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去过莫高窟的旅行者,相信对于石窟文化一定会称赞不已,然而中国的石窟不止于此。在祁连山脚下,还有一处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石窟群,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塔圣地的三大艺术宝窟,这就是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约1600多年的历史,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处组成,其中千佛洞石窟内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与壁画都保留着古拙挺拔和淳厚朴实的特点和风格,而千佛洞1-4特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今还保持着历史原状。
马蹄寺千佛洞
01
从大儒隐学之处到佛教圣地
马蹄寺石窟群是佛教圣地,几乎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最早在临松薤谷开凿石窟的是前凉时期的河西大儒郭瑀。据《晋书》记载:
郭瑀字元瑜,敦煌人也。少有超俗之操,东游张掖,师事郭荷,尽传其业,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艺,善属文。荷卒,瑀以为父生之,师成之,君爵之,而五服之制,师不服重,盖圣人谦也,遂服斩衰,庐墓三年。礼毕,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作《春秋墨说》、《孝经错纬》,弟子著录千余人。
郭荷是张掖的一位经学大师,隐于张掖北部的东山。敦煌人郭瑀远道来张掖“师事郭荷”,而郭荷对郭瑀也不吝赐教,“尽传其业”。经过在郭荷门下的潜心苦学,郭瑀“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艺,善属文”,成为继郭荷之后河西一代经学大师。郭荷身后,郭瑀从张掖北部的东山迁徙到了张掖南部的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临松薤谷,由发源于祁连山的雨雪水冲刷成的几条山谷河道组成,即今马蹄河谷。郭瑀来到临松薤谷,一方面“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修身养性,这是典型的道家做派;另一方面在这里招收后学,设帐讲学,著书立说。在马蹄寺石窟群中,可能就有当初郭瑀隐居讲学开凿的石窟。
电视剧《河西走廊》第四集《根脉》海报
那马蹄寺怎么变成佛教圣地的呢?这就不得不提我们的老熟人,北凉君主沮渠蒙逊了,相传他的母亲游临松山时,突然得了重病,不久就病逝了。在举行殡葬那天,临松山上空异彩纷呈,天籁散韵,百鸟齐集,地上也长出奇异的花,沮渠蒙逊认为其母生前长期信奉佛教,已修正果,定是法身显灵,于是就在马蹄寺千佛洞的红沙岩石上开凿一石窟,为他母亲造了5米高的塑像,自此开启了这座庙宇1600多年的兴衰更迭历史。
马蹄寺千佛洞外景
那为什么叫马蹄寺呢?因位于肃南县临松山山顶一石窟内的岩石上留有深深的马蹄印迹,民间传说,天马飞过时,被临松山的美景所吸引,驻足观望时,正好踩在山崖的一块岩石上,留下“神骥足迹”,寺由此而得名。清人曾题诗云:“飞空来骥足,马立落高山。入石痕三寸,周规印一圈。”传说中的马蹄印迹还保存在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马蹄印
02
1600年前的石窟!
千佛洞石窟是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东乐县志》卷一载:“千佛洞在洪水河,悬崖峭壁,矗立千仞,岩半凿洞,整饬明敞。通连数十,俨然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中塑佛像,旁开窗牖,河水流下,潺湲有声……”
千佛洞
千佛洞现存的洞窟根据分布划分为南区、中区及北区,均坐西北朝东南。南段保存有北朝时期的石窟4个,中段为典型的汉传佛教寺庙,而北段则是摩崖石刻塔林。这些佛塔都是苦行僧开凿用于坐禅修行和存放舍利子的地方,大多开凿于西夏和元明时期。
浮雕舍利塔
1-4号窟开凿于北凉,历经北魏、西魏等多个朝代,洞窟采用圆雕与浮、隐塑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形制类似于新疆克孜尔千佛洞。
5米高的大立佛!还有罕见的梨车供养
第1窟为平面方形中心柱窟,窟室前部作人字披顶。中心柱正面开一舟形浅龛,内有石胎泥塑立佛像,其余三面不开龛,这种形式近似龟兹大像窟,是本石窟中的唯一一例,原作于北凉,明代重修。
立佛像
立佛像高5.14米,龛内为明代重绘圆形头光和舟形背光,头光白底,背光为红、蓝、绿、白四色相间的火焰纹带。立佛面相浑圆,螺发,身着通肩袈裟,袈裟轻薄透体,衣褶为突起的圆线条。形体高大健硕,神情饱满,朴实健美,从双臂残迹看,塑像风格受犍陀罗艺术影响。
中心柱南向面底层南侧壁画
中心柱南向面底层南侧壁画,描绘的是地神,又称大地女神,最早见于公元1500年前古印度《梨俱吠陀》。地神头梳高髻,发系宝缯,第一身手持鲜花供养,旁有榜题“地神奉花供养”,第三身手持托盘供养,也有榜题“诸梨车男□来□□”,梨车是古印度信奉佛教的部族,在中国出现梨车供养比较罕见。
绝美的菩萨像!还有浮雕飞天和壁画
2号窟窟内场景
2号窟也是近方形的中心柱窟,窟中央凿方形塔柱,直通窟顶,下有方形塔基,分四层造像,最下层开一圆拱形佛龛,内塑有一坐佛,二、三、四层各塑三身坐佛。
第2窟中心柱东向面
中心柱东向面底龛
中心柱东向面底龛,龛内坐佛损毁比较严重,仅余泥胎,龛楣为明代重绘的红蓝白火焰纹,两侧各塑有两身浮雕飞天,体格健硕,上身袒露,下着裙装,呈U形飞舞状。
浮雕飞天
中心柱东向面二、三层佛像,每层的三身坐佛头光形状一致,高肉髻,禅定印,结跏趺坐,风格古朴,为开窟时原作。
二、三层佛像
中心柱四面上方均存有壁画,窟内四壁壁画有五层之多,早期壁画的内容有十方佛、千佛、一佛二菩萨说法图等,表层壁画为明代所绘的具有藏传佛教密教性质的变相菩萨、观音、罗汉等。在通往1号窟的拱形门上方还有墨书题记,记述了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天地会会众集资重修佛像的经过。
墨书题记
北壁变相观音
北壁变相观音,为藏传佛教中的三面观音,观音均头戴金色宝冠,胸饰璎珞,臂饰臂钏,腕饰手镯,首饰及长裙边缘采用了沥粉堆金,使画面显得富丽堂皇。壁画线描、技法丰富,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代表作。
罗汉壁画
这是位于西壁下方的罗汉壁画。罗汉面形丰圆,双目下视,着绿色内衣,外穿黄色披肩袈裟,僧衣边缘处施以沥粉堆金的水波纹。手执拂尘,宁静祥和的神态通过笔画勾勒传达给观者,让人心生平和。用笔简练概括,施色淡雅大方,为千佛洞明代壁画精品。
单体菩萨立像
除了中心柱和壁画,窟内还有一尊单体菩萨立像,与窟内造像风格不同,具体属哪个洞窟不详。菩萨长发披肩,斜披络腋,络腋上浮塑有菱形纹饰和花朵饰物,菩萨双手饰手镯,右臂戴臂钏,置于胸前,左臂自然下垂,下穿裙,系腰带,具有典型的北朝塑像风格。
典型的三壁三龛窟!
第3窟平面近方形。东、西、北三面各开一个圆拱形浅龛,是中原云冈、龙门石窟等北魏晚期以来流行的一种洞窟形式,典型的三壁三龛窟(又称佛殿窟),龛内原塑像已不存,现存龛内壁面的壁画为北魏重绘。
第3窟北壁壁画
北壁保存比较完好,正面龛绘绿色尖圆形的头光和圆形的背光,头光内满绘连续的莲花纹样,背光绘火焰纹及禅定小坐佛。龛楣外圈绘土红色起稿的忍冬纹,内圈绘数排戴冠的汉服人物。龛内的结跏趺坐佛,头梳高髻,穿双领下垂袈裟,袈裟轻薄透体,有丝绸的质感。龛内东西两侧各绘有一身胁侍菩萨,龛外东侧绘有供养人、僧人和着汉装的妇人。
龛内坐佛
龛外千佛,脱落比较严重
表情会变的坐佛!
第4窟为中心塔柱窟,窟平面呈长方形,洞窟前室为人字披顶,甬道券顶,前室南、北壁各开一大浅龛,取三壁三大龛之意。
第4窟窟内场景
这是中心柱东向面塑像,北朝时期所造。中心柱塔柱仅正面开一龛,主尊佛高发髻,上有阴刻波纹,从正面看神情庄重,目光深邃,身体略微前倾,着双领下垂袈裟,上有阴刻波浪衣纹,衣纹紧贴神曲,具有“曹衣出水”之感。佛像衣褶繁复,刻画细腻,遗憾的是双手损毁。两侧各塑有一身胁侍菩萨。
中心柱东向面塑像
比较神奇的是,从正面看佛一脸严肃,从侧面看则在抿嘴浅笑,满脸慈祥。
主尊侧面
中心柱东向面龛内南侧菩萨像,头戴花蔓冠,束发,颈饰宽幅项圈,胸饰璎珞,内着袈裟,外穿披帛式天衣,左手持莲蕾,右手自然下垂提净瓶,身躯微扭动,赤脚踏于半圆形莲台。
南侧菩萨像
前室南北壁浅龛内各塑一身石胎立佛,因风化严重,现仅存石胎。
石胎立佛
穿越一千六百多个春秋,在斑驳的石刻与残存的壁画上领略到了北凉以来的佛教艺术文化,它傲立在千百年的祁连雪山之下,将民族风情,宗教文化,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成为令人无比感叹与震撼的“鬼斧神工”,也成为内心祈愿的心灵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