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的人还没有回到砀山前线,电话已经打到了第45师,师长郭吉谦接到电话,还没有问一声好,邱清泉已经焦急地问道:“吉谦,商丘的物资撤退得如何?”
郭吉谦肯定地回答道:“全部撤出,今天下午,最后一列火车通过我师防区。到现在,已经五个小时了,再也没有一列火车从西向东开来,想必其他部队,也已经撤离完毕了。”
邱清泉冷冷地哼了一声,压低声音,命令道:“把后路,断了。”郭吉谦说了声:“明白。”邱清泉便挂了电话。坐在邱清泉身旁的邱维达,总觉得有点不妥,铁路桥炸了,米文和和他的第181师怎么办?真的打起来了,商丘,他们是守不住的,撤退……
再说接到任务的郭吉谦师长,可不是一般的战将,他是被邱清泉称之为“天才指挥”的将领。能得到邱清泉如此夸赞者,肯定不一般。在解放军一方的资料中,是这样描述这位郭吉谦师长的:“郭吉谦,字益乡,39岁,浙江兰溪人,中央军校八期、陆军大学十五期,中等身材(一说高个子),不胖不瘦,长脸(一说圆胖脸),脸色白黄,画眉眼,鼻子较高,有些向上翘,说话声音响亮。”
为什么对于这位郭吉谦的描述,这么不确切呢?甚至连个头、脸型都说成了两样,可见此人是提拔速度挺快的那一种。郭吉谦提拔速度确实很快,他和邱清泉是老乡,浙江兰溪人,但他的提拔却来自战功。邱清泉之所以说他是“天才指挥”,是指在丁里长战斗中,所使用的炮火、战车、步兵配合攻击战术,可谓是炉火纯青,一战成名。
1947年9月10,邱清泉令郭吉谦代理整编第45旅旅长职务,并令他向前、后营村挺进。11日拂晓,第45旅留第135团在丁里长西北、赵王河大堤以西作为助攻,主力全部集结于前、后营一带村落。郭以工兵营担任右翼警戒任务,以第134团攻击当面解放军占据的大寨子,第133团待134团得手后接着攻击大寨子以西的几个村庄,炮兵先支援134团,然后支援133团,战车连在炮火掩护下协助134团攻击。
部署已毕,134团主攻营先接近寨外300公尺处,隐蔽下来,然后炮兵集中射击,战车迅速越过步兵阵地,向前冲锋,步兵紧跟其后冲锋。解放军不支,放弃巷战,向北撤退。整编第45旅,在郭吉谦的带领下,炮、步及战车配合作战,迅速地向前推进,致使解放军伤亡惨重,很快便败退下去。
这一仗,整编第5师伤亡2000余人。而陈、粟给中央的报告是:“1、4纵从鲁南行动迄今,战斗减员共计9000余,另非战斗减员大13000余。”“3、8、10各纵减员约4000到6000人左右,不算大,战力一般保持。6纵减员亦在4000左右。”此役之后,郭吉谦被提拔为整编第45旅旅长。
再说,接到邱清泉命令的郭吉谦,直接打电话给在前沿阵地的参谋长屈志珍,命令道:“命令:第45师工兵营营长谢静之,把县城西二十里外那座铁路桥给我炸掉。然后沿铁路两侧,担任警戒任务。”
也就是当天晚上12时,睡梦中的郭吉谦突然接到谢静之的电话,慌乱地报告说,东进的解放军已经到了工兵营的阵地前,攻势很猛,请求支援。郭吉谦哼了一声,让他们固守待援,便放下电话,又睡去了。可没有想到的是,不大一会,电话铃声又响了,郭吉谦正要发火,可没想到,这个电话是兵团部打来的,命令第45师由砀山以西地区,向东转移。
郭吉谦顿时睡意全无,急忙集结部队转移。这个时候,参谋长屈志珍过来,小声地告诉他,工兵营和挺进支队全都完了。郭吉谦没有说话,率领部队匆匆出发了。而就在这个时候,周边却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第200师的一个营,在第45师刚刚撤走的阵地上,被解放军截击包围了,部队在苦战中。
第46师不堪一击,被解放军冲散了,打得落花流水。
第74军受到解放军三野主力部队的强烈攻击。
11月6日,撤退到砀山以西二十里左右的郭吉谦又接到邱清泉的电话,命令他们杀一个回马枪,把第200师的那个营,给解救出来。
接到命令的郭吉谦,立即喊来参谋长屈志珍,分析说:“共军初来,道路不熟,情况不明,且正在分散行动状态中,重武器不可能跟得上,他们对正在转进中的我军部署亦不了解,这就对我们的反击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命令如下:此次行动,由崔贤文副师长指挥,以第134团为总预备队,以133团姜铁志、135团周中梁为主攻,采取尖刀攻击战术,一个营主攻,两个营掩护侧翼,实施助攻。目标,击溃正在行进中的共军一部,接应第200师某营。军榴弹营、师炮兵营归崔副师长指挥,协同攻击部队作战。”
果如郭吉谦判断的,正在行进中的解放军在第45师强大炮火的攻击之下,很快便乱作一团。没多长时间,他们便主动撤退了,并且,铁路沿线再也没有了解放军的身影。
郭吉谦知道,解放军改变了进军路线,但并不意味着停下了脚步。他看了参谋长屈志珍一眼,说了声:“报告吧。”
就在国民党的电台,报道着“徐西大捷”的消息时,共产党的电台却报道了另外一条消息,第5军工兵营的谢静之营长,和挺进支队的司令李某,放下武器,弃暗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