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深刻的传统之一就是“崇老”,以老为好,尊崇老物。在这方面,中国人整个地球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比在意和关注历史,以自己的悠久历史为荣。网上大量的讨论争辩都有关历史。诸如有没有夏朝啊,外国古文明是否为假啊,西方伪史啊,中医西医啊,之类争议巨大的话题,都围绕着我们古老的历史。
崇老的思维习惯很可能源自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我的看法如此)。外国人普遍崇拜GOD一神或者多位神祇,只有中国人是把崇拜祖先放在第一位的。传统上重要日子都要拜祭祖先,这是最严肃的仪式。西方宗教传入我国时遭遇的一大障碍就是西方人只拜GOD而不拜人,但中国人是要拜祭祖先的,对这点,传教士十分反对但又无可奈何。
在各个领域都可看到中国人对“老物”的推崇。HI-FI领域里,也有很多玩家推崇老音响和老录音。经常看到的论调是:老音响声音好于当今的新制品,五六十年代所谓“模拟录音黄金时期”的老录音声音好于当代的新录音。
可是这种思潮是很明显违反“科技在进步”这一铁律的。老东西真的可能那么好,比新东西、新技术产物更好吗?
从经验来看,实事求是地说,老的音响器材,老的录音,确实有些声音很好。我随便举两个例子:1947年的美国西电监听音箱系统,1957年录制的Art Pepper Meets the Rhythm Section爵士乐唱片。都声音很好,如果盲听,很多人会误以为是现在新的音箱,新的录音,而且是素质与听感都很不错的那种。
即便和当代的新喇叭、新录音放在一起听,这些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老物事也“不遑多让”。
不过,从我的经验来看,老物事里的少数顶尖存在,才能达到那种“不遑多让”的水平,而绝大多数的老物件,包括老器材和老录音,在和当今新技术、新制品并排鉴赏时,都显得明显老态龙钟了。
所谓的老态,具体说最显著表现是两点:一、糊,二、染色失真。就好比有些娱乐圈里的所谓“不老X神”“冻龄”,凑近看,都有时光留下的皱纹、下垂、松弛。物理规律是无可违抗的。
和新技术带来的新器材、新录音相比,老东西都是糊的。很简单AB一下就明白,放完一张60年代的老录音,马上再放一张2010年的新录音,就明白,老录音“糊”就一个字。我们可以去形容老录音有多自然流畅啊,那些美好的形容词,但糊是没办法的。新录音就是更通透、细腻、结像扎实。
老物事身上存在的失真也是客观存在的。当然新录音和新器材也有失真,但不是一个量级的了。很多老的古董器材,一开声就是浓浓的“味道”,那种所谓味道,其实说白了就是失真——某些固定模式的谐波失真。有些失真是有好处的,听上去悦耳,但是有些则不那么悦耳。
老古董器材,老录音,可以说普遍地存在明显可闻的谐波失真,比现在的新器材和新录音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的谐波失真。当然,有些玩家就是喜欢“内味”。“喜欢”是一个纯主观的东西,喜欢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的。有人喜欢逐臭也是他的自由,何况追逐好听的音染。
按西方教育体系里的区分“事实”(Fact)和“观点”(Opinion)的做法,我可以说,老物事的失真度高于新物事,这是一个事实,而有些人喜欢老物事的失真和“内味”,这是“观点”范畴的东西。
应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在音响录制和重播方面,正在越来越逼近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绝对真实的那个“点”。但我认为那个“点”其实是无法抵达的,只是接近。当代的器材和录音,也不是完全不存在失真的,数字音频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早期的数字音频问题甚至很明显,明显到很多早期数字录音还不如当时的模拟录音。现在当然已经很强了,发展很成熟了,但是否就绝对保真了呢?其实也不是。数字录音理论上始终存在量化误差,是不可能完全做到100%保真的。
但是就普遍平均水准而言,当今的新技术和新技术造就的新录音和新器材,声音比老玩意清晰和干净了很多,失真低了很多很多。这是从平均水准来说的。
但是具体到个例,依然存在少数优秀的老器材和老录音,它们的声音甚至能混淆时空,能“冻龄”,能媲美当今的新制品。这样的“不老录音”“不老器材”还是存在的。某些老的技术、老的材料,并不是因为性能差而被淘汰掉,而是因为工艺过于复杂、成本过高,或者因为环保安全因素能才被淘汰的。一些古董器材凝结了那些被淘汰了、但依然很好的技术和材料。
但是那种普遍性地推崇老技术、老产品、老录音的做法,我是反对的。就普遍而言,老的就是老的,又糊又失真又染色,有些还歪曲,没什么好夸的。技术始终是在不断进步的,让我们享受到更低的失真和更高的保真度。
还有一点必须提及,就是音响爱好者对声音“特色”的追求甚至迷恋。老器材很多有鲜明的特色(内味),其本质其实还是某些固定模式的谐波失真。比如胆机,很明显的偶次谐波失真,测量的话失真度数值很大,但是,一直就是有人喜欢。喜欢和追求失真,听上去似乎荒谬,但是在音响发烧领域里,就是蛮常见的事情。电子管作为古老的放大器件,家电领域、无线电领域、计算机领域早淘汰了,为什么音响领域不淘汰呢?说明音响领域是有其特殊性的,不是说技术上落后了,就一定会被淘汰。音响领域的特殊性就是两个字——审美。音响是存在审美因素的,而其他那些领域不存在。
下图是我听过的一套胆机组合。CD机是胆输出的(CANOR),放大器是胆机(意大利Viva)。
下图是一个纸盆喇叭单元。这也是最为古老的喇叭振膜材料,但至今仍有不少厂家和发烧友喜爱。虽然新的金属盆材料性能好得多,特别是解析力和瞬态,但音色最具醇厚感的纸盆仍有人青睐(当然人们在通过加涂层等工艺改进它)。
相当一部分喜欢老器材和老录音的发烧友,它们喜欢和追求的,是老东西身上存在的那种鲜明特色。而有点“悖论”的是,新技术由于降低了失真度,同时也降低了“内味”,那种特殊谐波失真带来的鲜明特色。所以,对那些喜欢寻求特殊韵味的发烧友来说,新东西往往声音太“淡”(本质是失真度低),反而不如老东西那么吸引。
归根到底,人喜欢什么,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人甚至不是一定要喜欢“好东西”的,而很可能被一些“不好而有特色的东西”所吸引。这是始终有一些人喜欢“老器材”的心理基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