在关外这种严寒的地区,在野外露宿就是冻死的命,更何况东北当时朝廷统治薄弱,各种拦路劫财的土匪胡子满地走。
于是,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就在交通要道附近开“大车店”,一般按照驿站四十里驿站设置,而这个距离,就是大车半天的路程。
毕竟是为糙汉子们休息和睡觉的地方,装修不需要豪华,一个土坯房加一个大通铺即可,大通铺上可以睡二十人左右,老板会提前烧的热乎,路人们热水洗漱一下就可以钻被窝休息一下,同时大车店还提供充足的草料,让牲口也吃的饱饱的。
大通铺下一般会有两个大桌子,两个公用的脸盆、毛巾和肥皂胰子什么的,还有几张条凳,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大车店。
价格便宜,热水管够,总比野外冻死强,而且收费只有住宿费、饭费和草料费,还有人替他们看管马匹和货物,所以,大部分车老板子都愿意在大车店住宿。
开始,大车店基本都是独立的一栋,但随着人来人往,有吸引力了其他人来这里做买卖,有卖吃食的,有开酒馆的,还有铁匠铺和木匠铺等等。
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就在当地形成了村落和城镇,可以说,东北的城镇,就是始于大车店。
如今东北还有不少保留“店”这个名字的城市,如瓦房店、普兰店等等,其名字来源,就是源于“大车店”。
这人一多,大车店就多了,多了就存在竞争,因而不少大车店开始扩大规模,而如何看出这个大车店的规模,就看大车店门口树的幌子杆。
所有的大车店门口都会挂一种形状像箩筐的幌子,称为“箩筐幌”,小店挂一个,大一点的挂三个,极少数会挂五个以上,因为那时候识字的少,大家不认识店的名字,只能靠挂的箩筐幌来辨别车店的大小。
一般挂一个的,就是我之前说的,一个土坯房加一个大通铺,没有行李;而挂三个的呢,地方大一点,设有行李,而五个以上的,包含仓库和寄存处,车老板子可以寄存货物和自己的钱财。
至于稀奇的七个,车老板子可以享受单间居住。
这些箩筐幌早上挂起来,晚上或者下雨天摘下来,如果下垂蒙半边红布,则表示昼夜营业。
每年春节,掌柜的都要更换新的幌子,并且贴春联,一般都是“孟尝君子店,千里客来投”。
当然,大车店也会提供伙食的,只不过伙食比较简陋,一般就是玉米面窝头、高粱米饭以及各种咸菜罢了,热水管够,填饱肚子就行。
如果自带干粮,也可以,老板也会负责热饭,甚至会送点热水和一碟咸菜,这些都不要钱。
毕竟大车店建立的目标,就是为了到处奔波的生意人提供一个短暂的休息地方罢了。
而且闯关东的人,大部分都是为了讨生活的,没啥钱财,对吃住也没啥太多的讲究,所以,大部分大车店也就挂一个罢了,走的都是低端路线。
土坯房、大通铺,只要能吃能睡,一般没有太多的要求,想喝酒也行,但需要额外花钱。
只不过人可以简单点,但马可不能怠慢,当时一匹马的价格很高,而且是自己吃饭的根本,所以,车老板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将自己的马照顾好,而大车店也会提供上等的草料,牲口生病了,还有兽医帮着看,这样,客人们才会安心住下。
那么有人说了,只有一个大通铺,那么在东北讨生活而走南闯北的女人怎么办呢?
当然也是睡大通铺了,这些大车店住宿是不分男女的,所有人都睡在一个大通铺,能让她睡在角落或者安排一个帘子,已经是老板的最大照顾了。
男女都混住了,可想而知这个大车店的环境到底如何了。
事实上,大车店的住宿环境远远比你想的还要恶劣,毕竟二十个人睡在一起,大冬天的衣服厚,又没条件洗澡,头上戴的狗皮帽子都能捂出一头油出来,加上还有人喜欢抽烟袋,整个房间的味道,可想而知。
而为了弥补住宿环境的恶劣,一些大车店会招来一些节目表演,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二人转”,在当时没有娱乐的情况下,看“二人转”解闷是当时很多人的选择。
对于二人转演员和大车店来说,双方都是互利的,大车店需要二人转吸引人气,而二人转演员同样需要在大车店休息以及扩大知名度,可以说,数量众多的大车店,就是二人转得以生根发芽的沃土。
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车店汇集天南海北的人,加上这里又无人管理,时间一久,来这里的行人也越来越复杂,三教九流、土匪混混都在这里出现。
到了这个时候,大车店已经不是原先简单的提供住宿的地方,而是成为各路人马换取情报的地方。
跑江湖的,有金买卖(摇卦算命和摆奇门)、汉买卖(卖药的、摆地摊的)、吃绺子(说书唱戏)、挂子(江湖卖艺)、玩杂耍的、变戏法的、还有叫花乞丐什么的;
小商贩有货郎、焗锅焗碗、肯大叶(倒卖土特产)、山里挑(倒满山货);
寻医问药的,一些求医的,或者还没来及去医院的,车店还会可以代为煎药,甚至准备了药壶;
要诉讼的,一些需要告状打官司的,因为不识字,来大车店里寻求帮助,而大车店里有不少内行人,且可以代写诉状,甚至可以替他们出保条,当然,钱要给的。
还有卖身的妓女,在人员众多的大车店, 一些妓女都会挨个询问是否需要服务,俗称“卖大炕的”,因而在东北,“卖大炕”可不是一个什么好的词。
除此之外,就是黑白两道的人员,官府来这里,就是靠店里的三教九流的人,找点破案的线索。
而土匪,则在冬季来临之前,将长枪埋起来,身上带着短枪出行,临走之前,大当家会将今年夺的钱财分一份,大家各奔东西,有老相好的去老相好那里,没有的就去大车店住着,来年开春,在固定的地方集合,这就是土匪们的“猫冬”。
也因此,土匪们上劫掠官府商户,下劫平民百姓,但有一条,就是不抢大车店。
而相对于普通人,掌柜的反而喜欢这些土匪。
毕竟土匪吃住一个冬天,开销可不小,二来,还可以通过担保获得一些不少钱,更何况,土匪来钱快,出手大方,开春之后,不少衣物全都留下,甚至打扫打扫住处,还能发现小钱。
有时候,土匪来生意了,自己充当苦主的传话人,一来一去,自然还有点钱。
在掌柜老板眼里,这些猫冬的土匪们,简直就是来送钱的。
当然,这也是大车店里的一个缩影, 门一关唱戏的、算卦的、喝酒的、要钱的、诉讼的、求药的、打探情报的,人声鼎沸,如同市场一般热闹。
所以,此时的大车店内,自成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而在这一一个充斥三教九流人员混杂的地方,自然得要求大车店的大当家能够镇得住场子,不仅需要一定的财力以及十里八乡的头面人物身份,更需要和黑白两道有着良好的关系,具备备摆平事端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店铺的安全和稳定。
这就要求每一个大当家都要工于心计,善于周旋,一般人,还真干不来这个。
解放后,大车店其实还存在的,毕竟汽车还是稀罕物,大部分人还是靠生出拉车的,当然,得从私营变成了国营。
由于那时候需要送粮以及运输其他东西,很多人在送完粮食后来不及回去,只能住进了大车店,到了七十年代,在大车店住一晚也就两毛钱而已。
只是随着东北的不断发展,大车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大车店自然也有同样的命运。
如今大家想看大车店,只能在乡下的农家乐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