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谷歌利用AI技术实现静态图片小视频化,创造出蒙克达利、毕加索画风的梦境图像后,科学家又推出了新的AI系统“文森特”(Vincent)。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文森特”能够将孩子般的涂鸦(doodle)“脑补”成艺术作品。
作为首个拥有翻译能力——“人类在画什么”并补充创作的系统,“文森特”这一名字,来源于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它学习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包括梵高、塞尚、毕加索等画家的数千幅艺术作品,能够熟练运用对比度、配色和结构知识帮助用户完成意识中想要画出的内容,包括正在画的各种线条,识别出用户画笔离开的地方。
根据上述运作规律,“文森特”系统类似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一个子项目“风格转移”。利用物体识别算法,“风格转移”只关注油画中被描绘的物体是如何画出来的,而忽略油画中被描绘的物体。人工智能研究者、Creative AI网站的创始人,以及博客“伦理机器”(Ethical Machine)的主播之一的萨米姆·威尼格(Samim Winiger)曾表示,创造性是一种运作方式,而不是某种火花或者继承而来的天赋。
“它跟创造过程有关,它是一种做事的方式。你学着变得有创造性,跟你学着演奏吉他一样。”萨米姆·威尼格指出,“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就不那么神秘了,而你可以试着利用这些工具去优化你自己的流程。”
比人类自己更懂人类,是人工智能的特殊之处。《Loving Vincent》(至爱梵高)导演Dorota Kobiela曾表示,“梵高在他的一封信中告诉弟弟提奥,有些话我不知道怎么表达,只有通过绘画表达。其实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做这部电影的原因。我们想通过他的艺术形式来讲他的故事。”
2012年,为纪念梵高125年诞辰(2015年),英国著名的电影工作室BreakThruFilms(曾获得奥斯卡奖)和Trademark Films开始筹拍一部名叫《Loving Vincent》的动画电影,以探索梵高的精神世界与死亡之谜。这部电影完全取材于梵高的120幅原作和800封信件,由30位艺术家历时3年,最终绘画出56800帧梵高风格的油画构成。。
“文森特”也是“机器能成为具有创造性工具”这一人工智能发展思维的一部分。谷歌曾在2015年的夏天,通过程序设计让人工智能能够“做梦”。该“做梦”程序能够在生成图像的过程中,强化观察到的事物,并识别出某些物件看起来应该像什么样子。
而在约一年之后,谷歌发布的“品红计划”(Project Magenta)中,探索性的团队专注于实现人工智能自主创造各种形式的艺术——首先是音乐,然后是视频和其他视觉媒介上的艺术。据悉,品红计划公布的第一个项目是一首简单的乐曲,基调为《一闪一闪小星星》的四个音符。它开始只有“简单笨拙”的音符,后面会越来越复杂精微。
研究人员相信,除了艺术创作之外,“文森特”这样的技术还有很多潜在的、可待开发的应用。例如,用驾驶场景训练它,就可以将此技术运用到自动驾驶领域。剑桥大学机器学习的顾问主任Monty Barlow表示,“我们在探索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它深不可测,机器学习的圈子也是一年前才直到‘文森特’技术的存在。”
本文为未来图灵(futureturing)独家文章,转载请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