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蓝色的海洋上,航母是一种象征着力量的巨型武器,是守护一国海上安全的重器。
然而就是这样的大杀器,却有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天敌——老鼠。
别看老鼠身材小,数量多了对航母的威胁可不小。从航母诞生到今天的百余年历史中,鼠患问题始终是困扰航母的阴影之一。
不少国家为此尝试过各种手段来对付这些小东西,美海军养猫也没用,最终都未能完全解决。
然而中国海军却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让老鼠再也上不了航母。
那么中国海军曾经是如何用“一招绝杀”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一、大海中的霸主航母根据它的字面意思就是航空母舰,它的使命是将战斗机带到海上,为海上作战提供一个空中力量的发射平台。
最早的航母出现在20世纪初,英国皇家海军将一艘叫“暴怒号”的旧战列舰改造成了航空母舰。
虽然样子简单功能也很单一,但它却开创了航母的先河。
从那时起,航母便逐渐成为海上军事的核心装备,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母具有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成为决定性战斗的核心武器。
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或者是战争演习的网友们来说,飞机已经是足够大的存在了,但是航母上面是停机坪,可以停放几十架飞机。
我们都有在机场乘坐飞机的经验,每架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是必须要严格按照塔台的指挥来的。
因为飞机需要给彼此之间空出起降跑道,不然就会像车祸一样,或者撞到一起,或者起降的跑道不够长,没有充足的动力起飞。
当然我们说的这个都是民用飞机,里面携带的是乘客和乘客的行李,或者是货物,安全是第一的。
但是航母作为一个机场,它停的都是战斗机,每分钟可以发射两架飞机,同时可以降落一架,这就给战争提供了时间,战斗可以打得非常紧凑。
战斗机的飞行员和客机也是不同的,他们可以在超短的跑道上起飞,甚至有的降落还可以即停即降。
什么意思呢,就是停下来不需要滑行,直接就停在原地。
在现代航母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远超当年,进入了超级航母的时代。
美军的“尼米兹级”、“福特级”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长度达330米以上,拥有完整的空中战斗系统。
它能够搭载75架以上的战斗机、预警机、直升机等,堪称“海上的移动城堡”。这些超级航母不仅是军事打击的核心,更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象征。
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航母的强大之处,但航母也有一个问题,让人意想不到。
二、大舰上的小“灾害”说到航母上老鼠的问题,不少人可能觉得匪夷所思:这么大的舰艇,怎么会容得下一只老鼠?
其实这还真不是笑话。别说二战时期的普通舰艇,哪怕是现代的超级航母,老鼠都是船员们头疼不已的对象。
事实上老鼠问题从航海的木船时代就开始了。
在早期的航海中,老鼠和船只的关系可以说是“老朋友”了。
由于船只通常停靠在港口装载粮食、物资,老鼠很容易通过缆绳、货物、绳索爬上船。
在那些木质结构的古代战舰中,老鼠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了。
它们不仅在船上偷吃粮食,还会破坏帆船的重要设备,甚至咬坏绳索和水桶,导致船员们的生活艰难。
可以说鼠患在那个年代已成为一项严重的船上问题。
后来因为战舰技术的发展,金属船体、全封闭的结构虽然让老鼠难以毁坏船体本身,但航母的设计反而让老鼠在这片空间中更有生存空间了。
现代航母空间宽敞,内部通道、舱室、电缆、管道交错纵横,正是老鼠理想的天堂。
这些小生物一旦在航母上安家,就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它们会把电缆咬坏,航母内部布满了各种电缆,这些电缆是维持航母通讯、导航、雷达、武器系统等关键设备的“神经网络”。
老鼠习惯啃咬这些电缆,可能引发电线短路甚至火灾。一条导航电缆被老鼠咬坏,舰上的导航系统都会失灵,很容易引发意外事故。
事故排除也需要非常手段,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排查并重新布置电缆。
还有就是在航母上,食物的储存至关重要,因为航母出海后,补给并不方便,老鼠的存在会污染食品和水源。
老鼠爬过的食物容易沾染病菌,导致船员患病,尤其是在长时间出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疾病,舰上医疗资源有限,很难说病情到底会如何发展下去。
老鼠不仅是食品和设备的破坏者,它们还携带跳蚤、病毒等,会将疾病传播给舰员。
由于航母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流通较差,老鼠传播的病菌更容易在舰上蔓延,增加了船员患病的风险,严重威胁着航母舰员的健康和士气。
老鼠带来的威胁不可小觑,因此世界各国海军纷纷想方设法试图根除鼠患。然而,由于航母的特殊性,要完全杜绝鼠患其实并不容易。
那么这个庞然大物上的小小问题,各国有什么治理经验呢?
三、美国的“猫治鼠”失败案例面对航母上的鼠患问题,美军最早采用的是一种传统的“猫治鼠”方法。
早在20世纪初期,欧洲的海军舰船就尝试过这种方法,而美国也把这一招用在了航母上。
每艘军舰上都会养一些猫来抓老鼠,比如在美军二战时期的航母上,“舰猫”几乎成了标配。
“舰猫”不仅抓鼠,还成了船员们的宠物,成为士气的调剂。
比如,“布莱基”、“不沉山姆”这些著名的舰猫,还被船员赋予了象征性的荣誉。
战争年代,这些“舰猫”不仅抓鼠有功,还成为一种精神寄托,为船员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和陪伴。
“布莱基”猫又名丘吉尔,而“不沉山姆”里的山姆是美国的别称,从名字也可想而知这些猫的举足轻重了。
但随着航母规模越来越大,老鼠问题开始变得复杂化。在现代航母上,美军的“猫治鼠”法已经逐渐失效了。
原因很简单:航母的内部空间实在太大、结构太复杂,猫根本就跑不过来。
再加上航母上的管道系统错综复杂,老鼠可以很轻松地躲过猫的追捕,从而安然无恙地繁衍生息。
猫在小型军舰上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超级航母上,猫的捕鼠效率可就大打折扣。
最终美军不得不承认,单靠养猫治鼠很难彻底根除鼠患。
他们逐步尝试过鼠药、捕鼠器、超声波驱鼠装置等多种方案,但均效果有限。
经过多年的实验,美军逐渐发现,鼠患是航母的顽疾,想要根治它,传统方法难以奏效。
那么同样拥有航母的中国,是怎么面对老鼠的呢?
四、中国海军的“绝杀一招”在鼠患治理方面,中国海军从源头上杜绝老鼠登舰。
这个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治标不治本思路,而是对鼠患问题进行预防与控制,从根本上防止老鼠进入航母。
中国海军航母从设计开始,就在鼠患防治上进行了规划。
中国航母采取了“全封闭式进出管理”,每个进入航母的物资、人员、设备都必须经过严密检查。
所有物资在上船前都要进行灭鼠、杀菌处理,每件食品、每个货物包裹都要用防鼠网密封,确保没有一只老鼠能混入船上。
当航母靠港时,中国海军会在缆绳、舷梯等地方设置“防鼠隔离带”,防止码头上的老鼠借助缆绳爬上船。
防鼠隔离带是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装置,具有光滑和高阻隔性,老鼠无法攀爬。
此外在港口附近的码头环境,也会进行定期清洁和灭鼠,进一步确保老鼠无法靠近军舰。
中国航母内部还安装了现代化的驱鼠设备,比如超声波装置、特殊材料阻隔装置等。
超声波设备可以干扰老鼠的神经,驱赶它们离开舰船。管道、电缆等航母“老鼠通道”也都加装了高科技防鼠设施,老鼠根本无法进入核心区域。
结语:“老鼠上舰”虽然只是航母管理中的一个小问题,但它却反映出中国海军在精细化管理上的先进理念。
相比美国采用的“舰猫”“鼠药”等应对措施,中国海军从源头上对鼠患进行控制,更加彻底。
这样的管理方式,也展示出中国海军对于航母设备和人员的重视。
从灭鼠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中国在航母管理上的进步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还包括全方位的细节把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
战场上的猫
2021-04-10 来源:澎湃新闻
我国海军的军舰有没有舰猫?
2019-04-20来源:科普中国
航空母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