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为什么明军的大兵团作战能力那么差? 因为明朝的制度本身就不是一个外扩

看遍历史事态 2024-11-23 15:02:15

明朝末期,为什么明军的大兵团作战能力那么差?

因为明朝的制度本身就不是一个外扩型王朝。也就是说,明朝本身不像唐朝那样,军功是许多普通人正常上升渠道,出将入相也非常正常。所以朱棣时时期的北伐,更多是朱棣个人性格导致的,而不是明朝制度引导的。

所以等到朱棣死后,大明朝廷就认为停止对塞外的主动出兵是非常正常的结果。因此这就是对大兵团作战需求的最大影响。

可以看唐朝为什么到唐玄宗时代还有很多善于大兵团作战的部队,王忠嗣、哥舒翰、安禄山、高仙芝、李光弼这些人的部队怎么练出来的?都是对外出击过程中锻炼的。没有足够的军功制度刺激,就不会有这种对外大规模战争,也不可能锻炼出这么多大部队。更何况,在哥舒翰之前,出将入相也是大唐正常操作,打仗好又做丞相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一直到李林甫做丞相时候才中断,但后来类似情况依然不少。

当然,每一种制度选择都有利有弊,唐代这种模式确实能长期保持优秀的大兵团,但结果也都知道,后期长达百余年的藩镇割据且愈演愈烈,最终彻底崩盘进入五代乱世。所以宋明的模式带来稳定是其进步,但代价就是从外扩变为内缩。

明朝不对外扩张,如果蒙古人南下打,照样会有大量战争锻炼。事实上蒙古人确实二百年都没有间断南下。但问题是,蒙古人也几乎没有了大兵团作战。整个明代,蒙古人南下除了也先和俺答两次算大兵团外,其余都是以小规模部落或部落联盟形式南下劫掠。草原民族的高度统一本就有一定偶然性,如果统一程度不够,那就不可能组织起大兵团作战,取而代之就是较小规模的劫掠战。应付这种战斗,明军并不需要大兵团,甚至大兵团并没意义。

因为调兵也需要时间,如果对手就是为劫掠的话,等你调动好大兵团,人家早抢完回去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少量精锐加各地驻军防守,才是正常应对模式。至于也先和俺答,前者巅峰时候突然遇刺身亡,事业灰飞烟灭;后者缺乏野心,作战只为互市。所以也没有把这种军事压力维持很久。

所以明朝从朱棣五次北征后一直到明神宗时代,唯一一次大兵团作战压力就是北京保卫战。没有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才是明朝军制这么一路走来的根本原因。

虽然明朝军制确实有问题,卫所制几乎一定维持不了多久战斗力就迅速下降。但在明朝永乐后二百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个制度完全够用。卫所制的大量驻兵,反倒是应付蒙古大量小规模劫掠的最好应对。而将领只要打上家丁这个补丁,养少量精兵,就完全可以最低成本与蒙古相持的。

自古没有长期管用的制度,关键看有没有压力逼迫你改革制度。而明朝的内外环境,恰恰过于稳定,以至于这种军制根本没有大规模改革的必要。一直到万历三大征,一定程度才暴露了大兵团作战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宁夏和播州对手整体实力太差,抗倭援朝时候对手日本各部之间的配合同样一言难尽。所以三大征的胜利掩盖了问题,明朝依然没有改革军制的动力。

等到后金崛起,这时候明朝才在几次惨败中意识到,对手的大部队是大兵团作战,自己的大部队就是一堆小部队的拼盘。这才进入不得不改革军队建设的时候。可惜一个二百多年的帝国,改革哪有那么容易。更不用说一直到灭亡,明朝大部分人包括皇帝依然未必意识到自己军制的问题有多大。

0 阅读:83
评论列表
  • 2024-11-23 20:07

    明末别说大兵团做战了,普通士兵被盘剥的都成了乞丐了,还谈什么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