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以及饮食和生活的不规律,很多人出现了皮肤问题,尤其是对于女性朋友而言。女性皮肤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皮肤衰老、黯淡无光、痘痘等,出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呢?女性白领熬夜对皮肤有什么影响呢?熬夜怎么保护皮肤呢?
皮肤出现的这些问题让很多的女性为之苦恼,尤其是每次加班更是搞得皮肤干燥,黑眼圈已经出来了,这样的面容确实是不好的。
一、熬夜对肌肤的影响
问题1:脸色暗黄
生活的作息不规律,脸部肌肤是非常直观的可以看出来,尤其是眼周肌肤。只要你熬夜或者身体疲倦,黑色素就会毫不留情爬上你的眼睛,包括黑眼圈以及色斑等。黑眼圈主要是因为睡眠不足导致身体内的血液循环不佳而产生,色斑也一样,许多毒素和黑色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沉淀在身体和肌肤里,最终导致了它的形成。
问题2:肌肤粗糙
在我们睡眠的时候,身体会新陈代谢,释放出生长荷尔蒙,它们会影响到皮肤的生长,令皮肤细胞复制的更快,骨胶原及角蛋白的制造亦同时加快,达到令肌肤不断更新的目的。但是如果睡眠不定时,荷尔蒙就会受到影响,皮肤就可能会变得很粗糙。而当皮肤的维系血管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时,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也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受阻,导致皮肤衰老的发生。
问题3:干燥缺水
一般熬夜的时候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就会消耗身体里的水分,这样时间久了就会让皮肤干燥,是皮肤严重的缺水,如果在得不到及时的保养的话,那皮肤就会变的营养不良、暗黄、衰老。这样的你愿意吗?
问题4:T区油光严重
经常熬夜导致睡眠不足,会使肌肤的新陈代谢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紊乱,油脂分泌也会变得异常。如果油腻过多又没有及时被清洗掉,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肌肤问题,你会觉得两颊很干燥,但T字带和额头、下颌却因出油过多、污垢粘附过多而而阻塞毛孔,导致毛孔变得粗大,长出痘痘和粉刺。
问题5:肤色黯沉无光
肌肤所拥有的鲜明的光泽,来自于皮肤真皮和皮下组织微血管所提供的充足营养。但是一旦因为睡眠不足导致微血管血液循环管淤滞,就可能会使皮肤失去它的光泽,变得晦暗或者看起来很苍白。
二、熬夜急救措施
1、解决肌肤暗沉
多吃猕猴桃和肉皮
皮肤在得不到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会出现水分和养分的过度流失,饮食上应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胶原蛋白的食物,才有利于皮肤恢复弹性和光泽。猕猴桃含维生素C丰富,猪肉皮中胶原含量高,都是皮肤喜欢的食物。
自制玫瑰洁面液
平时我们洗澡救护用到玫瑰,在中医里姜,玫瑰可以活血散淤、改善面色。
可将20克玫瑰花浸入5升醋中,放置一周后,取其滤液,每日早晚取一勺放入洗脸水中洗脸,长期坚持能使肌肤变得红润、有光泽,也可用玫瑰花泡茶、熬粥、煲汤。
维生素C能够抑制色素沉着,排除熬夜后肌肤组织中的毒素;维生素E能抵御自由基,使肌肤中的血液明亮干净;维生素A可以改变老化的肤质和黯淡肤色。熬夜后,除了多青睐蔬菜和水果,也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类药品。
善用中药调养
当归补血活血,且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能够营养皮肤;枸杞子滋补肝肾,具有抗衰老、护肤美容的效果。煲汤时可放入适量的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玫瑰花、枸杞、何首乌等中药材,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每周应喝2-3次。
盐水急救肤色
如果熬夜后发现自己面色憔悴,不敢视人,可用盐水敷面:将一小撮盐放入热水中溶解,然后将一条小毛巾用盐水浸湿,对脸部湿敷3分钟,重复几次,也能改善熬夜后的憔悴面容。
2、淡化黑眼圈
酸奶去黑眼圈法
用纱布蘸上酸奶,敷在眼睛周围,每次10分钟,眼周的皮肤就能喝饱水,这样有利于抑制黑眼圈。
茶水冷冻15分后浸化妆棉外敷
功效:茶叶本身是非常好的美容产品,把茶叶用于化妆品中,使茶叶中的美容成分直接被皮肤吸收。而且安全、刺激性小。长期坚持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毛巾热敷加强循环去黑眼圈
热敷术:黑眼圈成因多数是不够休息,以致血液循环不足,所以最好醒后,立即用跟体温相约度数(37℃-38℃)的温热毛巾敷眼,冷却再更换,敷10分钟左右,黑眼圈即可减一半!
眼部按摩DIY
按摩眼睛四周的丝竹空穴、太阳穴,可舒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黑眼圈消散。眉尾部分稍稍凹陷的部位就是丝竹空穴,用中指慢慢地、轻轻地向内侧推揉;眉梢和外眼角连线处向外1厘米就是太阳穴,用中指按住穴位轻轻向脸部中央推揉。
3、紧急补水
茄蜜面膜
方法:将茄汁、蜂蜜调匀后,均匀敷在脸上20分钟,用清水冲洗即可。
作用:蕃茄杀菌,可预防暗疮,特别适合痘痘肌肤。同时蜂蜜的强效保湿作用可得到发挥,适合冬日的干燥季节。
蜂蜜调色面膜
方法:将蜂蜜、蛋白、麦片调匀搅拌,做成糊状,敷面20分钟,用清水洗净。
作用:可以减低色素沉着,令经常出现在混合性皮肤上的肤色不匀(如额及鼻的肤色较深)情况改善。
结语:经过上面小编的讲解,作为上班族你还在害怕吧,别在害怕了,赶紧把这些收藏吧,熬夜对于女性皮肤是有很大的伤害的,对身体也是不健康的,对于熬夜护肤的小技巧你中学会了吗?这三大方法简单易学哦。女性朋友可以自己多注意饮食以及运动,注意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