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藏身农家,国军闻风而至,一农妇假装赶猪:官兵来了,快躲开
1962年春,在北京"七千人大会"期间,陈毅对江西代表们突然问起一个叫"周篮嫂"的农妇。与会代表面面相觑,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都十分陌生。陈毅随即从书桌里取出一封信,交给信丰县的县委,特意嘱咐道:"周篮嫂原名三娣子,一直和丈夫刘汉光住在彭坑。那段岁月多亏了她帮忙,还没来得及好好感谢,请你务必帮我找到她!"
这位被陈毅元帅如此牵挂的周篮嫂究竟是何许人也?她与这位开国元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而那个惊心动魄的"赶猪"瞬间,又隐藏着怎样的生死时刻?
一、陈毅与周篮嫂的初遇
1934年秋天,中央红军主力在江西于都集结,准备踏上漫漫长征路。此时,陈毅因在老营盘战役中右腿被炮弹炸伤,落下了严重的伤病。组织考虑到他的伤势,决定让他暂时留守苏区,带领一支游击队在赣南地区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就在这年的深秋,陈毅带领游击队辗转来到了赣粤交界的彭坑村。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地处深山,但却是连接赣南、闽西的重要通道。当时的彭坑村里,有一户特殊的人家,男主人叫刘汉光,妻子叫三娣子。
一天傍晚,陈毅带着几名战士在彭坑村附近侦查地形。突然,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几个人浑身湿透,而陈毅的伤腿在雨中更是隐隐作痛。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不远处有一户人家正在升起炊烟。
刘汉光夫妇看到这群浑身湿透的红军战士,二话不说就将他们迎进了家门。三娣子赶紧生火烤衣服,又端来热气腾腾的红薯汤。看到陈毅走路一瘸一拐,三娣子连忙搬来一张竹椅让他坐下。
"这位大嫂,我们是红军游击队的,能不能在你家借住一晚?"陈毅开门见山地问道。三娣子和刘汉光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答应了。从那天起,刘汉光家就成了游击队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三娣子正在院子里喂猪,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枪声。她立即意识到可能是国民党军队在搜山。三娣子急中生智,提着猪食桶沿着村道走,一路走一路大声喊:"猪崽子,猪崽子,快来吃食了!"借着喂猪的机会,她成功将敌军的动向传递给了藏在后山的游击队员们。
这一举动让陈毅深受触动。在之后的日子里,三娣子不仅经常给游击队送粮食、送情报,还把自家的阁楼收拾出来,专门用来安置伤病员。她的丈夫刘汉光也主动担任了游击队的向导,熟悉山路的他不止一次带着战士们甩开了追兵。
1934年的端午节,陈毅带着几名战士再次来到彭坑村查看情况。三娣子早就准备好了一锅热腾腾的粽子。看着战士们狼吞虎咽的样子,三娣子笑着说:"这些粽子是用山里的野米包的,味道可能不如平常的好。"
陈毅接过一个粽子,咬了一口说:"大嫂,这粽子可香了!比我家乡的还要好吃。"说着,他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三娣子:"这是从敌人那缴获的一点盐巴,你们留着用吧。"
三娣子连连摆手:"同志们在外打仗这么辛苦,这盐还是你们留着。"可陈毅执意要她收下。从那以后,每逢游击队缴获了物资,总要匀出一部分送给村里的群众。而三娣子家的阁楼,也成了陈毅和游击队最信任的落脚点。
二、温情脉脉的养伤岁月
1936年8月,陈毅的旧伤再度复发。那日在山中行军时,他的右腿突然剧痛难忍,整条腿肿得像个冬瓜。中共赣粤边特委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陈毅到周篮嫂家养伤。
周篮嫂和刘汉光夫妇得知消息后,立即将家里最隐蔽的阁楼收拾出来。这间阁楼位于后院二层,四面通风,既方便疗养,又便于观察敌情。为了让陈毅住得舒适,周篮嫂将家中唯一的新棉被搬到了阁楼。
陈毅的伤情比想象中要严重。当时山区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到县城买药又容易暴露行踪。看着陈毅疼得满头大汗,周篮嫂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村里老人采药的经历。
第二天一早,周篮嫂就带着背篓上山采药。她专门寻找辣萝草、狗贴耳等消肿止痛的草药。回到家后,她将草药洗净切碎,加入适量盐巴熬制成药水。刘汉光则负责每天帮陈毅清洗伤口、更换药水。
药水里的盐分让陈毅十分痛苦,但他始终咬牙坚持。周篮嫂见状,便一边给他煮药,一边讲述山里的民间故事分散他的注意力。就这样,经过半个多月的调养,陈毅的伤势逐渐好转。
为了给陈毅补充营养,周篮嫂常常天不亮就上山打猎。她最拿手的是抓山鸡,每次都能带回两三只。刘汉光则负责在村口放哨,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就会及时示警。
这期间,陈毅白天在阁楼休养,晚上则和刘汉光夫妇一起谈天说地。他们聊过家乡的变迁,也讨论过革命的未来。周篮嫂虽然不识字,但她对红军充满敬意,常说:"你们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我们不帮你们帮谁?"
一天傍晚,周篮嫂正在院子里劈柴,忽然听见阁楼上传来阵阵咳嗽声。她连忙煮了一锅生姜红糖水,让刘汉光送到阁楼。第二天,周篮嫂又特意跑到十里外的杨家岭,找了一位懂得用中药的老大夫开了几副药。
就在陈毅养伤期间,周篮嫂和刘汉光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地干农活,以免引起邻居怀疑。每当有人问起家里的动静,周篮嫂就说是她丈夫在阁楼晾晒稻谷。为了让这个说法更可信,他们还真的在阁楼堆放了一些谷物。
随着伤势好转,陈毅开始在阁楼上练习走路。周篮嫂怕他摔倒,特意在楼梯两侧加装了扶手。每到深夜,陈毅就扶着这些木条慢慢活动,重新恢复体力。
三、游击队的秘密交通员
周篮嫂成为游击队交通员的契机源于一个偶然。1936年初,她去山上采药时发现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小路,这条路能绕过敌军岗哨,直通邻村。她立即将这一发现告诉了陈毅,这条秘密通道后来成了游击队转移物资的重要路线。
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周篮嫂想出了用竹篮运送物资的办法。她每天都要上山采药,背着竹篮进进出出再正常不过。她将粮食、药品藏在竹篮底部的草药下面,又在上面覆盖一层新鲜的野菜。这样既能掩人耳目,又能为游击队提供补给。
不仅如此,周篮嫂还在竹篮的夹层里开辟了一个暗格,专门用来传递情报。每当得知敌军动向,她就将情报藏在暗格里,假装去采药,实则给游击队送信。就这样,一个普通的竹篮成了革命斗争的重要工具。
作为交通员,周篮嫂还负责协助安置受伤的战士。她将自家阁楼改造成临时医务室,在地板下挖了一个地窖作为紧急避难所。为了照顾伤员,她学会了简单的包扎和换药技术,还专门记住了各种草药的功效。
1936年夏天,一位负伤的游击队员被送到周篮嫂家。为了照顾这位伤员,她每天天不亮就去山上采药,傍晚还要去溪边洗衣。邻居问起,她就说是自己的远房亲戚病了,特地来此养病。
周篮嫂不仅自己帮助游击队,还发动村里的妇女们一起行动。她组织大家轮流为游击队缝补衣物、织袜子。她告诉姐妹们:"一针一线都是对红军的支持。"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支援游击队的行列。
为了方便传递消息,周篮嫂和其他交通员约定了暗号。比如,在村口的大树上挂白布代表有敌人,挂红布则表示安全。她还利用晾衣服的方式传递信号,不同的晾晒位置代表不同的含义。
有一次,周篮嫂发现敌人在村口设卡搜查。她立即让女儿带着竹篮,假装去溪边洗衣,实则是去通知藏在山上的游击队员。就这样,游击队再次躲过了敌人的搜查。
随着时间推移,周篮嫂的联络网越织越大。她先后发展了十几个秘密联络点,将分散在各处的游击队员联系起来。每当游击队需要物资,这些联络点就会通过不同的渠道送来补给。这张秘密网络为游击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惊心动魄的"赶猪"时刻
1936年深秋的一天,彭坑村笼罩在一片寂静中。这天早上,周篮嫂像往常一样去水池边洗菜。突然,她发现远处山路上扬起一阵阵尘土,紧接着传来整齐的脚步声。透过高粱杆的缝隙,她看见一队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士兵正向村里逼近。
正当此时,家里养的大肥猪突然从圈里跑了出来,哼哼唧唧地朝水池边走来。周篮嫂看了看正在院子里看书的陈毅,又望了望越来越近的敌军,突然灵机一动。她抓起一块小石子,装作要打猪的样子,大声喝道:"你这肥猪,整日里乱窜,总有一天要把你煮了吃!没看到官兵来了,快躲开!"
这一嗓子不仅引起了敌军的注意,更重要的是传到了陈毅和警卫员的耳中。陈毅立即放下书本,和警卫员悄悄爬上阁楼。阁楼的四个方向都有窗户,是绝佳的观察哨和逃生通道。
就在国民党士兵进村搜查的时候,陈毅和警卫员已经从阁楼后窗翻出,借着茂密的竹林掩护,迅速向后山转移。敌人搜查了整个村子,重点检查了几户可疑的人家,却始终没发现异常。
这次突袭来得蹊跷。原来是村里有人向敌人告密,说在周篮嫂家见过可疑的人。敌人专门挑选了一个大家都在地里干活的时间,想要打个措手不及。但他们没想到,周篮嫂的这一声吆喝,既自然又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天黑以后,陈毅和警卫员才小心翼翼地回到周篮嫂家。为了以防万一,周篮嫂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辞:她告诉邻居们,今天是在赶自家的猪,可不是在给什么人通风报信。
这次惊险的经历之后,陈毅和游击队更加谨慎。他们改变了联络方式,不再固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周篮嫂也想出了新的掩护办法,在院子里多养了几头猪,这样即便天天吆喝赶猪也不会引人注意。
这一声看似简单的吆喝,不仅体现了周篮嫂的机智,更展现了普通百姓对革命的支持。从此以后,"赶猪"的暗号在游击区广为流传,成了革命群众掩护战士的独特方式。
五、革命情谊永流传
1938年初,陈毅奉命率部队前往抗日前线。临行前的那个清晨,他专程来到周篮嫂家辞别。陈毅从衣袋里取出一张照片,递给周篮嫂说:"这是我脱帽的半身照,留给你作个纪念。等打跑了日本鬼子,我一定回来看你。"
从此,这张照片成了周篮嫂最珍贵的宝物。她小心翼翼地将照片包在红布里,藏在床头的老柜子中。每逢提起这段往事,她总会拿出照片,向乡亲们讲述那段并肩战斗的岁月。
1962年,陈毅在北京"七千人大会"上,特意向江西代表打听周篮嫂的消息。得知代表们对这个名字很陌生后,他立即写了一封信托人带回赣南,请当地干部务必帮忙寻找。这封信辗转到了信丰县,县里随即派人四处打探。
经过多方寻访,终于在彭坑村找到了年过花甲的周篮嫂。当地干部将陈毅的来信交给她时,周篮嫂激动得手都在发抖。信中,陈毅诚挚邀请她到北京做客。然而,此时的周篮嫂已经身患重病,医生叮嘱她不能长途奔波。
得知周篮嫂无法成行,陈毅本想亲自前往看望,但因公务繁忙一直未能如愿。他特意委托夫人带着慰问品前往彭坑,代他看望这位老战友。当地政府也派人定期去看望周篮嫂,帮她解决生活困难。
1972年,陈毅因病在北京逝世。三年后的一个冬日,周篮嫂也离开了人世。按照她生前的遗愿,家人将她安葬在后山半腰的草坪上。这里曾是游击队开会的地方,如今成了她最后的安息之所。她的墓碑上刻着八个字:"革命常青在,自有后来人。"
后来,当地政府将周篮嫂的故居辟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那间见证历史的阁楼,那口传递情报的老水井,还有她用过的竹篮,都成了珍贵的历史遗物。每年都有众多参观者来到这里,聆听这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
2008年,为了纪念周篮嫂和其他支持革命的乡亲们,当地在彭坑村建起了一座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周篮嫂生前用过的物品,其中就包括那张陈毅留给她的旧照片。这张泛黄的照片,见证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革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