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计二百九四卷、三百余万字,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中的一部享有盛誉的著作。
这一史学巨著的内容开始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之际,结束于公元959年(“五代”之后周显德六年),时间跨度达1362年。
司马光打算编写一部通史的、最初的想法是在北宋仁宗末年,着手行动于公元1064年(宋英宗治平元年)。该年,司马光编写了一部五卷本的、名为《历年图》的大事年表,进呈给宋英宗,得到了认可。
司马光(画像)
随之,司马光就以《历年图》为基础,搜寻资料,按时间顺序编著自己心目中的史书。
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他完成了八卷本的《通治》一书(囊括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秦二世三年的史实)后,又立即呈送宋英宗。
御览了《通志》后,宋英宗觉得不错,但认为其内容应该进一步充实、完善。考虑到这一工作的繁重性,宋英宗诏令成立专门机构,增加编修人员,与司马光一起继续编纂《通志》。
如此一来,这一私人修史活动,变成了国家的指令性任务。于是,在得到了朝廷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司马光与由他推选的参编人员一起全力以赴、认真细致地编著《通志》一书。
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10月,司马光把按宋英宗旨意续编的一部分《通志》书稿,上呈给承继宋英宗帝位不久的宋神宗。
宋神宗(画像)
这位年轻的皇帝看了,也很喜欢此书。不过,他觉得书中所记载的多是君臣间“善足为法,恶足为戒”的事迹,内容上有些偏狭;还认为《通志》一名,内涵不够深刻。
于是,宋神宗要求司马光进一步厚重史书的内容,并将书名《通志》改为《资治通鉴》(意思是有资于治道且贯穿古今的一种借鉴)。不久,宋神宗又亲自为《资治通鉴》写了一篇序文。
这样,在宋神宗的指示及鞭策下,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加倍努力地编写《资治通鉴》。
协助司马光编纂这一皇皇巨著的,主要有一生潜心史学的刘攽;史学家、藏书家刘恕;史学家、文学家、诗人范祖禹三个人。其中,刘攽任司马光的副手(副主编)。
刘攽(画像)
刘攽可谓“两汉”专家;刘恕熟悉“三国至隋代以及五代”的史实;范祖禹精通“唐史”。鉴于此,司马光安排他们分别编辑自己所熟知的部分历史。
每一部分草稿出来后,既负总责,也进行有关内容编写的司马光,对其逐一审校,认为无误后定稿。
根据最终的书稿来看,刘攽所负责的“汉纪”,有六十卷,付出上相对小一些。刘恕负责的“魏纪”至“隋纪”以及“五代各纪”的内容,共一百三十五卷,工作量应该说是最大的。
范祖禹负责的“唐纪”,虽说共八十一卷,看起来似乎远不如刘恕辛苦,其实并非如此。其一,那时关于唐代杂史之类的书很多,搜选、整理所需史料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其二,刘恕去世于元封元年(距全书编纂结束还有六年)后,范祖禹接手了他未完成的“五代部分”的编写工作。
范祖禹(画像)
司马迁他们在编著《资治通鉴》的过程中,除了参考《史记》到《新五代史》的十九种“正史”外,还查阅了“杂史”、“笔记”、“奏议”、“文集“之类的资料二百二十二种。材料如此之多,记述上还时有矛盾之处,选用起来很不容易。
为此,在奉命建立编纂机构之初,司马光就先与大家讨论、确定了“凡例”。然后,他们分工负责,按照年月日,筛选、收录所需材料,初步整理、编写,形成草稿。
如果遇到几种史料对同一件事情的记载,存在不同的说法、观点时,就通过严格考证,取其可信者,舍弃不可信者。
因这一项工作,使得《资治通鉴》有了它的副产品、三十卷本的《资治通鉴考异》。
各部分内容的草编完成,司马光亲自统一审阅时,对不必要的内容予以删减,对文字加工润色。范祖禹编写的“唐纪”草稿原有六百卷,经过司马光审定后,仅剩八十一卷。
工作中的司马光(剧照)
由此可知,协助编修人员的艰辛努力和司马光的剪裁精细。故而,后世有《资治通鉴》“草盈两屋”(草稿能装满两间屋子)的传说。司马光自己也对朝廷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
直到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12月,《资治通鉴》全书才告完成,历时近二十年(从司马光的个人行动开始算起)。
第二年(公元1085年,即元丰八年)10月,朝廷下令,重新审校。参加这一工作的,除了司马光、范祖禹和在编纂时期曾经做过文字检阅工作的司马康外,还有刘安世、黄庭坚、孔武仲、张舜民等人。
又过了一年多,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11月,《资治通鉴》的定本被送到浙江杭州雕版。
这时,司马光已因病去世一个多月了。可惜,他没能目睹自己辛苦成果的印刷本,没能听闻世人对它的颂赞。
印刷出版的《资治通鉴》(图示)
《资治通鉴》这一史书,在我国的编年史中,堪称内容、质量俱佳的巨著。
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生前反复研读此书多达十七遍,曾评价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是一部大的‘相砍书’”。“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主要参考文献:《资治通鉴索引》、《通鉴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