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底,由于党内大叛徒顾顺章的叛变,党中央在上海遭到了近乎毁灭性打击,当时负责中央工作的周恩来也成了敌人抓捕的重要对象,在此情况下,周恩来只能来到江西苏区。
来苏区后,周恩来从毛泽东手中接过苏区中央局一把手的职务,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
主持全面工作。
也是从这时开始,他们二人一起携手并肩,为中国革命呕心沥血。
在当时残酷的军事斗争中,周恩来更加切实认识到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
但随着博古、李德等人来到中央苏区,他们开始夺权,要撤毛泽东的军职,而周恩来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申诉,不同意把毛泽东调回后方,他说:“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如在前方则可吸引他贡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
他提出可供选择的两种方案:“一种是由我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指挥战争全责,我负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
但他的意见临时中央并没有接受,毛泽东被解除一切军权,回到了后方,时间长达两年九个月。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指挥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惨遭大失败,红军不得不被迫长征。
既然已经决定开始长征,谁转移,谁留下,便成为一个迫切且重要的问题。不过,红军主力战略转移的计划和准备工作都是保密的,相关重大决策仅限于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讨论决定,一般中下级干部并不清楚。
至于高级干部的去留,完全由“三人团”决定,事实上由博古一人决定。谁都清楚,跟着大部队转移,还有活下来的机会,可如果被留在中央苏区,面对的就是蒋介石数十万精兵的团团包围和疯狂剿杀。
最初,博古李德是不准备带走毛泽东的,打算把他弄到于都去搞调查研究。后来,还是周恩来、朱德等人一再坚持,说毛泽东既是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又是中央红军的主要创建者,在军队享有很高的威望,应该随军出发。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才被列入了长征名单。
不过,一开始毛泽东听说要将自己留下时,他的犟脾气也上来了,关键是他也不想跟博古那帮人搅和在一起,于是,便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表示想留在瑞金。
博古收到信后,立即找到周恩来,说,“你看到了,他自己要留下来的。”
周恩来看了信后,大为吃惊,他对博古说,“这事交给我。”
于是,他连夜驰马飞奔寻到毛泽东,关起门来彻夜长谈,这一谈整整谈了一夜。当时的谈话没有任何记录,周、毛两人终生也未透露只言片语。
据当时的三位警卫员回忆,当天下着滂沱大雨,周恩来全身湿透劝毛泽东跟长征队伍走,虽然想快去快回但是两人一谈就是一夜,中间警卫员进去倒水,两人见有人来又闭口不谈,直到警卫员出去关上门才又继续。
周恩来究竟如何将毛泽东说动呢?自此成了千古之谜。
第二天一早周恩来回瑞金,博古问怎么样了?周恩来只说了一句话:“他同意跟着走了。”
就是这一夜的谈话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试想一下,毛泽东若不走,留在了江西,恐怕就会和留下的一大批党的领导人瞿秋白等一样牺牲了。
周恩来以这样的非凡组织凝聚力,为共产党注入蓬勃的生命力,保留了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