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灵动的48首七言绝句:风神飘逸,摇曳生姿,读完人神清气爽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2-13 10:44:34

今天的作品接上一首:唐代最动情的40首七言绝句:情深款款,意蕴悠长。读完百感丛生

所谓情景,情景,读完唐代这88首有情有景的七言绝句,仍然找不到你喜欢的,请你留言评论区告诉我哦。

“诗不达诂,文不达诠”对于诗篇和文章的解释没有一成不变的,每个人对于诗文的理解都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理解,不要拘泥执着,可以接纳每个人解读的多样性。

品读诗词,可能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但是可以加强文学修养,提高人生品味,开启智慧之门。

认知提升了,人生格局也就打开了,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文学的魅力。

01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以拟人手法赞颂柳树如碧玉般翠绿,万千柳条垂下如丝带,巧妙设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自答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诗生动形象地赞美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贺知章晚年辞官归隐,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情感。一个个早春时节,目睹新柳抽芽,心有所感,借柳树的生机勃勃与美人妙合无垠,浑然一体,寓言个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02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中采莲少女身着与荷叶同色的罗裙,融入荷塘之中难以分辨,直到歌声传来,才使人察觉她们的存在。诗人以荷叶、荷花与采莲女的和谐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与采莲生活的诗意情趣。王昌龄被贬龙标尉,他在南方任职期间,对当地风土人情有深入观察与体验,外出游玩时,一览荷塘风景,为采莲少女的优美身影与歌声所触动,创作出这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有着含咀不尽的美。

03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面对他人询问为何栖居碧山,诗人笑而不答,内心自得其乐。桃花伴流水悠然离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迥异于世俗人间。李白假别人之口,诗以问答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李白一生酷爱游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游历山川、寄情山水之时,通过对山中问答的描绘,流露出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04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劈开,碧绿江水东流至此回旋。两岸青山相对而出,一片孤帆从日边驶来。诗以壮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天门山的雄奇景色,体现了诗人豪放的个性与开阔的胸襟。李白曾沿长江漫游,为天门山的壮美风光所震撼,作诗赋予静态的山水鲜活的生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山川风物的炽热情怀。

05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飞桥掩映在云烟之中,诗人向石矶旁的渔舟询问桃花源的所在。桃花终日随溪水漂浮,那传说中的洞口究竟在清溪何处呢?诗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俨如置身于迷离惝恍的童话般的仙境。张旭以草书闻名,其诗歌作品较少,此诗或创作于他在游历山水、追寻艺术灵感的过程中,对陶渊明式的桃花源的向往和美好境界的追求。

06

《听张立本女吟》

唐·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女子头戴高冠,身着宽袖楚宫装束,独自漫步庭中享受夜晚凉意。她以玉钗敲击竹子,清歌一曲,月色如霜。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独特的装扮、举止与歌声,塑造了一个孤高清雅的艺术形象,赞美了她的才情与独立精神。高适早年仕途坎坷,晚年官至散骑常侍,此诗或创作于他与友人聚会、欣赏才女表演的场合,对女子才情的赞美与对独立精神的推崇,也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07

《酬李穆见寄》

唐·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友人乘孤舟远道来访,历经重重山路。诗人欲清扫柴门迎接远方来客,但家中唯有青苔黄叶,显露出贫寒之态。诗以诚挚的友情和简陋的居所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激,以及自身生活境况的淡然与自嘲。刘长卿一生宦海沉浮,晚年生活较为困顿,晚年居于山中,友人来访之时,对友情的欢欣与对自身处境的坦然接受,体现出诗人贫贱自甘的潇洒风致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08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花丛密布小径,千万花朵压弯了枝头。蝴蝶恋花翩翩起舞,自在的黄莺鸣叫和谐悦耳。诗人漫步江畔,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传达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赞美。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几经流离辗转之后,在成都草堂定居,期间常漫步江畔赏花,一次闲散漫步中,为眼前繁花似锦的春景所感动,即兴普写珐新生活的赞歌。

09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宜阳城下草木茂盛,山涧溪水东流后又转向西流。花树无人欣赏自行飘落,春山路上只闻鸟儿空自啼鸣。诗以春景的描绘寓言式地反映了战乱过后人迹罕至、荒凉凄清的社会现实,抒发了对战乱破坏和民生凋敝的哀叹。李华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亲身经历了战乱的动荡与社会的变迁,他在战乱平息后,目睹春日景象,心中感慨万分,以春景寓言,表达了疮痍待复的伤感,对战乱破坏与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悲悯。

10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梁园黄昏时分,乌鸦纷飞,放眼望去仅剩三两户人家,一片萧条。庭院中的树木不知人事已变,春来时依然绽放昔日的花朵。诗人借梁园的衰败景象,寄寓了对世事变迁、繁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盛景的怀念。岑参曾任嘉州刺史,晚年退居梁园,在梁园闲居时,面对园中春景,回想起梁园昔日的繁荣,大抵也想起昔日与好友李白,杜甫推杯换盏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分,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世事变迁的沉思。

11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深月光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斜挂天际。今夜特别感知到春气转暖,虫鸣声透过绿色窗纱传来。诗人细腻捕捉春夜的微变化,借助月色、星斗、虫鸣等意象,展现早春的静谧与生机。刘方平作为唐代诗人,善于描绘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象,诗人独享月夜之景,告别白昼的喧嚣,屏退了世俗的纷扰,感受到春意渐浓,心生喜悦。

12

《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青草如茵,柳树嫩黄,桃花纷繁,李花芬芳。东风并未带走心中的愁绪,反而使春日更显得愁绪绵长。贾至在安史之乱后被贬,此诗或创作于其被贬期间,面对春日美景,诗人内心充满矛盾,春色虽美却无法排解忧愁,反而引发更深的思虑,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13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渔人垂钓归来,未系船只便安然入睡,此时江村月落,夜色宁静。即使夜风吹动船只,也只会将其带到近岸芦花丛生的浅水边。司空曙一生坎坷,晚年隐居江村时,通过对渔人生活的描绘,展现出江村生活的恬静与闲适,寄寓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与心生向往。

14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蓬头稚子在水边学习垂钓,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被草丛遮蔽。路人询问时,他远远地招手示意,生怕惊扰到鱼儿而不作答。胡令能观察生活细节时,捕捉到儿童垂钓的趣味场景,通过生动描绘,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与专心志致。小儿的机灵活泼形神兼备,谁还不由会心一笔呢。

15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的新月挂在柳湾之上,越中山色倒映在水中如同镜中之景。兰溪连续三日降下桃花雨,夜晚时分鲤鱼纷纷游到滩头。戴叔伦曾任东阳令,他在浙江任职期间,亲历兰溪春景,以清新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春夜的静美与灵动,有动有静,如画如歌,这样的渔家小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愉悦之情。

16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树梢深处传来黄鹂的啼鸣。春潮携带着雨水傍晚时分汹涌而至,无人的渡口,小舟独自横泊。韦应物曾任滁州刺史,他在滁州任职期间,亲临西涧,面对春日西涧风光静观动察,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及内心的恬淡超然,田园归念感跃然纸上。

17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旱季无叶的桑树枝头升起炊烟,人们在水神庙前吹奏箫管祈雨。富贵人家几处仍在观看歌舞,唯恐阴雨天气影响到音乐演奏。李约是唐代诗人,此诗或创作于干旱时节,诗人目睹百姓祈雨与权贵欢娱的鲜明对比,讽刺社会贫富悬殊与人情冷漠,在诗歌史上为我们留下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18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诗人认为新春佳景在于早春时节,柳树初现嫩黄,色彩尚未均匀。如果等到皇家园林百花盛开如锦绣,出门看花的游人就会络绎不绝,看的不是风景,而是看人头。作者于早春城东漫步时,他对早春特有的清新与生机感到由衷喜爱,并以此表达了我们不要一味的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有一颗善于感悟新事物的细腻诗心。

19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雨中鸡鸣声从一两户人家传来,竹林环绕的小溪旁,村路蜿蜒,板桥斜跨。姑嫂们互相呼唤着去洗蚕种,庭院中的栀子花在雨后独自开放。诗人游历山野,亲见雨后山村男耕女织的生活场景,以细腻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画卷,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20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新年已至,尚未见到芬芳的花朵,直到二月才惊讶地看到草尖冒出新芽。白雪似乎嫌弃春天来得太迟,于是化作飞花穿过庭院树木。早春时节,诗人以独特视角描绘春雪与草芽共存的景象,赋予雪以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春雪催春、万物复苏的欣喜与期待。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逆境中看到光明与希望。

21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草木感知春日即将离去,各种花卉竞相绽放,争艳斗丽。杨花与榆荚看似没有艳丽的色彩与芬芳,却能如雪花般漫天飞舞,装点晚春的天空。韩愈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竭力展示生命活力的景象,借杨花榆荚之“无才思”而奋力飞舞,寓意人生不论资质如何,都应珍惜时光,积极展现自我。

2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京城街道上细雨滋润如酥,远观草色依稀可见,近看却又几乎不见。这正是早春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候,胜过烟柳满城的盛春景象。韩愈在给友人的诗中,细腻描绘早春特有的微茫之美,表达对早春清新、含蓄之美的欣赏。经过漫漫严冬,终于盼来了春天,这是新生命的诞生,值得我们赞美。

23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杨柳青青,江水平缓,听闻情郎在江上踏歌而来。东边日出阳光照耀,西边却下着雨,看似无晴实则有晴。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是民歌体诗歌,此诗以恋人视角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浪漫场景,通过“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巧妙比喻,既描绘了天气的多变,又隐喻爱情的微妙与不确定,富有生活情趣与艺术感染力。

24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秋夜湖光与皎洁月色交相辉映,湖面平静无风,宛如未经打磨的镜子。远远望去,洞庭山水一片翠绿,仿佛是银盘中的一枚青螺。刘禹锡贬谪期间,游览洞庭湖时写下此诗,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洞庭湖秋夜的宁静秀美,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湖光山色的和谐统一,抒发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陶醉。

25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春花已凋谢,而山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长久以来遗憾春天离去无处寻觅,原来它已悄悄转移到这高山古寺之中。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在游览大林寺时,发现山寺桃花盛开的时间晚于平原,有感而发创作此诗。诗中对比平原与山寺的花期差异,揭示出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同时也寓含自己对世事变迁、人生境遇,终会发生转机而惊讶与喜悦之情。

26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夕阳余晖洒在江面上,一半江水泛着碧绿,一半江水映着红霞。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晶莹如珍珠,弯月如弓挂天边。白居易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暮江景色,通过色彩对比与比喻,刻画出夕阳、江水、露珠、弯月组成的秋夜画面,营造出宁静而优美的意境,传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27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唐·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官场失意与离家远游的思绪交织,使得早春二月的柳州城在诗人眼中如秋天般凄迷。一场春雨过后,百花凋零,庭院中榕树叶落满地,黄莺在其中纷乱啼鸣。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下此诗,通过描绘柳州早春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身处异乡、仕途坎坷的悲凉心境,以及对故乡春天的深深怀念。

28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江南,处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水边村落、山间城郭酒旗飘扬。昔日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掩映在朦胧烟雨之中。杜牧以开阔的视野描绘江南春日的繁盛景象,同时融入历史遗迹,借古讽今,表达对南朝兴衰与佛教盛行,对朝廷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导致国库空虚 ,民生凋敝的讽刺。

29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沿着曲折的山路向寒山深处走去,云雾缭绕之处隐约可见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时分枫林的美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杜牧在秋游山中时创作此诗,通过对秋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等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秋日山景图,表达了诗人对秋色的深深眷恋与赞美。

30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行人神色哀伤。询问哪里有卖酒的店家,牧童远远指向杏花盛开的村庄。杜牧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迷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通过对行人心境的刻画以及牧童指引酒家的情节,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哀思中在春光的喜悦中,对于一个游子而言,也是寻求心灵慰藉。

31

《再宿武关》

唐·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潺潺溪流啊,你品尝过这永生般长夜无眠的滋味么?李涉在重游武关时所作,诗中通过对乱山高耸、溪水潺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远离故乡、漂泊万里的孤寂与愁苦之情。此诗反映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起伏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32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长安权贵府邸中两种牡丹迥然不同的境遇。紫牡丹在众人的瞩目下繁花似锦,热闹非凡;而月光下的白牡丹却寂寥无主,清冷自守。诗人敏锐捕捉到这种视觉反差,借以隐喻社会现实中才子佳人被冷落的现象,以及对清高人格的赞美。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借花喻人,揭示世间美善事物往往不被珍视的现实,同时寄寓了对超脱世俗、坚守品格之人的敬仰。

33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笔下的菊花在秋风萧瑟的季节里,傲霜怒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坚韧不屈的品性。这无疑是诗人对菊花独特品质的直接赞美,但更是其内心深处对逆境中保持高尚节操、坚韧不拔精神的认同与向往。此时于长安的元稹中,通过对菊花的歌颂,传递了士人面对困厄仍能坚守自我、卓尔不群的人生观。

34

《题兴化园亭》

唐·贾岛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作者过对兴化园亭建造过程及其后果的生动描绘,批评了某些权贵不顾民生、恣意妄为的行为,以及他们追求表面风光、忽视长远后果的心态。当时名相裴度大兴土木,兴盖私人园林,诗人以蔷薇花落、荆棘满庭的鲜明对比,警醒人们应关注社会公平、尊重他人权益,避免因一己私欲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公正、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

35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诗人在园亭中独坐,静观池中荷花随风摇曳,绿荷红莲相映成趣。然而,随着夕阳西下,荷叶荷花渐入暮色,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荷塘景色的描绘,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惋惜,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借助荷塘黄昏的意象,抒发了对岁月流转、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应当珍惜的哲理。

36

《南园十三首·其一》

唐·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以花枝草蔓开篇,以“小白长红”比拟越女娇嫩的面颊,生动描绘了一幅春日繁花盛开的图景。然而,日暮时分,花朵凋落,“嫣香”散尽,犹如少女未经媒妁之言便匆匆委身于春风。此诗通过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暗寓青春易逝、红颜薄命的哀婉主题,同时也象征着个体生命在命运面前的无力与无奈。

37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聚焦于农人对天气变化的密切关注。诗中以秦地西风预示降雨,描绘一位白发老农如鹤般挺立麦场高处,急切期盼西风早日转向,带来晴朗天气以便及时收割麦子。此诗通过老农的形象与行为,展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们对自然气候的高度依赖,以及对丰收的热切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关注民生疾苦。

38

《天津桥望春》

唐·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春水映照红霞,烟柳随风轻拂,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河景。然而,翠辇不再,金殿紧闭,昔日繁华已成过往,只有宫莺衔出的上阳花见证了皇家园林的落寞。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

39

《瑶瑟怨》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一个清冷孤寂的夜晚。碧空如水,夜云轻飘,雁声远去,一切似乎都沉浸在深深的寂静之中。诗中的女子独守空闺,思绪随雁声飘向远方,而月光照亮的十二楼,更显其内心的孤苦与期盼。此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闺中女子深沉的相思之情与寂寞愁绪。

40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竹坞无尘,水槛清澈,诗人在此遥思远方的朋友,却被重重城郭阻隔。秋阴不散,霜飞已晚,荷塘中唯有枯荷在秋雨中发出寂寥之声。唐文宗大和八年(835)李商隐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崔雍、崔衮两位从表兄弟,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此诗借秋景寓离别之悲,枯荷听雨的意象既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深切而持久的怀念,以及对相聚无期的无奈感叹。

41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的《嫦娥》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等意象构建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景。诗中的嫦娥形象,传说中偷食灵药升天,却独居广寒宫,面对碧海青天,夜夜承受孤独之苦。诗人借此暗示了对理想追求背后的代价与遗憾,以及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42

《引水行》

唐·李群玉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李群玉的《引水行》描绘了一条寒玉般的泉水从秋日的深萝洞口蜿蜒而出,烟雾缭绕,声声潺湲。十里暗流不断,仿佛在行人头顶流淌。此诗以动态的水流与静谧的山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宁静,寄寓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43

《江楼旧感》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诗人独自登上江楼,思绪飘渺,眼前月光洒满江面,水天一色。他追忆曾经一同赏月的故人如今不知何在,眼前的风景虽依旧,但人事已非。此诗借江楼月夜抒发怀旧之情,表达了对故人及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44

《新沙》

唐·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以渤澥涨沙、海鸥先知的新奇景象起笔,继而设想蓬莱仙境有路可达,若真如此,恐怕也会被官府征税,连仙草紫芝也不放过。陆龟蒙是唐末咸通、乾符年间诗文兼善的著名作家,其生活年代正当唐末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时期,宦官和朝官之争愈演愈烈,社会也愈来愈黑暗,愈动荡,官府对人民的压榨愈加严重,人民的灾祸也愈加惨重,导致民不聊生。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讽刺当时社会的苛捐杂税,揭示了统治阶层贪婪无度的本质。

45

《古离别》

唐·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晴空下的柳丝依依,离情在半醉间更显浓郁。诗人挥动玉鞭指向云外,心知断肠之处在于江南春色。此诗通过离别场景的刻画,抒发了离人对江南美景的眷恋和对即将离别的深深哀伤。

46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唐·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韩偓的《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描绘了军队过后,村落空荡,鸡犬无声,唯有乌鸦啼鸣的凄凉景象。千村万落如同寒食节般寂静,只见花朵盛开,却无人烟。诗人以战乱后的荒芜情景,寓言式地反映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毁灭性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47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鹅湖山下稻谷丰饶,家禽安栖,农户半掩柴扉。春社祭祀结束后,桑树、柘树的影子斜映大地,家家户户扶着醉酒的乡亲归家。王驾进士及第之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此诗展现了社日这一传统节日里,农人欢庆丰收、祈求来年吉祥的热闹场面,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48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以雨前花蕊初现与雨后花落叶空的对比,揭示了春光易逝的无奈。蜂蝶纷纷飞向邻家,诗人由此产生联想,怀疑春色已移至别处。此诗以寻常春雨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观察与巧妙的想象,抒发了对春光短暂、美好易逝的惋惜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4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