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总政推荐李天佑到成都军区任职,林彪没同意:还是黄新廷合适

漫步史书 2023-02-10 18:29:43

1960年7月1日,一代战将贺炳炎将军因病逝世于成都。

贺炳炎将军去世时才4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之所以如此早离世,是因为战争年代,贺炳炎负过很多伤。

图|贺炳炎

特别是在长征时期的瓦屋塘战斗中,时任红二军团第五师师长的贺炳炎右臂负伤,在无麻药和止痛药的情况下,用伐木工的锯子锯掉了右臂。

新中国成立以后,贺炳炎将军的身体也一直不是很好,不仅旧伤时常复发,甚至还患有高血压、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和肾脏疾病,但他依然带病坚持工作,担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军区司令员。

1955年5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重新划分全国军区,并决定以四川军区为基础成立成都军区,贺炳炎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井泉任政委。

才五年时间,贺炳炎将军病逝,对于党和国家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可成都军区司令员一职,还需要有人来接替,当时负责全军干部任免工作的总政治部推荐了时任广州军区代司令员李天佑。

李天佑是开国上将,战争年代同样功勋赫赫,是个合适的人选,但就在上报后,林彪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我认为黄新廷更合适。”

而黄新廷那时正担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毛主席赞黄新廷: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对于黄新廷,林彪对他并不熟悉,因为黄新廷最早是跟着贺老总的。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决心以武装的革命来对抗武装的反革命,当时黄新廷的老家湖北沔阳县戴家场也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特别是1928年1月,贺龙、周逸群带着部队来到这里后,更是点燃了当地农民运动的高潮。

图|黄新廷将军

黄新廷也是在这一时期参加革命,先是在少先队负责站岗放哨,后来又被作为骨干被选入游击队当了炮手。

一次,游击队同国民党军一个保安营作战,因为武器捡漏,双方陷入胶着状态,关键时候,是黄新廷摆弄土炮连开两炮,打到了敌人指挥部,这才使得游击队奇迹般的战胜了敌人。

1930年秋,黄新廷参加湘鄂西警卫营。

也就是这一年,贺龙、周逸群率领的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监利县会师,组建红二军团,扩大了洪湖根据地的范围,黄新廷也在部队不断南征北战中,先后担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

到长征结束时,黄新廷已经担任了红2军团第4师第12团团长。

毫无疑问,黄新廷是一员战将,贺老总对他十分欣赏。

抗战爆发之初,黄新廷仍在抗大学习,是贺老总向中央申请,才把黄新廷又调回部队,出任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在绝大多数红军师、团一级将领纷纷降级任用的情况下,黄新廷仍然能出任团长,足见贺老总对其能力的看重。

到前线后,黄新廷同廖汉生商量打一场胜仗纪念抗战爆发一周年,于是两人率716团在泥河车站设伏,伏击日军救援车列,歼敌150余人。

图|贺龙

1938年10月下旬,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八路军120师358旅开赴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南的寨里、白家庄地区,配合晋察冀军区部队作战。

当时358旅奉令转移到五台县东南一带时,并不清楚敌情,旅长张宗逊决定派出侦察部队,扩大范围侦察,捕捉战机。黄新廷事后了解到,时任团参谋的张霖就是五台人,特别指示他参加侦察部队。

也正是因为这一决定,对后来滑石片伏击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38年11月3日凌晨,日军第109师团第135联队蚋野大队700余人从五台县出发突袭高洪口,当时358旅旅长张宗逊判断,这是敌人的孤军深入,考虑到战机将至,358旅尚未同晋察冀军区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决定派黄新廷的716团赴滑石片地区阻敌。

滑石片地区道路狭窄崎岖,是一个适合伏击的地点,但此战对716团而言,仍然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要知道日军本身在武器装备上,是远远优于八路军的,特别是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在集中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尚不能与日军对敌,后来更是形成一个惯例,非三倍以上兵力不能取胜。

而黄新廷率领的716团,武器装备不仅更差,而人数上也只是比蚋野大队多一些,形成不了压倒性的优势。

可在接到命令的刹那,黄新廷还是带着部队出发了,为了赶在敌人前面抵达滑石片地区,黄新廷带着部队冒着风雪,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在当天21时30分到达滑石片,比日军也就只快了一口气的距离,因为716团到后不久,很快就听到了在山沟沟里面日军的马蹄声。

考虑到兵力本就不占优,黄新廷决定,此战不留预备队。他将所属的3个营按照拦头、掐腰、截尾的布置安排开。

战斗一开始,双方就陷入胶着状态,因为武器不占优,在经过一轮火力射击后,3营率先冲了下去,9连因为冲的太快,当先一步冲到了路口,结果被日军反包围上来,见此情形,黄新廷赶紧下令:

“3营全部压上去。”

2营负责掐腰,见3营冲上去后也不甘落后,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到敌人腰部,拦腰截断日军,1营同时包抄侧后,日军首尾不能相顾,很快便陷入劣势。

两个小时激战,716团以98人伤亡的代价,全歼敌蚋野大队700余人。

黄新廷也创造了一个记录,即抗战初期就以一个团的兵力,全歼日军一个大队。

也凭借这一战,716团打响了的名气,“亚六团”的名号响彻冀中平原(八路军120师抗战时期使用亚洲部作为代号,下属6个团分别被冠以亚洲第一团、第二团等代号,716团代号为亚洲第六团,简称亚六团)。

历经多年的铁血征战,黄新廷已经足以独当一面。

1946年12月5日,黄新廷率领358旅回到延安,正式担负起保卫延安的重任,毛主席、朱老总亲自检阅部队。

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毛主席称赞黄新廷:

“你们是三进河西,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1949年6月,原属第一野战军的6个军成立第一、第二兵团,时任第三军军长的许光达出任第二兵团司令员兼军长,并决定调时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的黄新廷出任副军长。

要知道当时许光达出任兵团司令后,第三军的工作必然无法兼顾,黄新廷实际上是以副军长身份主持第三军的工作,但他不愿意干。

“不是主官,又要负主官的责任,这样的指挥我干不好啊!”

贺老总亲自出面做工作,并劝说他:

“有职未必有权。”

黄新廷却回了一句:

“无职更无权。”

贺老总一听也乐了:

“好小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黄新廷,你长进不小嘛。”

图|贺龙

不久后,贺老总亲自向彭老总、中央军委建议,不如就直接任黄新廷为第三军军长,中央后来也考虑到实际情况,批示了同意。

建国后,西北军区除了第一军外,剩下的几个军都被裁撤,以减轻西北地区百姓的负担,第三军与第一军合并成立新的第一军,而黄新廷这时又调回第一军出任军长。

一直到1957年9月,黄新廷调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应该说黄新廷同林彪之间,并无实际的联系。

黄新廷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相比之下,林彪对李天佑就熟悉很多。

在过去,李天佑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林彪的麾下。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红一方面军的番号恢复,当时彭老总提出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合并,组成了新的红一军团,所以原来是红三军团的李天佑被划归到红一军团,并担任第二师副师长,第四师师长(第四师就是原来的红三军团改编而来)。

抗战爆发后,李天佑又担任了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开赴东北,任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该部即是后来名满天下的“万岁军”38军。

图|林彪

李天佑能力出众,是林彪一直最看重的爱将,当初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万毅是首任司令员,但到了1947年,林彪却把李天佑调到一纵出任司令员,而考虑把万毅调到松江军区任司令员。

万毅一开始确实也想不通,还是林彪做思想工作,万毅才明白,自己军事指挥上确实有不如意的地方,但他也是个硬汉子,坚决要求留在一纵,林彪还特别提醒他,要多注意向李天佑学习。

一开始万毅还有些不服气,但长久的共事下来,万毅为李天佑的能力深感折服,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坦言:

“李天佑是红军中的优秀指挥员之一。学习打仗,这话我服气!”

那么,疑惑也就来了,既然李天佑能力出众,林彪也很赏识他,但为何总政推荐李天佑到成都军区任司令员,林彪却推荐了黄新廷呢?

原因也只有一个,出于平衡考虑。

时任总参谋长的罗瑞卿后来传达林彪指示时曾有过一句话:

“林总关于成都军区司令员人选问题有指示,林总说: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军队是‘合股’而成,我们必须尊重这个历史,在实际工作中要考虑到历史的情况,只有领导对干部的使用情况做得好,才能把多股合成一股。成都军区司令员原是有二方面军的同志来担任的,这也是个象征,对该军区的司令继任人选就要注意到这种不成文的历史!”

图|李天佑

黄新廷与贺炳炎一样,都是出身于红二方面军,而当时在全国担任各大军区司令员的人员中,红一、红四方面军人最多,因此在成都军区司令员人选上,林彪投了黄新廷一票。

不能否认的是,黄新廷本就也是一个合适人选,毕竟此前他就已经是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熟悉成都军区的情况。

1960年8月,黄新廷正式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不过很遗憾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黄新廷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后来离开了成都军区的领导岗位。

一直到后来在毛主席、周总理亲自过问下,黄新廷以及政委郭林祥才被安排到北京京西宾馆住下,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魏伯亭亲自把他们一路送到京西宾馆,并安慰他们:

“你先在京西宾馆住一段时间,这里生活环境都很好,休养休养身体,和家人先见见面,等待通知分配工作。”

1972年11月,在周总理的关注下,黄新廷被安排静养,在吃住环境都得到了改善后,原本每况愈下的身体迅速得到了恢复。

图|黄新廷将军晚年

在毛主席、周总理努力下,一大批老干部被落央政策,郭林祥也于1973年6月28日出任总后勤部政委。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黄新廷也于5月出任装甲兵司令员,不久后又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

黄新廷这一年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但仍然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我国装甲兵事业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重走长征路

1982年9月,装甲兵机关撤销后,黄新廷也逐渐退居二线。

黄新廷将军晚年的生活十分幸福,他同妻子田慧琴是在抗战末期结婚。

要知道在田慧琴之前,黄新廷将军有过两段婚姻,但始终没有收获幸福,1942年经老战友介绍,同田慧琴结识,虽然两人感情日渐升温,但那正是在战争年代,都有各自的革命事业要忙碌,黄新廷对待感情严肃认真,也不愿意用婚姻关系束缚,两人始终不疾不徐的发展着。

那时,黄新廷在中央党校学习,即将离开到第一线,而田慧琴也有条件出国学习,他们对彼此的工作都表示支持。

图|1947年冬黄新廷与妻子田慧琴在陕西清涧县合影

后来是上级领导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考虑到两人谈恋爱已达三年,决定不再安排田慧琴出国,立即安排两人成婚。

1944年秋,在党校副校长余秋里主持下,黄新廷与田慧琴正式成婚。

在战争年代,黄新廷在前方打仗,田慧琴就在地方做后勤工作。

田慧琴记得,当年她跟随358旅行军打卓资山,因为天寒地冻,很多人都冻伤了,部队后来停留在集宁休整时,家属队前往慰问,那时大家都把孩子放在随身包裹里,结果到见面的时候,却发现又不少孩子都被活活冻死在包裹里,满心的欢喜转瞬间就跌入冰谷……

尽管后来面临重重困难,但夫妻两人始终相濡以沫。

黄新廷退休后,有了时间在全国各地走一走,特别是重回当年的战场缅怀。

1985年,黄新廷带着《贺龙传》编写组,回到了湘西崇山峻岭,当年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的,随后几年,黄新廷不顾身体年迈,坚持重走长征路,还对身边的人说:

“我戎马一生,战斗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但是,记忆最深刻的,无疑还是长征———“

图|黄新廷夫妇与子女合影

土地革命时期的艰苦,是远远超过人们想象的。

黄新廷记得很清楚,当年随大部队打仗,每个人的身体都达到了极限,他们不仅要长途行军,还要在恶劣环境下作战,晚上站岗时常误岗。

黄新廷后来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每次上岗前都在会在手里夹一支点燃的香,每次香快烧完,就会把人烫醒。可因为太疲惫,一次黄新廷照例架着香上岗,结果在站岗时睡着了,香烧到手都没察觉,一直到点燃了铺草才惊醒。

也因为这一疏忽,黄新廷从副班长降为士兵。

1933年1月,黄新廷调任红三军第九师27团3连连长。

一次,黄新廷带着部队突袭敌黄庄保安大队,战前领到的装备只有25发子弹,10个手榴弹,大多数战士手中拿着的只是大刀、梭镖。

可这一战黄新廷奇迹般的取得了胜利,师长汤福林(1936年牺牲)十分高兴,奖励给黄新廷一块盐巴。

就是这么一小块盐巴,黄新廷后来吃了一个月才吃完。

图|1995年黄新廷将军全家福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黄新廷将军的子女也都很有成就。

黄新廷与夫人田慧琴(后改名苏林)育有四个子女。其中长子黄西平后来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北京军代局副局长,并授予大校军衔。

黄西平记得,父亲从小对自己兄弟姐妹教育很严厉。严厉到什么程度呢?从小家里吃饭,饭桌上不许见米粒,谁掉在桌子上,谁就得建起来吃了,碗里也不许有米粒,一定要吃干净。

有一次,记者采访时问道:

“您父亲是非常有名的,你们是依靠父亲的光环走到今天还是依靠自己的努力?”

黄西平摇摇头说:

“我非常自豪的说是靠自己的努力。我们也曾经幻想过依靠父亲的影响,我父亲一般人想象不到,从来不帮我们说话。我们姊妹四个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如果我父亲跟我说话,我已经是个将军了。“

黄新廷将军一生丰功伟业,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图|荆州电视台《荆州骄傲》摄制组重走长征路同黄新廷将军三个儿子合影留念

1955年9月,黄新廷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又获得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6年5月12日,黄新廷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94岁。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