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张阿姨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家里的老伴张伯伯有些反常。原本爱说爱笑的他,变得话少笑少,神情有些木讷。吃不香、睡不好,有时还会莫名焦虑。大家都很担心他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
直到后来,张伯伯揭开了原因:原来是他前年从冠心病手术后恢复期间,一度很抑郁。这让现场陷入沉默...张伯伯当年的情况原来如此严重,却潜伏了下来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像张伯伯这样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他们的配偶抑郁症发病风险也会大幅上升,给家庭生活和生命健康带来额外的负担。那么,这种"陪伴式抑郁"到底有多大威胁?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权威调查数据:
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并不陌生。两者在肥胖人群中都很常见,而且存在一些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比如免疫系统的低级慢性炎症。 但令人关注的是,当一个家庭成员遭受了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心肌梗死等),另一半配偶也会面临较高的抑郁症风险。
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JAMA Network Open》的大规模研究就揭示了这一点。研究人员利用了来自日本健康保险协会(覆盖约3000万就业人口)的国家数据库,分析了近28万对重要特征匹配的已婚夫妇。结果发现:
1.95%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丈夫,他们的妻子会在随后发展出抑郁症;而3.7%的患病妻子,她们的丈夫也会抑郁。
2.总体来看,心血管病患者配偶的抑郁症发病率比正常对照组高出13%左右。
3.如果是中风或心力衰竭等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配偶抑郁风险更高,高达13%-15%。
4.除了患病本身,研究还控制了其他因素(年龄、收入、生活方式等),结果并不影响主要发现。
5.心血管病患者发作后,配偶较高的抑郁风险在2年内就能观察到。
现象确然骇人,那么造成这种"陪伴式抑郁"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研究人员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
1.照顾重病患者的巨大压力。突如其来的生活作息改变、社交机会减少、睡眠障碍、运动减少等,都可能导致慢性精神压力。照顾时间越长,压力感也就越大。
2.经济负担加重。疾病的诊疗费用高昂,有时家里一个人不得不退出工作岗位,收入大幅缩减,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3.担心和恐慌。看着爱人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一个个日日夜夜,焦虑和恐慌自然难免。生离死别的恐惧和悲痛更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
4.其他家庭功能障碍。得过且过的家务分工,养育子女压力等都是潜在危险源。
因此,医疗团队一旦发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家庭,不仅要关注患者本人,还要格外重视照顾者的心理健康。
针对这种特殊人群开展有的放矢的预防性心理干预和社区支持,必将大有裨益。比如开展家庭医生式的多学科心理健康评估、开通热线咨询、开设家属自助互助小组等,都值得一试。
我们都曾为亲人的疾病焦虑过,但往往忽视了最亲密的人受到的精神创伤。张阿姨家的遭遇昭示了这种隐形的"二次伤害"有多么不容忽视。期待未来的家庭医学能把心理干预工作与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诊治工作无缝衔接,真正做到全身心的呵护。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参考文献:Komura, T., Tsugawa, Y., and Kondo, N. (2024) Depression onset after a spouse’s cardiovascular event. JAMA Network Open.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4602.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1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