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学医路,解决了我对《伤寒论》的四大疑惑——表证、解肌等

何进玩转养护 2024-11-27 11:48:37

曾安德

导读:曾安德是肖相如老师的一期弟子,也是一名热爱中医经典、刻苦学习的中医师承医师。曾大夫记录了在三年跟师学习过程中“疑惑得解、疗效提升”的心路历程,真情实感、干货满满,值得学习。

1980年5月至1984年10月,我回村担任赤脚医生,期间也学习了中医。1985年至1988年加了光明中医函授,系统地学习中医。

后来我尽管没有从事医生职业,但也没有间断学习中医,时常对中医的一些理论观点、概念心存疑惑,不理解,没有办法弄懂,总有异物噎喉之感。

进入师门后,通过师父的细致讲解、剖析,我才得以真正理解,是师父教诲了我真正的中医知识,帮助我纠正了概念上的四大困惑。

01

表证的概念

纠正了表证的概念,真正找到了治疗外感病的正确方法。

以前,我从教科书上学习的表证治疗概念是错误的,教课书上的表证是外邪侵犯人体导致人体体表发生的病证。

病因是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病位在表指人体表(毫毛、皮肤);病机是外感六淫,侵犯人体卫表。

教课书所述的表证、里证是按人体的解剖位置来确定的,所以表证是指人体毫毛、皮肤范围,里证病位是在脏腑,表与里之间膜原是半表半里。

教科书把外感表证分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湿表证。治疗是: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辨别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的方法是前者恶寒重发热轻,后者是恶寒轻发热重。二者均有恶寒、发热,所不同的是其轻与重程度不同,但在临床上恶寒与发热的程度轻重是病人和医者的感觉来描述的,不客观,误差是很大的。

再者,临床实践中,感受寒邪也并不都是发热轻,如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也有高烧发热体若燔炭的时候。《黄帝内经》言:“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乃散”。

所以,恶寒和发热的轻重辨别不了外感寒邪和外感热邪。

在这个问题上,我纠结了多年来,老是辨不清楚外感病的性质,也常导致临床时,对外感病治疗无效。入师门后,是师父让我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通过跟师父学习《伤寒论》,我终于明白了:表证本质是寒邪侵袭人体,束缚人体的卫气,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作用,人体就会出现恶寒的症状,这种恶寒的症状是病人自我感觉到的,不随烤火、加衣被而缓解。

表证的概念是外感寒邪引起的,以恶寒、发热、脉浮、头项强痛为特征的临床证候。

《伤寒论》中常以恶寒的有无作为是不是表证的诊断根据,凡是有恶寒的,张仲景都认为是“表未解”也。如第134 条:“......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

从中可以看到,教课书上所称“六淫”,只有感受寒邪和湿邪后才能出现恶寒,才有表证,因为寒性凝滞收引,能束缚卫气;湿重着、黏腻,也能束缚卫气,使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作用,而出现恶寒。

而“六淫”中除寒、湿之邪之外,其它邪气侵袭人体时不能束缚人体卫气,就不会出现恶寒。

所以,表证的有无,诊断秒杀词就是恶寒,与其它无关,有一份恶寒便有一份表证。

通过学习师父的《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更加明确了外感病的诊治方法,完全纠正了我之前学的外感病错误的概念。

首先纠正了对六淫的认识,以前按教课书上的风、寒、暑、湿、燥、火,而实质是风邪是所有外邪的总称,热邪包含着暑邪、火邪。

外邪按性质分类就是:寒邪、热邪、湿邪、燥邪,共四类外邪。

外感寒邪和外感热邪初期的区别很明确,外感寒邪初期的特征是“恶寒”,外感热邪初期的特征是“发热而渴,不恶寒”。

为什么外感热邪不会恶寒呢?因为热邪特性炎上、升散,不可能束缚、郁闭卫气,只会鼓动卫气运行,加速气血运行,所以外感热邪不会恶寒。

如果出现“恶寒”,这个“恶寒”也只会是外感热邪初期的兼症,是外感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形成了肺热证,而又兼外感寒邪。

这时只需弄清楚肺热和表寒的主次轻重。按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的原则治疗。

外感病初期辨证论治:

外感寒邪初期:

1、太阳伤寒证(表实证):主证有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治法:辛温发汗散寒。

方剂:轻者用葱豉汤;重者用麻黄汤。

2、太阳中风证(表虚证):主证有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舌淡苔薄白、脉浮缓。治法:解肌散寒,调和营卫。

方剂:桂枝汤。

外感热邪初期:

1、热邪犯肺证:主证:发热、汗出、不恶寒或反恶热、口渴、头痛、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治法:清解肺热。

方剂:以咳嗽为主的用桑菊饮;以发热为主的用银翘散。

2、热犯阳明证:主症:壮热多汗、口渴多饮、心烦头痛、面赤气粗、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或浮滑。治法:辛寒清热。

代表方剂:白虎汤。

外感燥邪初期:

主症有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渴,咽干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右脉数大。治法:清宣肺热,养阴润燥。

方剂:桑菊饮加沙参、梨皮等,或桑杏汤。

而现行教课书称外感燥邪初期为“秋燥表证”。将其称为“秋燥表证”的原因是在外感燥邪初期有时可见“微恶风寒”。其实这是外感燥邪的兼证,即燥邪伤肺津兼有外感寒邪。

燥邪没有收引、凝滞之性,不可能束缚卫气,是不可能导致恶寒的。

外感湿邪初期:

主症头疼身重,头痛如裹,腰脊、四肢重痛难以转侧,伴见恶寒,苔白滑,脉濡。治法:祛湿散寒。

代表方剂:羌活胜湿汤。

湿邪重浊黏滞,可以束缚卫气,使卫气不能温分肉,所以可以有恶寒,恶寒是外感温邪初期的固有表现,不是兼证。也可以理解为,湿性类水,水性本寒,所以湿有很多特征和寒相似。

医生能治疗外感病,这是起码功夫,基本功,也很重要,“善治者,首先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但是,中医理论对外感病概念历来没有统一标准的界定,教课书的界定也不正确,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的情况很多。

师父给出的外感病初期治疗理论,真实可靠,临床适用,确实能避免很多的误治。

02

解肌的含义

透彻认识“桂枝本为解肌”。

以前我学到的桂枝汤就是治疗太阳病有汗,即现代教科书说的治疗表虚证的方;以前对桂枝汤解肌祛风的认识是解除肌表的风寒之邪。

其实这种认识并没有理解桂枝的功效,更没有理解“解肌”,所以临床时也是糊理糊涂的使用桂枝。

桂枝汤乃《伤寒论》第一方,《方剂学》之首。由桂枝、芍药等量和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

查《本经》原文:

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大枣、炙甘草都是补脾益气。生姜辛温散寒。

全方具有补脾胃功效是无疑的。

所以桂枝的解肌,首先是补益脾胃,脾胃充实了,营卫才能调和,通过补益脾胃达到调补营卫,协调营卫关系,恢复营卫功能,营卫功能正常后,腠理毫毛、肌肉筋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才能正常运行。

解肌是一种缓和的、自然的、达到汗出邪去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运用中,凡是符合脾胃虚弱,营卫不和病机的,都可用桂枝汤,桂枝汤不是简单的治疗太阳病出汗的方,更不是简单的解表止汗的方,而是调补脾胃、调和营卫的方。

通过跟师父学习后,我曾用桂枝汤治疗过夜间瘙痒证、半身自汗症。

病案一:

周某,男,42岁,职业厨师。

夜晚全身瘙痒不能入睡。于2019年11月5日就诊。

自述:每晚全身瘙痒不能入睡已有十多年,多方求医无效。

刻诊:十多年来,只要睡下去就全身瘙痒需不停地挠痒,无法入睡,坐起来略减,挠痒通宵,早上看不到抓痕,白天不痒,近年来越来越严重。

无汗出,皮肤润泽正常,口和不渴,饮食量正常,食后有饱胀感。小便正常,大便多年都稀便、不形成。舌淡苔白薄,脉缓。

诊断:瘙痒病,营卫不和证

处方:桂枝汤五剂。一日一付,日二服,睡前一小时服一餐。五日后前来感谢,说服一付就见效了,能入睡了,服完五付就不见痒了,痊愈。

病案二:

夏某,男,56岁,公务员。

常左半身出汗,右半身不出汗。于2019年6月3日就诊。

自述:三年前,防汛工地上中暑,病愈后一直是左半身出汗,右半身无汗,很明显,春夏秋冬都是这样。夏天受热应该全身都出汗的,但也只有左半身出汗,活动时出汗明显,夏天汗多,冬天睡觉时左半身也出汗。

刻诊:饮食正常,二便可,口不渴,无寒热,舌淡苔白薄,脉缓。

诊断:汗证之营卫不和。

处方:桂枝汤五付,一周后电话告诉,现在全身出汗了,右半身和左半身一样出汗。后追诊一年,汗出正常,全身左右半身汗出均匀。

没有师传,哪有我对桂枝汤的透彻理解和临床运用呢。感谢师父!

03

半表半里是哪里?

未完待续......

注:文章转载自诵明书院,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13 阅读:786
评论列表
  • 2024-12-31 08:19

    中医的“临床”其实就是包含自愈和安慰剂效应的“主诉有效”,属于低级证据,证据力仅高于动物试验和体外试验。

  • 2025-01-10 23:20

    谢谢分享

  • 啥时候“自撰一良方,服之”呢?[得瑟]

  • 2024-11-27 18:00

    古代名中医尤氏有句经典名言以正汗袪除邪汗。

  • 2024-11-28 21:09

    中医理论属于先射箭,后画靶,,没有不能自圆其说的

    双黄莲蓉儿 回复:
    就是揭穿你们这种死狗骗子丑恶嘴脸来看的。
    了百了- 回复:
    愚昧不自知
  • 2024-11-28 07:57

    [赞][赞][赞]

  • 2024-11-28 22:57

    此贴甚好[点赞]

  • 2024-11-29 12:56

    没有10年的临床功底,请不要随便来发表这些言论!

    心海oppa 回复:
    抛砖引玉,如果你没有玉就不要嫌弃人家的砖
  • 2024-11-27 14:49

    写得挺好,基本功扎实,有自己的思路,最近刚好也在自学伤寒杂病论,不知道能不能想你请教一些疑惑。

    双黄莲蓉儿 回复:
    脑子有病,自学都敢给自己看病,你小命不长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