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是很喜欢陈丹青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且敢直接说出来,即使这与大多数人的观点相违背,像他这样的大师,本可以靠着卖画,受人尊敬富裕地过一生。
但他却选择不断抨击这个,抨击那个,像个什么都看不惯的愤青,到头来还要被人唾骂,也许,他是真的想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改变一些现状。
陈丹青其实在很多场合,都不止一次地提出了类似的话:
“我从现在年轻人的表达当中,我没有看到个性,我看到的是共性,我很少看到一个年轻人给我有个性的表达。我几乎看不到。语言都趋同,表达方式趋同,词语趋同。”
他也不止一次地抵制中国的艺术教育,甚至为了这个辞去了清华大学教授的身份,离开中国。陈丹青曾经担任清华大学的教授,他的毕业作品,在2021年以1.6亿人民币被拍出。
毫无疑问,
他是一个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艺术家,他也必然深刻懂得“艺术”,正是因为他懂,所以能看到存在于教育之中的各种问题,又因为他是陈丹青,所以他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
陈丹青说的很多话,做的很多事,其实都围绕了一个东西:“个性”。
陈丹青很在乎“个性”的重要性,个性这个词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个性”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但同样,“个性”也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从大师变成了臭公知,并且在网上被无休止的谩骂,背上了狂妄,利己主义一些标签。
但这些在网络上谩骂他的人可能忘了,他最大的一个身份,是一个艺术家。
几乎历史上每个极具声望的艺术家,都是极具个性,或狂妄,或叛逆,或是有些奇怪的癖好“梵高”“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这些在艺术史上极具成就的画家们,都似乎与他们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格格不入。
并非是每个有个性的人都会成为艺术家,但个性是通往艺术大师的一条必经的路。
但,中国的应试美术很显然在消弭这条路。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陈丹青不断地在抵制中国的教育,不断地说这是一场灾难。
中国的画室,把各式各样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日日夜夜不停画着单调的静物人像,并且不断地灌输着所谓“正确”的绘画方法,这一过程就是对个性的剥夺,对风格的削减,在考场阅卷里,那些同一个地区的高分卷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形成了一种绘画风格,叫联考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即使真的有艺术家,也被磨平了个人风格,埋没于大众之中。
机构画室还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对于兴趣的削减,其让美术变成了一种工具,大部分美术生在经历了这一波洗礼之后就失去了对于美术的兴趣,甚至连笔也不想碰,如今在各种艺术学院里,真正对绘画还抱有兴趣的也寥寥无几,连兴趣都失去了,更不用谈会成为什么艺术家。
这其实是中国教育的应试教育的通病。
不断地削弱个人的思考,而通过理念的灌输去代替思考,这样的教育也许能培养出很多勤勤恳恳的打工人,像目前的各行各业也大都是由这样的人群组成,没有创新,但对于雇佣他们的公司来说,的确够用了,相对于中国的环境来说,也够用了。
目前的美院虽然极力在开拓学生的思想,各种大学也在提倡创新,可是大环境下,群众却是厌恶个性化的,不合群就是一种罪。
在这样的前提里,美院每年输出的设计师,画家,更像是一个个绘图工人。
所谓的UI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大多都是对于现有产品的一些模仿,大家的态度都只是小心翼翼的“但求无过”,这样的工作当然更简单,也能维持集体的运转,但却很难带来个人的进步,与社会集体的进步。
这是一种对个人价值的淡化,让人不再是作为单独的个人存在,而是作为一个集体的一份子存在。人在独立时,是万物之长,思想的巨人,可当人放于群体之中时,却只能成为一滴水,一株苇草。
一滴水,一颗苇草当然成不了艺术家,陈丹青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家,而不是去培养出一颗颗工厂里的螺丝。
教育是可贵的,它应该具有他的高贵性,但这种现象很难改变,因为社会急需的就是大量听话的底层劳动力,而不是大量像陈丹青一样的刺头。
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如同陈丹青这样的刺头依然很多,而当今接受这样教育成长的年轻人也会深刻地明白中国教育的的弊端,这些都会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一股动力,中国的教育也终有一天会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