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考古论证论文旨在通过殷墟五号遗址(误释的“妇好墓”即殷王朝修建的高辛辛妃简狄重屋)出土的遗存,证明“殷商”的正确源流,并纠正以往将该朝代称为“商朝”的误解。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商朝”名称的误解,正名“殷商”的历史渊源,及出土文物对“殷”字的实证支持。
一、误名“商朝”
目前普遍认为夏朝灭亡后接替的王朝是“商朝”,而“殷商”这个名称常被忽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 卜辞与早期文献的记载:出土的甲骨卜辞和《竹书纪年》这类早期文献中,均只提到“商”,如“商邑大有”、“天邑商”等尊称,未见“殷商”之称。
2. 经典文献的记述:《诗经》中的名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提到的是“商”,而不是“殷商”。
3. 周人对商的称谓:周人在与商的战争中,也仅称对方为“商方”。
因此,在这些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播的影响下,后世普遍将这一朝代称为“商朝”,而忽视了“殷商”这个更为准确的名称。
二、正名“殷商”
(一)“殷商”由来
实际上,“殷商”才是该王朝的正确称谓,其历史渊源如下:
1. 起源于东夷文化:根据传说和史书记载,东夷部落首领帝喾与有娀氏首领简狄婚配,生下殷契。帝喾将“商邑”赐予契为封地,“殷”是契的号,“商”是他的封邑,由此产生“殷商”这一称谓。
2. “殷”号的历史演变:并非盘庚迁都后才有“殷”之称,实际上,早在简狄生契殷人时便已确立了“殷”的民族称号。
3. 文献中的“殷”:先秦文献如《尚书》早已使用“殷”来指代商朝,称其为“大邦殷”。
4. 元明时代的记载:《竹书纪年》等古代文献也使用“殷商”一词。
因此,结合这些历史文献的记载,应该恢复和使用“殷商”这个更准确的朝代名称。
(二)实证“殷商”
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已出土的卜辞中未能发现明确的“殷”字,因而否定了“殷”字的存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殷墟五号宗庙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与铭文,明确显示了“殷”字的存在。
1. 殷字的象形含义:在五号墓的铭文中,出土了以鹰为象形字的“殷”,殷人以鸱鸮(禺鸮)为图腾。这与《史记》记载的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的传说相呼应。
2. 契刻与商人的贸易:契这个字本意为刻,象征着记录和记事。在五号墓中发现的契刻工具,也表明商人在记录贸易和活动方面具有高度发达的文字系统。
3. 子姓的意义:子姓为殷商贵族的姓氏,其含义在古代文化中表示昌盛、繁荣,进一步证明了殷商王朝的正统性。
(三)早期铭文的侧证
通过对殷墟五号宗庙出土的文物与铭文的分析,发现早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殷”字其实早已存在,只是因为其象形文字形式未被现代学者识别。这也导致了一部分研究者对殷字的误解。
三、总结
殷墟五号宗庙遗址出土的大量实物和铭文,补充了传世文献中关于殷商文明的历史记载,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殷商”是这一朝代的正名。这些考古发现进一步揭示了殷商文化的深厚根源,也纠正了以往关于“商朝”名称的误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阴魂不散啊!不胡说八道会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