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孙权袭击荆州,并且斩杀关羽,由此一来蜀吴便结下死仇。刘备为报关羽被害、荆州被夺之仇,于公元221年7月率领5万余精锐攻打孙吴。然而刘备当时被仇恨蒙蔽,在夷陵之时将大军迁入深山之中,并且连营700多里,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其实是给了陆逊火攻的最佳机会。
在史料《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之中记载: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
在曹丕和诸葛亮得知刘备连营700里之后,他们二人都说了同一句话: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拒敌乎?刘备连营700里,不但致使兵力分散,各营之间无法及时打配合战。而且还使得陆逊可以借助大火攻打蜀军,由此一来即使蜀军的铁骑再厉害,在被大火烧身的情况之下,依然不是孙吴军士的对手。
由此,陆逊便利用火攻将刘备大军打得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刘备也因此成为第二个火烧大战的惨败者,相比曹操而言刘备他这次败得更惨。
当年曹操虽然在赤壁大败,但是曹操的根基基本没有损失,然而刘备就不一样了,不但将蜀二代战将几乎损失殆尽,并且还损失了不少军用物资,致使蜀国国力大减。
刘备为何会在夷陵大败?原因非常简单,当时谋士马良没有及时阻止刘备扎营于山林之中的策略,反而认为安营于山中有利于避暑,这才是战败的根本原因,倘若蜀吴两军正面对决,刘备不一定会败。
因此总结来看,刘备夷陵战败,原因就非常简单,那就是身边没有一个洞察天地,深知用兵之道的谋士。在刘备战败之后,诸葛亮曾经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法正还活着,不但可以阻止刘备东征,即使阻止不了,也不会遭致夷陵大败!法正乃是刘备的谋主,在刘备入川之战时法正便成功替刘备效力,并且在刘备占据益州之后,法正提出汉中策,意思就是要占据汉中,否则西川迟早不保。
随后,法正又在汉中之战中出奇谋,将曹魏主将夏侯渊斩杀,由此一来刘备才在汉中之战中大胜曹操,不但占据汉中,而且也得到少部分人口。可以说汉中之战的主要谋略皆来自于法正,就连曹操在战败之后就曾经感叹:“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
在史料《华阳国志》中记载:闻法正策,曰:“固知玄德不辨此。”又曰:“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
从上述史料来看,就足以证明曹操给予法正极高的评价,法正用兵就在一个奇字,并且临阵退敌从不遵常理,这才在汉中之战中打败夏侯渊,赢得战场之上的主动权。
法正的能力到底如何?法正,字孝直,乃是中后期蜀国的谋主。在刘备入蜀之后,急切需要融入本土士族,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姻,当时群臣都劝谏刘备迎娶刘瑁之妻也就是吴氏为妻,当时刘备不愿意。声称他刘备和刘瑁同族,如果迎娶吴氏不妥。
法正听后便拿晋文公娶亲侄之妻的典故来说服刘备,最终刘备听取法正建议迎娶了吴氏为妻。在刘备入蜀之后,封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并且法正和诸葛亮,关羽及张飞得到刘备重赏,包括:黄金各五百斤,白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由此来看,法正在刘备心中的位置有多重,其实是一目了然。那么法正的能力到底如何?刘备是否看错人?
法正起初跟随刘璋,因为发现刘璋并非久守之主,难成大事,这才和张松迎接刘备入蜀。而法正在谋略方面亦是非常出色,在汉中之战前,便提出汉中策,意思就是占据汉中全线,无汉中便无川中。
在史料《三国志》之中记载: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
而法正作为汉中之战蜀国的主要谋士,他建议趁曹魏内部出现状况之时迅速占据汉中,否则为时必晚!从法正的战略来看,他这是抓住了时机,赢得了战场主动权。
而在汉中之战打响之时,法正利用声东击西之计,让主帅刘备率领万余精兵去攻打广石,张郃虽然勉强保住阵地不失,但是也招架不住刘备的猛攻,于是张郃便向夏侯渊求救。夏侯渊分兵一半去救张郃,而在这个时候,法正又提出去偷袭走马谷的战略,并且烧毁曹军南线的鹿角,由此一来夏侯渊必然心惊。
正如法正所料,夏侯渊亲自率领兵士救火,并且修补鹿角,而此时法正又让五虎大将黄忠,出其不意率军猛攻夏侯渊,当即将夏侯渊斩杀。由此一来,汉中之战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刘备之手,换句话说就是汉中之战不用打了,基本已经赢了。
而法正,毫不夸张的说他乃是汉中之战能够胜利的关键。法正作为刘备的谋主,临阵丝毫不怯,并且在短时间之内采用声东击西,袭击,掩杀,分兵等战略,给曹军来了一个猝不及防。
由此观之,法正用兵之道,在于一个实际,实效。
再观夷陵之战,刘备采用的战略其实很少,就是率军死攻,压根就没有利用谋略。而孙吴大都督陆逊则不一样,以退为守,蜀军进攻,陆逊就使孙吴军士撤退,一连撤退数道防线,陆逊如此做法第一就是为了增加蜀军的防敌之心,甚至会让不少蜀军在私下吹牛,孙吴军马简直不堪一击。
第二,给蜀军制造假象,让蜀军以为孙吴兵马不擅长陆地战。在关键时刻给蜀军致命一击,并且陆逊一旦采取死守战略,蜀军压根无法适应,之前不战而退,现在死攻不下,如此一来会搞蜀军的心态。
当时陆逊在夷陵死守不退,刘备虽然采取诱敌之计,引诱陆逊率军来攻,但是被陆逊识破。后来刘备也别无他法,由于天气炎热,刘备下令让三军都进大山之中安营扎寨。从刘备的做法来看,是极为不妥的。
如果法正活着,夷陵之战刘备能不能打赢?如果法正不早死,跟随刘备东征,刘备会不会夷陵大败?答案非常简单,压根不会大败。从上文分析来看,刘备在面对陆逊的死守政策,基本上毫无办法,而且还将三军迁入大山之中,这才导致被陆逊火烧。
倘若法正在世,并且跟随刘备左右,他断然不会同意刘备将三军迁入深山之中的做法。那么法正他会怎么做?根据汉中之战时法正采取的策略来看,法正最大可能是利用兵力相差不多的优势,采取水陆并进的方式进攻孙吴,由此一来陆逊必然分兵而救,随后在夷陵留下部分蜀军继续和陆逊对峙。
除此之外,法正还会采取主动进攻陆逊大本营的战略,其实陆逊所率领的兵马在陆地之上,如果不搞偷袭压根就不是蜀军的对手。如果组织精锐去挑战陆逊,甚至采用强攻的战略,效果应该是最好的。
在攻打陆逊的同时,顺便将孙吴的粮草拿回来,如此一来和陆逊打持久战,这才是最佳的选择。而陆逊面对法正的战略,他会怎么办呢?只能退守,在孙权面前声称自己无法担当大都督了,请孙十万另请高明。
法正用兵就在于一个奇字,如果两军长期对峙,显然不是法正的风格,同时如果时间拉得越长,对于蜀军来说粮草支撑不住,如果孙吴在这个时候钻空子,也是非常难对付的。
总体分析来看,如果法正在世,他极大可能会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并且会从水上进攻,如此一来会让陆逊水陆难顾,加之刘备在前期已经占据吴地不少地盘,吴国人心动荡。如果在稳住粮草补给的同时,采用正确的战略,陆逊势必也会没辙,绝大可能会选择撤退。
在陆逊决定反攻之前,曾经私下给孙权写了一封书信,信中内容大概就是这样: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眼下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从其部署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看看这就是作为主帅该有的冷静,陆逊眼见蜀军全部迁入山林之中,这才决定反攻!
如果刘备方面有一个可以深懂军事的谋士,完全可以避免被陆逊胖揍,甚至还有机会将陆逊率领的孙吴军马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试问,将三军迁入山林之中,一旦起火,那可就是700里的火海,兵士们压根就没有再战的可能,只顾着自己灭火了。如果当时刘备将兵马安排在空旷之地,那么陆逊的火攻之计不但不能实施,而且也利于调用,将兵马放到山中根本施展不开,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只能是坐以待毙。
如果法正活着,极有可能在夷陵打败陆逊。当然了,这也要看当时陆逊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蜀吴两方均有损伤,但是都不至于惨败!
对于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
法正怎么死的历史上没说,法正是关羽丢荆州被杀孟达投降曹操刘封逃回蜀地之后。法正是军事第一主官如此大败当负第一责任,刘备估计没给法正什么好脸色加上以前得罪的大臣弹劾。法正很可能被逼死。成都到江陵只要有船两三天就能到江陵,关羽打了五六个月的仗刘备不闻不问责任必然在法正。
五万人,连营700里,你确定?
从头到尾,没见司马懿看破不说破
没见司马懿看破不说破?骗我白白看完。
法正不是谋士,你说能赢吗?
汉中之战出奇谋的是黄权和法正,黄权被刘备派去守江北防曹魏南下,如果黄权在刘备身边应该不至于落败!诸葛亮必须留守成都大本营,五虎大将关羽张飞已故,黄忠在夷陵之战前病逝,马超病重,就剩一个赵云留守江州作为后应,刘备没有谋士和统帅大将注定了夷陵之战失败!
法孝直、庞统早逝,乃苍天不佑季汉也
如果法正活着,东吴早完了
天下英雄唯你我赤壁夷陵两把火还是孙十万英雄出少年
天要之蜀!以刘备的军事能力岂会犯这种常识错误?头已经浑了…
法正是刘备麾下第一谋士,死的太早。庞统是善谋的统帅之才,同样死的太早。关羽、张飞等只是将才。诸葛亮是权相可对比王允。蜀汉政权最能打仗的就是刘备。诸葛亮打仗的水平是中规中矩。
小编的意思是法孝直大败陆伯言,刘昭烈夺回荆州,铲平东吴,中国历史提早100年进入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