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了一位入国展的小青年,他总结了书法训练的两个方法

四海易文字 2024-11-14 04:46:28

山西太原看展,在展厅大堂的一楼休息区碰到了两位学生,他俩来自河北美院,每人提了一个十三届书法国展文创的手袋,上面印着国展的配图。两位学生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其中一位学生指着斜对面的一件作品,同时又指了一下身边这位微胖的同学,他有一件作品入选。

入展的那位同学很腼腆,连忙说这是运气,为了避免尴尬,我便转移了书法这个话题,便说起了河北美院校园很美,那几栋欧式的建筑特别醒目,空气好建筑美,便问起了那几栋“尖尖”的房子的用途。谈到了校园那位入国展的同学话就慢慢多了起来,他说在网络上看那些照片特别漂亮,那几栋“尖尖”的欧式建筑是学校的宿舍,外形是好看,里面又小又挤,利用率大大的受到限制,好看是好看,不是很适用。

看到他放松的心情,我要将话题转到书法上,在手机里找出他的作品,这次入展的作品我印象特别深,将手机留存的照片给他看,他笑着说,虽然侥幸入展但总觉得还有一两个地方有小小问题,未来的路还很长,算是自己成长中的一个鼓励吧!我说20出头就能入展算得上是人中龙凤了,能入展的作品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精品中挑选出来的,说谦虚一点是运气,说理性一点是真功夫。

交谈中,我告知他我的姓氏,没想到他还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彼此似乎又拉近了一点距离。我便用采访的口吻问他,能入十三届国展,相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两点是什么?他沉思了片刻,说了两个字,“量”和“项”,我问这两个字代表什么意义?能不能解释一下?

第一:量

我们书法专业的同学,在学院里学习环境比较好,每个同学的训练量都很大。我说能不能实际举个例子,说明一下那个量到底有多大?学校有纸卖,价格同网络上差不多,学校的纸张是可以看到实物的,所以买起来放心一些。一个学生一个星期的训练量,八尺对开的纸一个星期一包,一包100张,如果按整张计算就是50张整纸,包括星期六星期天,每人每天平均写七张整纸,这个训练量不包括创作。学院有一些优等生,每天平均10张的用量。小数怕长计,每天如此大的训练量花费可不小,时间的投入和金钱的投入加起来很“恐怖”的!他说练中字练大字是这样的,练小字用不了那么多,如果是攻榜书的话,这个用量还是要翻倍。

心里想,这些孩子之所以成功,不光背负着自己的努力,还背负着父母经济的支持。说实话单凭训练量来衡量,99%的业余爱好者是不能同这些学生相比的。

第二:项

这个项是指专项,专项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用体育训练、音乐训练来解释会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开始是抓手形,然后抓单项的技术动作,一个一个的技术动作枯燥的重复练习,做到发力正确、既熟练、又快捷,专项的训练,形成了条件反射、肌肉记忆,很自然的就把技术细节表现出来。书法的专项训练也是如此,专项训练除了表达了笔墨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的训练的方法,专项训练加上专项的方法才体现了训练的科学性。

训练的科学性,更容易让书者领悟到书法技法的精髓。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的对标、专项、个性的训练,能够更快出效果,同时训练的学生们的耐力及对线条的敏锐度,最重要的是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监督下,避免走弯路和做无用功,并能将自己书写特点发挥到最大化,降低了出错几率。

科学训练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目的就是消除书法技法上的短板,这种进步是很明显的,这个月训练留存和上个月的训练留存进行对比,比较中就知道了自己的进步,能够提升情绪增加自信心。

‌个性化且系统性的训练‌,可以将所学的书法的技巧进行融合,综合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笔墨技巧,大胆的去尝试,哪怕像曾翔老师那种以气催力的发力方式都可以试一试,书法上也可以进行科学的实验,有时真的能挖掘个人的潜能………

小结:

每个人的成功都带有个性色彩,笔者是反对照搬全抄,但共性的地方还是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就像本文所提及到的训练量和专项训练,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有指导意义。

专项训练是一个工具,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书友,科学训练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训练特点进行设计,前提是要有一个“明白人”进行指引。每个人的书写基础,掌握的技法情况各不相同,科学训练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知彼知己,才能找到适合的训练方案‌。在优秀的书法导师的指引下,找到不同的特点、不同段位的训练需求,才能体现科学训练的重要性。四海易术是这么认为的,您认为对吗?

特此说明:

以前的采访惯例,成文以后,将对方个人信息及书法作品进行公示,这位山东的同学再三提示,九月份在上海读研,“曝光”会加大自己学业上的压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