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则阳》史鰌(qiū)奉御而进所,搏币而扶翼

求求求文化 2024-10-26 09:29:07

仲尼问于太史大弢(tāo)、伯常骞、狶(xī)韦曰:“夫卫灵公饮酒湛乐,不听国家之政,田猎毕弋(yì),不应诸侯之际。其所以为灵公者何邪?​”

大弢曰:​“是因是也。​”

伯常骞曰:​“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史鰌(qiū)奉御而进所,搏币而扶翼。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是其所以为灵公也。​”

狶韦曰:​“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不吉,卜葬于沙丘而吉。掘之数仞(rèn),得石槨(guǒ)焉,洗而视之,有铭焉,曰:‘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识之!”

孔子周游列国时首先到达的国家是卫国。卫灵公对孔子的到来非常欢迎,立即给予他“奉粟六万”,这与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时的待遇一样,是颇为丰厚的薪水,《论语》中多次记载了孔子与卫灵公的交往的有趣内容。

尽管卫灵公对孔子提出的一些建议置若罔闻,但孔子仍然认为卫灵公重视人才,尊重智者。

然而,卫灵公的私德问题也备受争议,他与南子的私通行为被视为国君宣淫的表率。南子还私下约见过孔子,因此在电视剧和电影中,这段剧情常常被演绎。孔子在卫国期间,虽然受到了一定的礼遇,但并未得到重用,最终选择了离开。

尽管卫灵公以多猜忌和脾气暴躁著称,但他在政治上也有显著的成就。他善于识人善任,提拔了一批得力的大臣,包括孔圉、祝鮀和王孙贾。这些大臣分别负责外交、祭祀和军事事务,使得卫国的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孔子也称赞了这些大臣的能力,认为他们各有所长,从而保证了卫国的稳定。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谥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对逝者生前行为和功绩的评价,更是对其德行的盖棺定论。谥号的确定过程复杂且严谨,通常由朝廷或家族成员根据逝者的生平事迹进行审议,并通过特定的制度和程序来完成。谥号不仅是对逝者品行的盖棺定论,还具有“惩恶扬善”的功能,反映了社会对其的看法和衡量标准。

这则寓言讲的就是孔子向太史大弢、伯常骞、狶韦请教:“卫灵公饮酒作乐荒淫无度,不愿处理国家政务;经常出外张网打猎射杀飞鸟,又不参与诸侯间的交际与结盟,但他死后竟然被追谥为灵公,这是为什么呢?”

大弢说:“就是因为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才被谥为灵公的啊。”

伯常骞回答说:“卫灵公有三个妻子,他们同时在一个浴盆里洗浴。但当祭祀官史鳅奉命觐见灵公时,灵公不仅亲自接过史鳅手上的祭品,还小心翼翼地陪侍在史鳅旁边。他生活的另一面是那样地放荡散漫,见到贤人时却恭敬到这种地步,这就是他被谥为灵公的原因啊。”

狶韦则说:“当年卫灵公去世后,占卜问葬,说葬在祖墓地不吉利,而葬在沙丘上就会吉利。于是便在沙丘里挖了一个好几仞深的坑,发现有一个石制外棺,洗去泥土一看,上面刻有一段铭文,说:‘不靠子孙,灵公将得此为冢。’灵公被叫做‘灵’看来已经很久很久了,大弢和伯常骞怎么能知道这天然之理呢!”

这些似是而非的寓言,任君体会。孔子询问卫灵公的谥号,三位太史的回答各不相同,反映了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这体现了庄子“齐物论”的思想,即万物平等,没有绝对的对错,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是非观念,正如百家争鸣的现象一样。执着于是非无益于修养身性,不如遵从自然心性,让内心安定释然,无物无我,无伤身心,领悟大道。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