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融合———之五

四海易文字 2024-09-11 02:44:19

关于融合,我想从两本书说起。第一本是《无为》,作者是加拿大学者森舸澜教授,他是著名的汉学家,书中对庄子的无为做了另一种解释。首先,大部分人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是一种不积极的人生观。其实这是对无为的误解,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做得特别自然,让人感觉毫不费力。比如庄子讲的“庖丁解牛”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做事达到无为的水平,需要艰苦的练习。庖丁解牛时合于桑林之舞,梁惠王说:“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从刘老师早些年出版的作品集中可以看到刘老师大量的快速书写,不同书体,很多书写规范,其实都是养到这种无为的状态。这些大量的书写基础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创作时达到自然地书写的状态。其次要想做事有意义,必须靠价值观体系。无为符合某种价值观系统,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书法上的价值观系统也有精神追求,这个系统还是从刘老师这里说。我认为质朴、真实是刘老师的精神追求,魏晋残纸、汉简、黄道周等,追求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达到无为的过程,才能达到无为的状态。

第二本是《万物》,作者是雷德侯,德国人,国际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最具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作者以西方人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古典艺术,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中国人从自然界创造万物的方式中,领悟到了通过组合不同的模件来不断完成创新的模式,并将之运用于艺术创作,“模件化”这个词,说白了就是我们在创作艺术品的时候,总是会先制造出一些基本的部件,然后再像玩乐高玩具一样,通过组合这些部件,完成各种艺术品的批量化生产。大多数书法家创作初期的训练阶段,是通过大量的临摹来学习先辈大师们的书写技法,如用笔、结构、章法等。创作也要遵守模件化的原则。即使是在中国古代顶级书法家中的书作中,对于用笔、结构等主体元素的组合运用仍然透露着模件化的思维模式。

规模化生产不是去追求于毫无变化的机械复制。他们将规模化生产和个体特征两个方面,依靠模件化体系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伟大的平衡,而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中迸发出了无限的创造力。中国人通过自然界不断的组合塑造出万物的模式,并领悟到了模件化的思维,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刘老师经常说的“书法就一根线条”。总之,融合就是在无为的搭建自己的乐高。

首先,书法本身是一个集大成者,熊秉明曾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从艺术门类或从学科维度,都是多种门类的融合,比如文学、文字学、历史、艺术创作中的空间美学等等。其次从作品的表现形式来讲,当代书法创作中小块拼接形式或册页,便是将古人书信形式的小巧雅致与现代的展厅需求的大尺幅相结合而成的。而大型的条幅作品以王铎,傅山为代表的,也是明代才开始兴起的艺术形式。再次从书法的技法层面,魏晋王献之的二十九日帖、姨母帖等等,其中都有楷行草甚至是篆隶书的笔法,后代书家的书法技法与风格更是广泛取法。

这些都表明了书法与融合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书法具体融合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问题,也是刘老师经常讲到的问题,多种因素的融合需要做到协调、和谐,协调的标准便是书法数千年来形成的相对来说较为抽象的书法之“法”。

1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