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13847-概念

文对潇潇雨幕留 2024-12-12 02:47:34

概念 concept

人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是知识和思维的元素。概念以词来表示,构成词的意义。

概念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反映的本质属性对应着的事物,如鸟的外延是各种各样的鸟;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反映的名种本质属性,如鸟的内涵包含“鸟有羽毛”、“鸟有喙”和“鸟是动物”等。

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互相制约。外延确定以后,内涵也就随之确定;反之亦然。一个概念的外延增多,内涵就减少;内涵增多,外延就减少。如鸟的外延少于动物的外延,因为动物的外延包含了鸟和所有其他的动物;同时,鸟的内涵多于动物的内涵,因为鸟不仅具有动物的所有共同属性,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属性,如“有羽毛”等。

真正地掌握一个概念,既需要正确把握它的外延,也需要正确把握它的内涵,否则就会不合理地扩大或缩小概念。例如,如果将“会飞”的属性加进鸟的内涵,就会将鸭、鹅排除出鸟的外延,而把蝙蝠扩大到鸟的外延中来。

从概念的外延看,可以区分出单独概念、普遍概念和集合概念等。单独概念是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只有一个事物,如“黄河”、“鲁迅”、“北京大学”等。普遍概念是关于一类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全部同类的个体,如“房屋”、“汽车”等。集合概念的外延是一些事物组成的集合体,如“花束”、“词汇”等。

从概念的内涵来看,概念可区分为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实物概念是关于事物的整体的概念,它反映完整的客体的本质属性,如“飞机”、“椅子”等。抽象概念是关于事物的某个属性、状态、与其他事物联系的概念,如“硬度”、“运动”、“平等”、“价值”等,它们都是从完整的事物中分离出来的某个方面。

概念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知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概念的内涵随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每一代新人都要通过掌握已有的概念来获得社会积累的知识经验,才能得到正常的心理发展并参加到社会生活中来。

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称概念形成,或称概念学习。人们借助感知觉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渐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性抽取出来,把握了一类事物的本质,形成了某一概念。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研究儿童掌握现实概念或称自然概念的过程。为了简便起见,也可以模拟自然概念,在实验室中应用人工概念来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

人工概念是实验者在实验室中,人为地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制造出一个概念,再按照一定的程序,让被试去发现实验者所规定的各种属性,从而掌握这个人工概念。

例如,在J.S.布鲁纳等人的人工概念实验(1956年)中的实验材料是一些卡片,每张卡片都画有一个图形,图形的形状、颜色、数目和边框数是构成每个图形的4个变量,每个变量又有3个属性值。例如,形状有十字、圆形、方块;颜色有绿、黑、红;图形数和边框数各有1、2、3三种。每一张图片都有4个变量的某个属性,因此每张图片都和其他图片有1~4个属性的区别。如此组成81(3×3×3×3)张不同的图片(见图)。

人工概念实验卡片示意图

利用这些图片进行人工概念实验时,实验者事先规定某个变量的某一属性(如红色),或几个变量的属性(如红色方形)为某人工概念的特有属性,类似自然概念的内涵。

具有所规定的全部有关属性的卡片称为概念实例或肯定实例,即属于这一人工概念的外延;凡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所规定的有关属性的卡片称为否定实例。如果将图形的红色作为有关属性,则凡是具有红色图形的卡片,不管图形的形状和数目如何,也不管边框数多少,均为肯定实例,都属于这一概念;而没有红色图形的所有其他卡片均为否定实例,都不属于这一概念。这种具有一个变量的概念称为单维度概念。

如果将红色方形定为有关属性,则不论其图形数目和边框数目如何,凡具有红色方形的卡片均属肯定实例,其余卡片都为否定实例。这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概念称为多维度概念。

有关属性的数目直接影响一个刺激总体中肯定实例的数目,有关属性增多,肯定实例就会减少,反之肯走实例就会增加。当实验者指出一个肯定实例后,被试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指出属于同一概念的其他肯定实例,通过每次实验者给出的肯定或否定反馈,被试就可以逐步发现这一人工概念的内涵。

人工概念的实验实际上是一种分类实验,以有关属性为标准将一个刺激总体分成是与非两组。由有关属性或有关属性的集合所构成的分类标准也就是人工概念。被试学会正确的分类,就掌握了这一人工概念。

在人工概念的实验中,如果事先规定几个独立的分类标准,就可以将一个刺激总体分成多组,使概念的形成过程更加复杂。制造人工概念的材料可以是图形、实物、字词等,其制作原则都是相同的,像积木块就可用作人工概念的材料。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但是,人工概念毕竞只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概念的先驱是J.皮亚杰。皮亚杰致力于说明儿童概念理解能力的发展阶段和相应的年。他用“图式”指代概念。他认为儿童主动探索环境的行动会发生“同化”和“顺应”,前者是概念容纳新经验,后者则是概念发生变化的过程。皮亚杰的理论有两个部分受到较多的批评,一是过高地估计了成人的智力,二是过低地估计了幼儿理解概念的能力。关于儿童概念变化的研究在理论界有重要影响。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7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