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斩断了北宋的国运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7-26 01:44:00

文 / 子玉

宋太宗上位严重背离传统的继承秩序,所以,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他就必须建立军功来稳固皇权。可是,两征幽云却连续遭遇失败,极大消耗了他本就微弱的威望。为了掌控天下,光义就进一步削藩,导致宋军的武力值严重下滑,再也没有雄起。

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六日,随着北汉国主刘继元的投降,宋军拔掉了五代十国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初步统一了天下。北汉被灭之前,北宋的主要矛盾是朝廷与割据诸侯围绕统一的各种博弈,北汉被灭之后,北宋的主要矛盾已经升级为大宋与辽国如何相处的矛盾。

光义给出的答案是,战争,以武力收复幽云,将幽云作为大宋、汴京的战略缓冲地带。

当然,光义作出这个决策也有个人考虑,如果他能收复幽云,那么就会成为比周世宗、宋太祖还神武的帝王,笼罩在他头上的继承疑云也会瞬间散去,再也不用担心舆论对其皇权的冲击。

同时,大宋也会避免成为历史上的后宋王朝,统治力度只会越来越强,逐渐摆脱乱世基因的左右,形成统治惯性。

可以说,收复幽云能同时让大宋和光义个人受益,所以,出兵幽云几乎就是光义的必选项。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契丹的边患是属于唐朝的遗留问题,中原王朝处理边患问题从来都是靠战争,在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探索出新的相处模式之前,两者解决争端的唯一方式就是,战争。

从这个角度来看,光义用兵契丹也是必然。

但光义错就错在,没有为收复幽云做专门的军事准备,而是在攻灭北汉之后临时作出的决策,准备挟灭北汉之威,一举收复幽云。光义的自信一方面是来自于攻灭北汉的结果,一方面是宋军于石岭关歼灭支援北汉的辽军一万人,连续的胜利让光义对宋军、对自己都产生了严重的错觉,认为定会一举荡平幽云。

从这就可以看出光义想在武功层面超越太祖的急切心理。本质来说,灭亡北汉只是给太祖的灭国大战进行收尾,并不会突出光义的个人光环,所以,光义想在军功层面盖过太祖,唯有收复幽云。

但现实却是,宋军此时明显不具备收复幽云的条件。首先,在灭掉北汉之后,宋军已经疲弱到了极点,根本就没有继续作战的状态。可以说,自太祖定下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后,宋军的战斗力就是呈下降趋势,先解决容易的问题必然无法实现通过战争练兵的目的,反而会因为轻松取得的胜利让宋军产生骄惰心理。

这就像学生学习一样,如果只练习容易且已经掌握的题,那么他就很难取得进步。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快速进化。

实事求是地说,宋军在灭北汉时就已经是一支疲军,锐气打折,这就是光义攻灭奄奄一息的北汉还打了好几个月的原因所在。最后北汉还是在粮草耗尽的情况下被迫投降的。

而且,在灭掉北汉之后,宋军的粮草供应能力也逐渐不支,根本不足以支撑对辽的大规模战争。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宋军将士脑子中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赶紧将攻灭北汉的军功兑现,而光义北伐的决策肯定激发了将士们的逆反心理,宋军在出兵前就已经丧失了士气。

再说,辽国可以坐视北宋灭掉北汉,但绝对不会容忍宋军收复幽云,因为,如果失去幽云这一产粮区,辽国很难以其游牧经济维持一个帝国的运转。同时,幽云地区也是辽国将势力范围向南渗透的跳板,不管是出于发展需要还是解决生存问题,辽国都要保下幽云。所以,在北汉被灭,宋辽狭路相逢的情况下,辽国已经加强了对幽云地区的防御。

而且,辽军还是主场作战,有骑兵优势,不管从哪个维度来看,宋军都很难取胜。

在这种情况下,北宋就更得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而事实却是,攻灭北汉,光义准备了两年,收复幽云却完全是临时起意。光义草率的决策态度也注定了宋军最终的结局。

开打之后,虽然宋军一开始进军神速,接连重创辽军,但当辽国反应过来并调集大军来应对时,宋军马上就表现吃力。七月六日,高粱河一战,辽军大将耶律休哥斩杀宋军一万余人,并且猛追掉队的大宋皇帝,光义当时是坐着一辆驴车一路狂奔逃命的,差一点就上了阵亡名单。

高粱河之战光义极其狼狈 图源/剧照

这里多说一点,宋朝此次北伐,宋军方面大将一个伤亡的都没有,唯独光义自己大腿上中了两箭还差点被辽军俘虏。由此可见,对于北伐战争宋朝内部的态度是两极分化:皇帝心气很高;将士们因为赏赐没有及时兑现在战场上摆烂。

从技术层面看,光义似乎也不懂围城必阙的道理,宋军当时是四路大军同时围困幽州城,导致辽军只能拼命抵抗。

行文至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提一下周世宗北伐,世宗当年也是在推进到幽州城下时内部意见产生分裂:世宗坚持攻城;将军们建议到此为止,见好就收。

将军们的理由是,周军之前的胜利是打了辽军一个措手不及,如今辽军已经反应过来并集结大军进行应对,周军继续取胜的概率不大。

由于世宗生病,周军班师,所以也就没法验证双方观点的对错。

宋太祖对于幽云的态度是攒钱,想进行赎买,如果不能交易,再考虑武力。结果由于太祖突然驾崩,这种策略也失去了验证的机会。

至于太祖为什么不想动武,一个是怕领军将军在外坐大,威胁皇权,最重要的是,太祖是当年跟随世宗北伐的核心人员,对于宋辽之间的实力对比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他知道宋军武力开拓的极限。

也就是说,由于周世宗和宋太祖没有蹚出一条应对辽国的路,没有通过实践验证出中原王朝北伐的极限,导致光义根本无法从历史中得出经验,所以他作出北伐的决策就一点也不奇怪。

这次惨败,不仅导致了辽军的疯狂报复,光义的个人威望也是直线下降。据说,在光义失踪期间,诸将已经在讨论拥立太祖儿子德昭为帝的可能。虽说是为了应对特殊情况,但也可以说明此次军事失败对光义皇权的冲击之大。

北伐失败严重稀释了光义的个人威望 图源/剧照

为了稳固皇位,光义就进一步加强了对诸将的控制,典型就是以阵图遥控前线诸将,也就是所谓的将从中御,这又给第二次北伐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失败也大大影响了宋军的士气,使宋军产生了严重的畏辽情绪。

开局不利,影响了宋军的整体系统。

当然,经过战后的复盘,光义也认识到了自己决策的失误。

此后,宋朝就开始备战,即使在辽景宗于太平兴国七年(982)九月驾崩契丹主少国疑的情况下光义都硬是忍住没有再次兴兵,避免因为决策草率而再次遭遇失败。

雍熙三年(986),经过五年的周密准备,光义重启收复幽云战略,这次,他不管是从军力布置、战略战术、后勤保障、外交领域等各个层面都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此次,宋军参战人员高达二十万,参与粮草调集、运输的州也达到了七十个,可谓举国与辽一战。

战争开始阶段,宋军五年卧薪尝胆的势能很快就转化成了战场上的胜利:西路军潘美部连下寰州、应州、云州、朔州等山后四州;东路军曹彬部也拿下了涿州。

但在辽国大军来援萧太后和辽圣宗御驾亲征的情况下宋军马上又应对吃力,接着就是连续在岐沟关、拒马河、沙河被辽军压着打。

在东路军溃败宋军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西路军也不得不放弃了已经到手的山后四州。至此,宋朝第二次北伐幽云的军事行动也告失败。

两次失败,均是在和辽军主力交手之后遭遇惨败,这就已经能够说明某些问题。很可能,周世宗当年要是继续北进,也会遭遇失败的结果。

复盘两次北伐之败,表面上看,全是技术层面的原因:准备不充分、后勤不给力、将士不用力、皇帝实行将从中御...

但这都不是本质。根本原因还是,以宋当时的国力和宋军的战斗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和辽国的大军团作战。当时,宋朝是新兴国家,辽国也正处于上升期,且具备武力优势。宋朝很难通过战争手段解决幽云问题。

当时,生于燕地并担任过辽穆宗陪读的宋琪就曾提醒过光义:“此时伐辽,不是时候,还是等等吧。”

张齐贤说的更直接:“戎虏不足吞,燕蓟不足取。”

作为太祖朝重臣的赵普在光义出兵之后也是连连上书,陈述伐辽的不可。

光义没听,一意孤行。一切战略、战术都只和枢密院讨论,就连参战将领都遭到了屏蔽。

和周世宗时代一样,对于伐辽这件事,北宋君臣的态度依然是两极分化:皇帝坚持用兵,群臣反对。

思想都不能统一,宋军在战场上的发挥肯定会被大打折扣。

只能说,自从石敬瑭将幽云送给契丹之后,中原王朝就很难通过武力将其收回:

后晋的石重贵以武力硬刚契丹,结果导致了后晋的灭亡;周世宗虽然连下三关,但在正式攻打幽州之前并没有与辽军主力接战,胜败还不一定;北宋建立后,太祖直接就放弃了武力收复幽云的想法,转而准备走金钱赎买幽云的策略。

到了太宗时代,光义在战略上继承了先辈的遗志,但在评估敌我双方实力时却出现了误差,一味地证明自己以及去“太祖化”的心态让他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路。

如果说,周世宗当年以自己的雄才还有机会收复幽云的话,那么在辽国已经消化幽云并在其地建立了稳固的秩序后,光义君臣是很难收复幽云的。

再说,当时的宋朝因为连年战争,经济、军力被严重消耗,很难应付和辽国的持久战。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太祖、太宗的连续削藩,宋军的凝聚力、战斗力已经被大大削弱,宋军将不知兵兵不识帅的设计又稀释了将士之间的粘合力,根本不适应集团式作战。再加上军人群体怕遭到光义的怀疑又不得不执行皇帝那极不靠谱的阵图,根本就没有机动性可言。

怎么说呢,杨业战死其实就是宋军内部矛盾所导致的悲剧。

杨业死于雍熙北伐 图源/剧照

还有,太祖朝的精英也被光义即位之后边缘化,比如,安远节度使向拱、武胜节度使张永德、横海节度使张美、镇宁节度使刘廷让等。这些人都被光义解除军权安置在开封养老,连上牌桌的机会都没有。

等到宋军战败,光义在慌乱之际才想起这帮老臣:命左卫上将军张永德知沧州、右卫上将军宋偓知霸州、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知雄州、蔚州观察使赵廷溥知贝州。

只有在局面失控的情况下光义才不得不启用这帮人。还是削藩削得太狠。等于说,宋军之败其实也是宋朝急于削藩所导致的结果。而光义之所以削藩太狠又是威望不足,怕难以驾驭太祖朝的老臣。

但是,辽国同样也吃不掉宋朝。宋军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辽军立刻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但辽军也并没有长驱直入,宋军反而在防守战中是连连取胜。雍熙北伐失败之后,辽军虽然也进行了报复,但同样拿宋朝没办法。

这就说明,以宋朝的军事实力是无法完成收复幽云的战略目标,以辽国的体量也是奈何不了经济发达且初步完成统一的大宋,双方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暂时保持和平,正常贸易。

只能说,北宋和辽国以战场上的激烈碰撞验证了赵匡胤当年对宋辽形势的判断。但这个代价也实在太大,是以对经济的巨大破坏和人员的大量伤亡为代价的。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辽国的军事报复其实也是以攻为守,希望通过军事进攻来巩固对于幽云地区的经营。

公元1004年,在新的一轮军事碰撞之后,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以盟约的形式确定了两国之间的相处模式,开启了新一阶段的南北朝。

后来,这一模式又被金国和南宋复制,直到天下被忽必烈混一。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2 阅读:564
评论列表
  • 2024-09-13 09:43

    双方都政治清明的话,从体量来看,只能是持久战。先南后北的战略实际上没有问题,不能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看问题,我们知道赵匡胤当时的辽国政局混乱,可他们不知道呀!以整个南方都打不过北方,何况以部分区域来打[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