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大国经济思维”,时不我待

有点凉意的 2024-04-24 19:56:48

近期,一系列报道让人如鲠在喉:

耶伦访华提出“中国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产能过剩,廉价出口恐损害它国经济。网上还流传她为中国工人叫屈,说“中国工人的收入水平太低,不能总给他们3000元一个月”。

印度用在中国买的盾构机打通了藏南色拉隧道,大大方便了它运兵运物资,与我军对抗。

蒙古希望中国帮助其新建从矿山到机场的公路以及开放天津港口,便于其对外出售稀土矿。

保加利亚因为中国企业超低价投标高铁,仅为预算价格一半,认为有巨额补贴连评标环节都不让其进入……

越南希望中国转让高铁技术,马来西亚希望中国转让稀土冶炼技术。

肯尼亚政府不仅拖欠中方提供的38亿美元“蒙内高铁”建设资金,还希望将还款期限由20年延长到50年。

这都是怎么啦?明明是中国企业牺牲利益低价竞争却被看成产能过剩、价格补贴,明明是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却被人想廉价要走,明明是想抢中国的生意还让中国帮修路架桥,明明是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帮助建成高铁却被拖欠资金还想延长还款期长达50年……

让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些异常现象吧,看看为什么我们的善意被伤害,或者说人家不在意我们的感受、随意想从我们这里拿东拿西还要心头肉?

一、分析后的结果让人心寒

一是关于耶伦说中国“产能过剩”及为工人收入过低“叫屈”的言论。其出发点肯定是从美国角度出发的,但强调的“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廉价出口恐损它国经济就有点意思啦。这三个产品产能过剩是肯定的,但优势产品廉价出口并不完全可取。前一段时间德国爆出了德国大众集团要求销毁一家汽车公司从上海大众进口的22辆大众事件,原因上海大众生产的同款汽车较德国大众生产的便宜很多(如大众ID.3汽车在德国的售价为3.99万欧元起,在中国销售仅为1.52万欧元起),即使加上关税、运费,还比德国售价低不少。

其实,我们为什么不能内外有别,对内,让老百姓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对外,根据市场竞争力情况征收一定的出口关税,使内外价格相对缩小,这样国家受益,老百姓受益,贸易摩擦也会减小呢?

二是关于印度用在中国买的盾构机打通了藏南色拉隧道。印度多年来一直在千方百计蚕食我国西南地区领土,解决高原交通问题对于印度非常重要,中国企业向印度出售用于打通隧道的“大国重器”盾构机,无疑为“资敌”。

有人说印度也可以从欧美国家买盾构机呀?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卖的价格低廉,各种配件、售后一条龙服务到位。如果买欧美同样产品,价格至少高几倍,相关配件、售后等一条龙贴心服务也不会有,而且从订货到交货时间长,印度很难实现短时间、低成本买盾构机打通隧道的目标。

三是关于蒙古希望中国帮助其新建从矿山到机场的公路以及开放天津港口便于对外出售稀土矿。背景是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我国开始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西方国家就全世界到处找稀土矿,包括储量较大的蒙古和马来西亚。蒙古和相关国家签协议了,但发现:如果空中运输,从矿山到机场的公路路况差;如果从公路出发,又要通过天津港。

于是,请中国帮忙修公路,再提供港口便利。这是明摆着既跟中国对着干,又抢中国生意,还舔着脸让中国帮忙,大家说气不气人?

四是关于保加利亚将超低价投标高铁的中国企业剔出初审。不久前,保加利亚高铁项目招标,意向价格6.1亿欧元,西班牙供应商报价6.2亿欧元,中国中车报价3.1亿欧元,仅为预算价格及西班牙投标价格的一半。过低价格引起欧盟的补贴怀疑,进而将中国中车出局。应该说,这里面肯定有欧盟贸易保护的心思,但中国中车报价太低绝对是一个错误。只有人家一半的竞标价难免让人生疑,这就让他们联想到这背后有没有补贴,是不是质量有问题,或利用供应链能力叠加低价倾销的竞争手段,又或者是不是压榨员工与供应商利润换来的。

全球很多国家的思考逻辑是,先进制造技术要有溢价的。中国高铁本身是掌握了先进技术,为什么要以这么低的价格来竞标呢?中国中车这样超低价竞标,在我们看来,是让他们获得了好处,相当于半援助的性质了。但是站在对方长期考虑的立场,这却是让他们的高铁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没有了活路,这就是人家将中国中车踢出局的真正原因。

五是关于越南、马来西亚希望中国转让核心技术。当年越南高铁项目,它们宁可选日本也不选中国,结果日越两国各怀鬼胎十几年也没有修成。现在看见中老高铁通车啦,越南又来找中国。但因为中国和菲律宾现在南海斗法,越南感到是个机会,表面客气谈友谊谈合作,但要价很高,不仅让中国出资金,出技术,还要转让高铁技术。既想前期差不多白得一个高铁,还想得到高铁技术下一步和我们竞争,大家看看有多腹黑?

马来西亚也是一样,也想抓住机会向中国要好处,而且开口就是希望中国转让核心技术--中国稀土深加工技术,一样的不厚道啊!

六是关于肯尼亚政府拖欠、延期中方提供的38亿美元“蒙内高铁”建设资金本息。2013年,我国援建从肯尼亚的内罗毕至蒙巴萨港的“蒙内高铁”,于2017年6月正式开通。我国前期向肯尼亚提供了38亿美元建设资金,20年还清,本息50亿美元,年利率只有1.2%,非常优惠。但肯尼亚政府多次反反复复撕毁合同、求助、赖账,最后直接表示50亿美元本息延期50年还清。

50亿美元,50年后得贬值成什么样啦?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是漂亮的高铁、美丽的高铁乘务员,怎么会想到中国这几十亿美元的血汗钱就快被肯尼亚赖掉呢!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对外经贸和出口的红红火火,哪里知道这背后的种种心酸与心寒。

二、我们是大国啦,但很多经济思维不一定正确

自2010年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中国这些年一直在快速发展。按照网红卢克文的话说,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列强”啦!

从下面2023年全球GDP五强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GDP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而且GDP超过第三到第五名德日印GDP之和。

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我们的经济思维水平也同步提升。长期以来的儒家思想、国内严重的内卷、中西方管理及思维模式的不同、国内外市场的不同,让尽管已是大国的我们,很多经济思维不一定正确。

在世界范围内,我们在很多商品方面是大买家,如铁矿石、石油、煤炭、大麦等;在很多商品方面又是大卖家,如钢材、稀土、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其中有些我们又是高科技产品,如电动汽车、高铁、锂电池等。

可是,往往中国大手笔买什么,什么持续涨价,如铁矿石;中国大量出口什么,什么不断降价,如钢坯。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我们忙里忙外只挣点辛苦钱,卖铁矿石的澳大利亚得到了金疙瘩,买衬衫的美国人一打一打地买了一个白菜价。

我们的不正确经济思维有哪些呢?

一是管理上的“错位”与“缺位”。我国作为曾经的计划经济大国,连农村养猪、农民种什么都是要管到位的,但有些关键的、该严格管的却被认为应该按市场化原则自由买卖,相关部门、协会不出面管理、协调,造成事实上的管理“错位”和“缺位”。

为什么向印度低价出口盾构机这样严重的“资敌”现象没有纳入出口管制?为什么我国花巨额成本研发的高铁、电动汽车、盾构机、锂电池出口卖成白菜价而不征收出口关税?

二是忽左忽右的“义利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本来是对人的品行要求,但在对外交往中就不一定合适。你想和人家以“义”交往,人家却盯着你的“利”。当年中国勒着裤腰带支援“社会主义国家”越南、阿尔巴尼亚,可是一旦有一件事不能满足,人家就和你翻脸,这也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升米恩,斗米仇”。

同样,光想用“利”结交而没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也很难长久合作的,前面说的肯尼亚就是一个例子。

三是不熟悉“垄断”与“超额利润”内涵。超额利润就是超出正常水平的利润,它一般来自垄断和“高精尖”产品。如全球铁矿石由力拓等四大巨头控制,那些年年年涨价,把石头卖成了金疙瘩,这就是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而盾构机,原来德国卖给我们都是每台2亿多元,当他们看到我们生产出来卖3000万一台后,再卖给我们就降价到5000万元一台,这之间的巨大差价就是超额利润。

西方发达国家是怎么保持富裕呢?关键就是源源不断地获取超额利润,其获取方式无非就是“高精尖”产品+垄断。比如上面说的盾构机,它的成本可能是4000多万元,但是开价就是2亿多,而且能多卖一天就多卖一天。

而我国不熟悉这两者的内涵,明明知道稀土是发达国家必需的战略原材料,我国原本可以通过垄断获得超额利润,却因内卷卖成了白菜价,殊为可惜;盾构机,我们花了巨大人力、财力实现了技术突破,却没有至少卖1亿元以上获得超额利润,来贴补原来的研发费用及增强企业实力,反而按基本成本加微利的3000万卖成了白菜价,还被说成补贴,真是太傻啦。

四是过度的善良和迂腐的“以德报怨”理念。以蒙古为例,本来蒙古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自己又有各种矿产,好好和中国合作,日子会过得非常好。但是很多蒙古人敌视我们,明明中国有钱有技术,他们却尽量不和我们合作大的项目甚至随意撕毁合同。而我们对它一直宽容,一直善良,一直“以德报怨”。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信奉“丛林法则”,“畏威不畏德”,你不打服它,它就觉得你好欺负,再多的善良都被当做驴肝肺。像蒙古,只有矿产,既无资金,也无技术,更无交通。本来我们和它交往占绝对上风,不用说有资金、有技术帮它开矿,还可以购买相应的矿产,帮助它“点石成金”;就是一招“不提供交通便利”就治死它啦。可是中国企业到它那里开展无序竞争,反倒被它得了不少好处,现在居然还敢腆着脸让我们帮助其新建从矿山到机场的公路以及开放天津港口便于对外出售稀土矿。

孔子问得好:“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五是不应轻言的“白菜价”。所谓“白菜价”就是指一些关键产品,原来发达国家卖得非常贵,而中国经过多年呕心沥血攻破了技术难关实现了量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不仅满足了自用,还能以超低价抢占国际市场。

这些年,“白菜价”成了一些人沾沾自喜的口头禅,其实“白菜价”于国内老百姓是大好事,但就对外经贸而言,则是一种“双输”。一则不留底线地得罪了发达国家,让人家从此挣不到钱,以后也绝对严控转让你各种技术,甚至连高端产品都不卖给你。二是以“白菜价”出口,你也挣不到超额利润,白白便宜了其它国家。可谓是目光短浅,弱国经济思维。

三、我们要有哪些“大国经济思维”?

从GDP总量看,我国是无疑是世界经济大国,但从人均GDP看,我国只处于中游水平之上,与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最新测算的2023年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均GDP,中国人均GDP排世界第69位。比中国人均高的有68国,人口合计17.2亿;比中国人均低的有116国,人口合计46.8亿。

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制造大国、强国,本身也需要给自己留利润,同时提升工人的福利,这是产业升级本身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我国经济稳健、持续发展,让GDP总量和人均GDP不断攀升上台阶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中国企业总是搞价格战的固化印象,要学会按照海外市场的标准去定价,给自己留利润,给他人留活路,宁愿前期市场份额少占一点,形成共赢格局,真正融入当地市场。

为此,进一步强化“大国经济思维”,就变得时不我待。我想象的“大国经济思维”,有以下不成熟的五点:

一是以我为主,效益第一。即所有对外经济行为,必须以为中国国家及老百姓谋福利为根本目标。

从短期看,该挣的钱一定要千方百计多挣,让企业受益,让国家税收得益,让企业员工及家属收益。具体说就是:商品的“白菜价”,是给国内企业和老百姓的福利;而出口,则遵循能卖多贵尽力卖多贵,同样也是给国内老百姓的福利。

从长期看,必须不能资敌。对与我国有战略冲突的国家,第一不能帮它们搞大基建,推动其现代化;第二不能帮助它们实现工业化,培养潜在竞争对手;第三不能卖它们战略产品用来和我们对抗,如盾构机、造岛神器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等,谁都不许卖,多少钱都不卖,以此类推。

二是借鉴西方,有样学样。没办法,西方都这样,我们得适应,总归是要打交道的,我们必须要学会用魔法打败魔法。

核心竞争力不能轻让与人。比如高铁技术、稀土冶炼技术等,这都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像西方的芯片技术、发动机技术、软件技术、材料技术等。不能因为个别国家谈友谊就轻易转让,美国的飞机关键技术转让给哪个盟友了呢?

战略物资不得资敌。西方国家几十年的“镣铐”,从“巴统”到“瓦森纳协定”,对向中国出口及技术转让百般限制,阻碍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同理,中国也必须实行出口管制,将核心技术和战略物资(如盾构机)对敌对国家予以限制。

西方国家,包括印度,限制我们都是大大方方、不遮不掩的,我们应该有样学样就好。

三是在商言商,平等互惠。赚钱不是毛病,谁都要吃饭。但是你总想让我亏本,就是你不厚道了。

要知己知彼。以印度为例,据知情人讲,你和他做生意,无论怎样价格优惠,他都会觉得你赚他钱啦。中国做生意希望“双赢”,意思是平等互利,而印度人心目中的“双赢”,是他“赢两次”。一次简单的进货,他能一开口要一万件,但最后,他却用买一万件的优惠价,实际进货100件。小米、vivo被无端高额罚款、上汽被强行收购、上海电气被收割……难怪比亚迪要印度“先付款后发车”。

要先小人后君子。既不能躲避矛盾,也不能把别人想得太好。无论出口商品,还是基建服务,都要参照国际惯例签订相关合同,惩罚条款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西方国家几百年都是这么操作的,我们不能为了抢占市场而轻易相信诺言放弃原则。你越给人家便利,人家会越轻视你。我产品好,我就要卖高价,还得你求着我,上赶着不是买卖,我要站着挣钱。

要敢于卖高价。中国已经是大国啦,相关企业一定要提高站位,在国外不能像在国内一样靠彼此杀价,结果谁都不挣钱,白白便宜了外国人人家还笑你傻。这方面要学习西方大企业,在自己的优势产品和项目上就得联合起来要高价,谁的技术都不是白来的,而且高价才能体现高价值,你白菜价人家捡便宜卖乖还会说你质量不好有补贴什么的。

四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个世界是一个丛林法则,实力为尊。你对人越善良,人家越会认为你软弱可欺。

这些年对外经贸,我们都是满满的善良,都是低低的价格,可是越南给了我们什么呢?印度给了我们什么呢?蒙古给了我们什么呢?肯尼亚给了我们什么呢?阿根廷给了我们什么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长计议,宽容大度。只有一次我们发火啦,提高了蒙古国商品进入内蒙古海关的入境费率,于是几十次抗议无效的“大和尚”以后再也没有去过蒙古。这就是以直报怨。

很多国家你对它好是没有的,畏威而不怀德,不打不长记性。一个政党上台就撕毁原来的协议,再一个政党上来又要签回原来的协议,完全不知道毁约的后果。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必须让你长记性。

五是要学会挣“超额利润”。现在中国企业最擅长的就是低价竞争:生产得越来越多,越卖越降价,卖得越多毛利率越低。这个“白菜价”对内可以让老百姓得实惠,但对外经贸就不应该,我们要学会挣“超额利润”。

对于高精尖产品,如盾构机,假如国外市场需求1000台,中国厂家每台成本2600万,在国外厂家每台卖2亿元的情况下,如果每台卖3000万元的白菜价,市场占有率60%,获利24亿元;如果考虑国外厂家有品牌优势,按它的75折每台卖1.5亿元,市场占有率50%,获利620亿元。我们多挣钱啦,消费者得到实惠啦,国外厂家也没被斩尽杀绝,我们为什么不挣这种“超额利润”呢?

对于垄断产品,即我们生产成本占绝对优势别人难以竞争的,如塑料打火机。假如我们每只成本0.9元,出售价1元;但如果国外厂家成本2元都做不到的话,我们出口提价到每只1.5元可不可以?那样我们的利润率就由原来的11.11%上升至66.67%,超额利润高不高?

垄断和“高精尖”,都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西方发达国家都是这么做的,也都是因为这样才一直过富裕生活的。中国作为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世界工厂”,工人聪明勤劳,又有高铁、盾构机、光伏、锂电池、电动汽车、5G等“高精尖”,只要国家协调有力,是完全可以获取“超额利润”利国利民的。

中国是个大国,待人以诚为先,但在商言商、平等互利也是必须的。国内可以内卷,但对外该挣的钱必须要挣,而且要尽量挣“超额利润”。否则,靠廉价商品、技术出口,是不能让中国成为高收入国家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