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网上出现关于“四川启动2.15万亿拆迁项目”“成都大规模拆迁,有人一夜暴富”等信息,引发社会热议。对此,成都市住建局等部门已对相关情况进行辟谣。
在此基础上,10月17日,成都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经查,违法行为人闫某某、陈某、徐某、范某某四人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此前,相关消息的热传一度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和讨论。由于这些信息大量涉及政策性内容,因而对市场预期等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但当媒体核实后,发现当地并未发布相应的政策,而所谓的“天价拆迁”也被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所否认,让不少人“空欢喜一场”。
针对这类涉及重大政策的误导性信息,显然不能“简单否认了事”。追根溯源,查清查实相关信息的出处,并向社会层面解释清楚来龙去脉,非常必要。此时,相关方面依法及时介入,并对涉事人员依法进行处罚,显然有助于及时厘清真相,最大限度消除这些误导性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个明确的警示:公众在网络上发布相关信息尤其是政策性信息时,要严格依据事实,不能信口胡来。现实中,对于涉及一地或多地的政策性信息,个别人一时的“口嗨”,极有可能就会造成相当大的不良后果。而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政策内容,也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不能捕风捉影。
像此次闫某某为博取流量,利用AI软件生成“四川启动2.15万亿拆迁项目”的虚假信息,范某某编造“成都要给联合国总部,首都迁移及迪士尼预留土地”的虚假信息图片并发布在网络平台上等做法,就属于此列。
此事中值得注意的另一个细节是,一些误导性信息是由AI软件生成的。这样的现象显然值得有关方面高度关注,个别网民对AI技术的滥用,加剧了制造和传播假新闻的风险。
尤其是此次事件,一些网民利用AI软件生成与重大政策有关的误导性信息,在没有权威信源的情况下,这些误导性信息竟然在舆论场上传得“有鼻子有眼”。这样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普通公民个体,相应的“辟谣成本”都会持续增加,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因此,在舆论场内,每个人为自己的话负责,这是最为基本的道理。“口嗨”该有底线,如果一旦因为自己的一时“口嗨”而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那显然会受到严惩。
同时,这也提醒一些网民,对于那些捕风捉影、没有权威来源的消息,也要持续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那些明显不符合常识和逻辑的内容,不该轻信。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王言虎
校对 / 李立军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