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的皇权,十面埋伏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4-03 04:33:55

文 / 子玉

大唐诸帝,李显最难,因为他的皇权是同时处于权臣、女主、藩王、外戚等势力的包围中,李显终其一生都只能做被动防守,根本没有主动出击的空间。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显即位。由于对东宫的猜忌和制衡是大唐天子基因的一部分,所以李显在做太子期间并没有为自己积累起一定的政治资源,尤其是人脉,这就导致他很难驾驭朝局,而这个时候的女主势力已经野蛮生长到足以压制皇权的地步,尤其是高宗在驾崩时还以遗诏的形式给了武则天合法摄政的权力——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作为顾命大臣的宰相裴炎,此时也想在权力更迭的敏感时期进一步扩张自己的权力,想以废立之举来获取拥立之功,进而达到目的。

为什么裴炎敢在李显即位之前对太后武则天提建议:“太子未即位之前,不能宣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还请太后直接下令中书、门下来施行。”

裴炎敢说这样的话,就已经说明,当时的他已经将李显作为过渡,想通过废立之举走上权臣之路。只是他当时实力有限,还必须得借助太后武则天的力量共同实施废立之举。

呵呵,李显刚上位就是泰山压顶般的生存压力。

为了坐稳江山,他就只能借鉴历史经验大打外戚这张牌,将老丈人韦玄贞从普州参军迅速提拔到豫州刺史的位置,完了又要将其任命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

很可惜,李显还是没抗住宰相和太后合作之后的压力,于684年2月份被废,满打满算也就当了五十五天的皇帝。

当时,李显是被以裴炎为代表的文官势力、以程务挺为代表的军人群体、以武则天为代表的女主和外戚势力共同给废掉,没有一个人给他求情。

李显当时的式微由此可见。

接着就是,武则天和裴炎扶立李旦为帝,完了又是女主和权臣之间竞争的剧情,最终是武则天一统江湖,成为女皇,建立了武周王朝。

皇权和相权都败给了女主 图源/剧照

公元698年,在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女皇最终决定立儿子为太子,将江山还归李唐。在李旦和李显之间,女皇选择了长期生活在房州的庐陵王李显。

之所以会选择李显,是因为李显在朝中没有任何积累,即使作为储君,也能被自己轻松掌控,这也就注定了李显再次问鼎皇权之后的步步惊险。

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帝国爆发了震惊天下的神龙政变,政变的结果是,女皇退位,太子李显提前登基。

但登基之后的李显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处于各方势力的包围中,这其中既有拥护自己上位的张柬之、崔玄暐等五臣,又有已经积累起庞大势能的相王李旦势力,还有独当一面的太平公主,更有上官婉儿这样的内宫势力。

简直就是十面埋伏。

李显首先面对的就是以拥立之功迅速掌控朝局的五臣势力。正月二十九,刚即位四天的李显就不得不对以五臣为代表的功臣势力进行分红:

张柬之被任命为夏官尚书(尚书省兵部),拜相;崔玄暐为中书令;敬晖和桓彦范为纳言(门下省侍中);袁恕己为宰相;李多祚封辽阳郡王;王同皎为右千牛卫将军,封琅琊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卫大将军,封赵国公...

大家都享受了新帝登基之后的红利。此时,张柬之等人已经通过掌控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兵部掌控了帝国的军政大权,李显明显能够感受到自下而上的巨大压力。

为什么李显迟迟不肯将国号由周复为唐,反而以武周、女皇的继承人自居,就是因为,他怕五臣在恢复社稷之功的加持下权势更隆。但他最终还是没抗住五臣的压力,于二月初四,将国号恢复为唐。

五臣之外,还有弟弟相王李旦的势力。李旦曾经做过皇帝(684—690),又做过一段时间皇嗣(690—698),由于皇帝和皇嗣双重标签的加持,再加上他长期呆在中枢,虽然经常被女皇打压,但还是在夹缝中发展了一定的势力。

由于其长期作为李唐朝臣恢复大唐的一杆大旗,加上后来屡屡出任安北大都护、天兵道元帅、并州牧、安北道行军元帅、并州道行军元帅、知左右羽林卫大将军等朝廷和地方的要职,所以就更容易整合资源,打造自己的势力。神龙政变时,正是李旦率领南衙兵马将韦承庆、房融、崔神庆等张易之的同党逮捕下狱。

也就是说,李旦既有藩王势力,又有拥立之功,其影响力绝对在皇帝李显之上。就连五臣中的四人和李旦之间都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袁恕己曾任相王府司马,姚崇曾任相王府长史,姚崇推荐了张柬之,而张柬之又任命了桓彦范、敬晖、李湛等人为左、右羽林卫将军,将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他们。

政变之后,李显是必须得对势力庞大的相王进行分红:以并州牧相王旦有诛易之兄弟之功,加号安国相王,进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

人臣之极。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李显甚至还想立李旦为皇太弟。虽然是在试探李旦,但如果相王的权势没有威胁到李显,他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藩王已经成为皇权的巨大威胁。

同时太平公主势力也通过神龙政变是迅速坐大。政变之后,太平加号镇国太平公主,赐实封,通前满五千户。同时,太平还开府治事,类比亲王。

再加上控制宫内资源的上官婉儿,李显的皇权已经是处于十面埋伏的危局中。

如果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李显就只能面对皇权长期旁落的风险。为了破局,他就只能将自己当年的东宫班底进行提拔:以魏元忠为兵部尚书、韦安石为吏部尚书、李怀远为散骑常侍、祝钦明为刑部尚书、唐休璟为辅国大将军、崔玄暐代理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杨再思代理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从庙堂到地方都进行了布局。

但这些人本身也和李显没有多少感情积累,加上大多数人此前只是兼任东宫官职,和李显并没有利益上的绑定,不算是一个阵营的人。所以,李显即使将东宫班底委以重任,但这些人的忠诚度并不会达到李显的预期。

由于实在没有心腹可用,李显也只能如此。

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李显还对以武三思为代表的武氏外戚继续重用,为什么李显在位期间始终在强调李武一体,就是想将武氏外戚这一庞大势力拉到自己阵营,归己所用,同时淡化五臣、相王、太平在神龙政变中的功劳。

同时,李显还对那些在武则天改周的过程中遭受打击的李唐宗室委以重任,以增强自己的力量,比如,吴王李恪的儿子李千里被封为成王,并被任命为左金吾大将军。

在重用武氏外戚的同时,李显又让老婆韦后走上了前台,以女主和发展新的外戚势力的模式制衡五臣和相王、太平等势力。李显追赠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上洛王并隆重改葬,让韦后像当年的母后武则天一样参政就是具体表现。

韦后干政是李显有意扶持的结果 图源/剧照

最终,李显以武三思为打手先是将张柬之等五臣贬往外地,随后又将其残忍杀害。

虽然五臣的势力被清空,但其留下的权力空白却被武三思势力填补,大权尽归三思矣。尤其是武三思还和韦后势力达成了合作意向,新老外戚势力形成了合流之势。由于韦后的兄弟当年都在流放广西钦州时遇害,韦后就只能在远亲中发展新的外戚势力。神龙二年(706)二月份,刑部尚书韦巨源拜相后,韦后就以兄弟的名义将其编入韦氏族谱,并认韦巨源为兄长。

大唐的权力一时落在了女主和外戚的手中,就连女儿安乐公主也成了女主势力的延伸“产品”,是不断深化自己在朝廷影响力的节奏。

那段时间,武氏外戚专权,韦后女主干政,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开府治事,通过卖官鬻爵在朝廷和地方上大肆安插自己的势力,宰相以下大多数人都是走他们的路子拜官升迁的。就连宦官势力也同时崛起,依托女主势力是为所欲为。帝国的政局一时是乌烟瘴气。

更让人吃惊的是,安乐公主在欲望膨胀的情况下竟然还要求父皇李显立她为皇太女。

但李显为了制衡相王和太平的势力只能任由女主和外戚势力乱政。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任何决策背后都有对立的两面,东汉的皇帝以宦官为打手打击外戚势力和朝臣,但同时也要承受宦官干政所造成的的乱政现象。

同理,李显让老婆和女儿代理皇权,也必然要承受女主干政背后的乱象。

结果是,被外戚和女主势力挤压到墙角的太子李重俊最终于神龙三年(707)七月初六发动了景龙政变,诛杀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

李显再一次受到了政变的冲击,大受刺激。

没错,承受政变的惊吓,失去儿子也是他重用女主和外戚的代价。

由于武三思父子被杀,武氏外戚势力大受冲击,于是武氏残余势力就集体站队了韦后势力,比如宗楚客、纪处讷、郑愔等人。韦后的势力是一时大振。

景龙元年(707),韦皇后被上尊号顺天翊圣皇后,李显和韦后复制了李治和武则天当年天皇天后的模式。

由于安乐公主又于景龙二年(708)十一月嫁给了武氏的武延秀,武延秀被任命为太常卿,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武氏外戚的力量也一朝被韦后整合进了自己的势力圈。

安乐公主是链接武氏的桥梁 图源/剧照

此后,韦后和安乐公主势力就充当了李显打击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势力的打手,帝国的政局更加波谲,相王差一点就被扯进了李重俊造反事件中被清算。

由于韦后的势力是急速扩张,已经达到了与皇权并立的地步,所以她就很容易参考婆婆武则天当年的案例,进一步扩张势力以期更进一步。

于是,就发生了景龙二年(708)二月份,皇后的裙子飘起五彩祥云的祥瑞事件。

女主欲望外溢之后就是皇权受到严重威胁。景龙四年(710)六月初二,中宗李显在神龙殿被老婆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终年55岁。

传统的解释是,韦后和安乐公主想复制女皇的路,但逻辑上其实是讲不通的,因为,她们根本没有达到武则天当年问鼎皇权的顺势。既然无法问鼎,那么李显反而是她们的依靠,因为她们的权力是与皇权深度绑定的,是依附皇权的存在。

也就是说,韦后和安乐公主没有弑杀李显的动机。也许,毒杀一说是胜利者为了给政变正名改写的剧本。

历史嘛,本来就没有真相。

中宗李显驾崩之后的朝局又陷入混乱中,还得利用新一轮政变来梳理帝国的权力结构。

新的政变,已经在路上。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