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场上感人至深的医患情!

来自彩云之南 2020-04-08 17:54:09

最近,各地援鄂医疗队陆续返程回家了,在电视上看见武汉的市民在小区的窗户大喊,谢谢白衣天使!在车站,社会各界向他们行礼送行,谢谢白衣战士,一路平安!这一幕,让人感动!      几个月的激烈抗疫战斗,医务工作者以身为盾,用医者仁心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向病魔搏斗,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在这场战斗中,医患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间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寻找“救命信”的作者。      扬州医疗队负责病区的最后一位患者王先生出院了。出院时,王先生迟迟不愿意离开医院,他先是向病区里的所有医护人员一一鞠躬致谢,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然后,王先生说,他一定要找到封“救命信”的作者,他要当面谢谢他!      2月15日,王先生因高热住到了扬州医疗队的病区,随即确诊为新冠肺炎。当时病情持续加重,高热39.5持续不退,胸部CT肺部病灶弥漫性持续进展,呼吸困难,病情由重症向危重症发展。     扬州医疗队全力以赴地抢救王先生,王先生住院32天,扬州医疗队为他会诊8次,与后方专家视频远程会诊2次,邀请院内联合专家组会诊2次。      重病中的王先生万念俱灰,疾病的折磨伴随焦虑恐惧,让他整天整夜天无法入眠,甚至一度认为自己余生已到期限。

一名护士来到他的床边,将这封信递到他手边,鼓励他树立信心,相信医生。当时王先生因为病重,特别不舒服,他没仔细看这封信,到后来,身体状况恢复一些时,就拿信出来看。       这封信一直在他的枕边,他经常拿出来看看。     信中这样写道:“你的健康我们来守护,你只需让自己变得勇敢自信起来……。”  “谁都是第一次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焦虑担心在所难免,但过度的焦虑只会降低我们的抵抗力,让病毒有机可乘。”  “请你去冥想快乐健康生活的情景,你和家人一起踏青,一起赏花,一起对酒当歌,一起做好多好多美好的事情。”     信的落款是:一位扬州的朋友。

王先生每次看到这些话语,都感到心里很温暖,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王先生想,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冒着风险救治我,我有什么理由自我放弃      在王先生的积极配合下,经过32天扬州医疗队的精心治疗,王先生转危为安,到现在痊愈出院,王先生对医务人员心存万分感激!他一定要好好谢谢他的救命恩人。     经过寻找,王先生终于找到了“救命信”的作者,她是苏北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护师汪静。       汪静是一位90后的姑娘,性格文静内秀,爱好写作。汪静说,她当时看到了重病中的王先生很焦虑和绝望,但她当时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去安慰,她认为有的时候,文字比语言更有温度,更有力量!于是,她给王先生写了这封“救命信”。

现在,王先生和汪静护士成了微信好友。王先生在微信上邀请扬州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明年春天到武汉来看樱花,王先生要请他们逛黄鹤楼,吃热干面。他还要抽空去扬州去看看他的救命恩人们。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医患情。     3月11日晚上10时许,焦作市援鄂应急医疗队副队长赵童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冠肺炎重症病区上夜班时,发现一位80多岁的重症老人出现了严重腹痛症状,表情痛苦,但当他向老人询问病情时,老人只说是腹胀,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      赵童马上叫人把老人抬到CT室做检查,确诊是急性肠梗阻。做了灌肠等处理,效果不佳。此时,老人的生命体征出现不好的征兆,老人有生命危险。

在这紧急情况下,赵童医生直接用手将粪石掏了出来,缓解了患者的病痛,老人转危为安。在操作时,老人连说:“这太脏了 ”,赵童医生说:“没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把我当亲儿子就行了!”

徒手为传染病病人抠粪石,不怕脏,不怕传染,赵医生把老人视为亲人。

老人病好后,对医护人员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      新冠肺炎患儿的生命守护神。      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这里的新冠肺炎患者都是些小宝宝,最小的才17天。      由于妈妈被感染,母婴传播,这些小宝宝在娘胎里就感染了病毒。出生后,就离开了妈妈,到医院里来隔离治疗。      小宝宝们不会说话,对外界的交流只有靠哭。小孩病情变化很快,医护人员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日日夜夜守护在小患儿的病床前,仔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及时治疗,这就是儿科医务人员的工作。     新生儿内科主任曾凌空说,对于新冠肺炎患儿的治疗和抢救,即使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曾凌空说,最累的时候是28小时没有合过眼!一位小婴儿,病情危重,他们为孩子插了管,经过两天的抢救,孩子转危为安,他们才去休息。

在紧张的救治工作之外,武汉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当上了患儿的“临时爸爸妈妈”,他们为患儿喂奶喂水、换尿布、逗乐玩耍、拍照片、拍视频,每天都给患儿的亲人发孩子的照片和视频,让他们放心。       患病的小宝宝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全部痊愈出院和父母团聚了。此时,医务人员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

医患一起赏夕阳,敞开心门迎春来。     3月5日,武大人民医院东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在护送一位重症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来,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      落日余晖下的两个身影,病人和医生,这个温暖人心的瞬间被拍下来后,感动无数网友。

这位老先生曾是音乐学院教授。入院时,因为病情严重,加之没有亲人陪伴,老人显得郁悒,沉默寡言,有时还感到绝望。     医生查房,走到老先生病床前。询问他近两天好不好,身体有没有不舒服。认真地为老人制定医疗方案。老人吃不下饭,护士给他喂饭喂水。水果点心送到床头。     医疗队队长罗哲以音乐为话题,和老人聊起了音乐,成为了老人的知音。罗哲对老人说,好好治疗,等您康复以后,我们要听您拉小提琴呢。     打那以后,医生和护士每次进到病房,都和老先生攀谈一会家人的近况,他渐渐打开心扉,治疗中身体有何种反应、有哪里不适,都一五一十地及时告知医护,医生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他的孩子很关心父亲,常来电话,医生则及时把病情通报到家属。     老先生越来越开朗起来,病情也越来越减轻了,他和医务人员成了好朋友。     最近,这位和医生一起看夕阳的网红老人康复出院了,他含着热泪,和医务人员一一道谢,最后,他拿起小提琴,奏了一曲深情的乐曲,以表达他对医护人员的感谢之情!

这些,只是抗疫战场上医患深情的点滴,这样的感人至深的医患情,每天都在发生,让人感动,难以忘怀。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