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三天
心脏一条重要的供血通道仅有1.5mm
似有似无的“缝隙”
勉强维持着一点点的供血量
患儿生命岌岌可危
面对这个心脏随时要“停摆”的小生命
河南省胸科医院利用介入技术
成功为新生儿实施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目前患儿已康复出院
两周前,出生仅三天的小博突然出现呼吸急促,皮肤紫绀,立刻转入当地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给予治疗,但紫绀症状并无缓,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重度肺动脉瓣狭窄”,随后紧急转入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脏外科)。
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是新生儿期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指连接右心室与肺部的重要通道出现了严重狭窄,血液无法从右心室足量流入肺部进行氧合,最终导致患儿出现缺氧、心衰症状。
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外)主任谌启辉说,正常孩子出生后一周内动脉导管会逐渐闭合,可对于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的患儿来说,未闭合的动脉导管却是一个“临时补偿通道”,可以让血流通过动脉导管流入肺部,暂时补偿因肺动脉瓣狭窄而减少的肺血流,患儿侥幸得以存活。
“可是一旦动脉导管闭合,患儿的生存几率为零。我们要做的是尽量维持动脉导管的开放,在这期间调整心功能,为手术争取时间。”谌启辉说。
入院当天,谌启辉团队立刻给予患儿药物治疗,以延缓动脉导管闭合,增加肺血流量,改善缺氧症状。
可疾病的发展往往瞬息万变
入院第8天
即使在药物稳定的情况下
小博氧饱和仍在不断下降
一度跌到危险值
这说明动脉导管闭合趋势不可避免
医护团队立刻为其行急诊手术
针对小博的手术方案,谌启辉考虑新生儿各项身体机能并不完善,应尽量避免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对幼小身体带来的创伤,并且患儿肺动脉瓣环发育正常,除了瓣口狭窄之外,并没有合并其他畸形,实施介入下“股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应是最优选择。
尽管小博的手术是在介入下进行,创伤小且无需开刀,可对医生的技术却要求颇高。
新生儿血管极为纤细,心腔狭小,组织脆嫩,因此,手术团队在穿刺、置管、建立轨道、释放球囊等每一步的操作上要精准、稳定。
“孩子肺动脉重度狭窄,压差很高,我们的导丝一进去,稍不注意,心率血压就会下降,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速战速决’”
从影像上看,患儿的肺动脉瓣狭窄到仅剩一条缝隙,且远端肺血管发育并不良好,在进行球囊定位时遇到了阻力,谌启辉团队耐心试探、轻微调整,顺利将球囊定位至瓣环上。
进行球囊扩张是手术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扩张力度一定要“恰到好处”。
扩张过度会导致肺动脉撕裂出血,扩张不够,又不能有效解决狭窄问题。谌启辉团队谨慎操作,成功实施手术。术后效果立竿见影,小博的氧饱和上升至正常数值,肺动脉狭窄解除。
“手术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患儿的实际病情和愈后效果。尽管我们希望每一台手术都能用最小的代价去解决问题,尽量避免在新生儿期进行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可现实是无奈的。当我们面对大动脉转位等此类复杂、重症先心病,只能迫不得已进行外科手术才能解决问题。”谌启辉感叹。
小博是幸运的,可以借助介入技术,以最小的创伤来解决心脏问题。但该手术方式有严格的适应症,并且对包括麻醉、超声在内的手术团队综合能力和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院能够独立开展此项技术。
谌启辉提醒,新生儿在喂养过程中,如皮肤紫绀、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出现,一定要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先心病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徐紫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