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60%,多地闭店跑路!背靠4200亿市场,又一暴利行业跌落神坛

芸芸聊天下事件 2024-11-01 01:54:10

口腔里的“血盆大口”:价格战只是开始,种植牙行业还有多少秘密?

谁也没想到,一口牙,竟然能撬动4200亿的市场。

以前,种植牙是富人的专利,价格动辄上万,普通老百姓只能看看而已。

但随着老龄化加剧、人们口腔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资本的疯狂涌入,种植牙市场开始膨胀,逐渐成为普通人也消费得起的“香饽饽”。

然而,狂欢过后,一地鸡毛。

价格战打响,利润断崖式下跌,曾经的“暴利”神话破灭,取而代之的是机构跑路、患者维权无门的乱象。

种植牙,这颗口腔里的“定时炸弹”,终于引爆了。

种植牙行业:暴利神话的破灭

当“一口好牙,吃嘛嘛香”的广告充斥各大平台,种植牙的市场被彻底打开了。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口腔产业规模将达到惊人的4200亿元。

在这背后,是无数资本看到了种植牙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

一时间,各种口腔诊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出现了“五步一家诊所,十步一家机构”的夸张景象。

在天津西南角的地铁站附近,居然有近25家牙科诊所,竞争真的是相当激烈。

市场上热度很高,但种植牙行业的利润却大幅下滑。

在国家政策的强势介入下,种植牙的价格神话被打破。

2022年,国家医保局出台新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费用不超过4500元,并通过集中采购来降低种植体等材料的成本。

这一记重拳,直接打碎了种植牙行业的“暴利”滤镜。

新政实施后,种植牙业务的利润大幅下滑,整体减少了60%。

曾经动辄上万的种植牙,价格为何如此昂贵?

首先,种植体、器械等关键材料高度依赖进口。

国内的种植牙市场大部分被瑞士、欧美和韩国的品牌占领,所以价格也就跟着上去了。

培养口腔医疗人才不仅时间长,而且花费高。

培养一名合格的口腔种植医生至少需要10年时间,高昂的人力成本最终也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此外,部分机构的营销成本、门店租金等运营成本也居高不下,进一步推高了种植牙的价格。

然而,当价格回归理性,暴利不再,一些机构的“遮羞布”也被无情揭开。

种植牙价格战的真相

价格战,本是市场竞争的常态,但在种植牙行业,却成了一些机构浑水摸鱼、大发横财的“遮羞布”。

为了吸引顾客,一些机构打着“低价种植牙”的旗号,利用各种套路欺骗消费者:

低价引流,高价收割

在网上搜索“种植牙”,各种低价广告令人眼花缭乱,甚至出现了“3000元种一颗牙”的“良心价格”。

然而,当你满怀希望走进诊所,迎接你的却可能是无休止的“追加项目”。

太原的李婷就经历了这样的“套路”。

她在网上咨询时,机构给出的报价是8500元,并承诺可以先付一半。

但在第二次手术时,机构却以“周围牙齿需要处理”为由,要求李婷支付更多费用,最终花费了2万多元。

“即拔即种”:口腔健康的赌注

为了缩短治疗周期、快速获利,一些机构大力鼓吹“即拔即种”,甚至不顾患者的口腔实际情况。

拔掉坏牙后,可以直接种上种植体。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节省时间,但对患者的口腔条件要求非常高。

如果患者有牙周炎或者骨量不够的问题,直接做“即拔即种”可能会导致种植体周围发炎或种植失败等严重问题。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机构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些风险,将患者的口腔健康当成了赌注。

虚假宣传:编织“完美”的谎言

为了吸引眼球,一些机构在宣传上无所不用其极,夸大种植牙的效果,甚至编造虚假案例。

“种牙就像种树一样简单”、“种植牙可以用一辈子”……

这些看似吸引人的宣传语,其实很误导人。

bäi 种牙不是万能的,也有适合和不适合的情况。

不是所有缺牙的人都能做种植牙,而且种植牙也需要定期护理,不是一次搞定就万事大吉了。

设备和材料来源不明:隐藏的“定时炸弹”

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机构甚至使用来源不明的种植体和器械,这些“三无”产品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大河报曾报道过一起案例。

一位患者在一家民营口腔诊所花费9000元进行种植牙手术,结果却在上颌窦被打穿。

调查发现,诊所用的种植体是在一次展销会上买的,但没有任何购货发票或合格证明。

这些“黑洞”般的操作,如同埋在患者口腔里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种植牙乱象的根源

种植牙乱象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暴利驱使:人性的贪婪

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一些机构丧失了基本的医疗道德和底线,将患者视为“待宰的羔羊”,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监管缺失:法律的空白

长期以来,口腔医疗行业存在着监管缺失、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一些“黑心”机构提供了可乘之机。

有些机构没有资质,连没经过正规培训的人都敢做种植牙手术。

行业竞争激烈:劣币驱逐良币

种植牙市场快速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些机构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低价竞争、虚假宣传等手段,导致行业乱象加剧,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拔牙容易,维权难”:当行业乱象遭遇监管真空

如果说价格虚高、套路重重只是种植牙行业的“明枪”,那么机构跑路、维权无门则是更令人绝望的“暗箭”。

随着行业利润的下降,一些无力经营的机构开始选择“关门大吉”,甚至卷款跑路,留下患者和巨额债务“一地鸡毛”。

2024年7月,太原一家名为“优贝口腔医院”的门口,聚集了数百名患者,他们都是该医院充值卡的受害者。

此时,医院大门紧闭,只留下一纸公告,声称公司“经营困难,暂停营业”。

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

临沂、青岛、天津等地都曾出现过口腔机构突然关门、患者求助无门的事件。

这些机构的“消失”,不仅让患者的治疗中断,预付的费用打了水漂,更让患者陷入了维权的困境。

因为监管不力和行业自律不够,很多患者在维权时常常面临举证难和索赔难的问题。

“花了3万多块种的牙,结果喝口汤就掉了,现在想找机构维权,却发现他们已经人去楼空了。”

一位患者无奈地说。

种植牙行业:如何走出“至暗时刻”?

面对种植牙行业的乱象,仅仅依靠消费者的“避坑”显然远远不够。

要想彻底解决问题,需要政府、行业和消费者大家一起使劲。

加强监管力度:织密“安全网”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口腔医疗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建立健全种植牙材料和器械的追溯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三无”产品流入市场。

完善医保制度:减轻“牙疼”负担

将种植牙纳入医保范围,是解决“看牙贵”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逐步探索将种植牙纳入医保的路径,例如开展种植牙集采、探索建立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等。

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种植牙的费用将会更加合理,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提高行业自律:重建信任基础

行业协会和从业者应该更加自觉,一起努力维护行业的良好声誉。

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准则,引导从业人员规范经营、诚信服务,杜绝虚假宣传、过度医疗等行为,共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增强消费者的防骗意识,让他们更加警觉。

大家也要多注意口腔健康,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选择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了解种植牙的相关知识,不要轻信低价诱惑,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误导。

记得保存好消费凭证,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种植牙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很多家庭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只有政府、行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驱散笼罩在种植牙行业上空的“阴霾”,让这颗“口腔里的明珠”真正造福患者,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仅是行业的重新洗牌,更是对信任、责任和未来的考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