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寿:试论古代内家拳及其十四禁忌

京京聊太极 2024-09-04 18:34:45

(沈寿先生照)

(一)

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252一1656年),内家拳就一度流行于浙江宁波,其中以张松溪最为著名。据《宁波府志•张松溪传》说:“松溪,郸①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起于宋……。至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②,而松溪为最著。”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公元1610一1695年),在其所拟写的《王征南墓志》③中也说:内家拳“起于宋”,经陕西传入浙江温州,至明代嘉靖年间流传于四明。《王征南墓志》较详尽地记述了王征南生前所传习内家拳的师承渊源关系,其中自孙十三老以下至王征南的直系传人为:张松溪→叶近泉→单思南→王征南→黄百家。这是从嘉靖至康熙初,约百余年间的五代直系传人(旁系从略)。这部分史料是翔实可信的。

上述第五代传人黄百家,是黄宗羲的少子。黄宗羲原籍浙江余姚,明亡时,便由南京回浙东四明山结寨抗清,明亡后隐居宁波,创立“证人讲社”④,亲自讲学和著书立说。清圣祖玄烨(即康熙皇帝)为征求“博学鸿儒”,一再召他去北京做官,后清廷又征召他去京编修明史,而他始终拒绝受诏,终其身不做清朝的官,是一个富有民族气节的著名学者。当时其少子仰慕张松溪传人王征南(公元1617一1669年)之名,曾携粮至宁波宝幢⑤,从王学习内家拳于铁佛寺。可惜学成后未能坚持不辍,仅在王征南死后七年(公元1676年),著《内家拳法》一篇⑧,记其拳法大略。黄百家在篇末感叹地说:“先生之术所授者惟余,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为广陵散矣,”⑦

王征南病故后,黄宗羲据其生平事迹,亲为拟写《王征南墓志》,文中也曾谈到作者目睹征南的为人和拳艺:“征南未尝读书,然与士大夫谈论,则蕴籍可喜,了不见其为粗人也。予尝与之入天童⑧,僧山焰有普力,四、五人不能掣其手,稍近征南,则撅然负痛。征南日:‘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于是以外家掺入之,此学行当衰矣!’”此处“撅然负痛”是指跌扑而负痛,说明所用是顺势借力的跌人法,从而才能达“以小力胜大力”的目的。这与太极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技法相合。征南外表不粗,且此时已“贫病交缠”,更说明绝非用实力所能制胜于山焰的。

查《宁波府志•张松溪传》,也有与此相类的记载:“松溪为人,询询如儒者,遇人恭敬,身若不胜衣。人求其术,辄逊谢避去。时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乱,当事召僧击倭。有僧七十辈,闻松溪名,至郭求见,松溪蔽匿不出。少年怂恿之,试一往,见诸僧方较酒楼上,忽失笑。僧知其松溪也,遂求试。……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其僧如飞丸陨空,堕重楼下,几毙,众僧骇服。”说明松溪所用也是以柔克刚、借力发人的技法,与太极拳的技击精神也是一致的。

然而探究黄百家《内家拳法》所记内家拳的十段锦和六路拳等套路及其架式,却与太极拳相距甚远。内家拳的拳架术式很少,而技法极多,且崇尚穴法,善用跌法,有九十六法、七十二跌、三十六掌、十八手、十二势和五字要诀等等名目⑨,其基本功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但其劲路(即劲力的运行特点)主柔,在战略、战术和技术方面,如“非遇困厄则不发”、“后发先至”、以柔克刚、顺势借力等等,都与后世太极拳是相类的。因之,近代有一些拳家就臆断这两种拳术曾经有过直系的传递关系;有的则把陕西王宗与山西王宗岳混为一谈;有的再把山西王宗岳与河南陈王廷拉扯到一起。弄得考据成恢而莫衷一是,真是把人越弄越糊涂了⑩。

愚以为内家拳只是一个拳系的总称而已,它最早当是从外功拳中分裂出来的,并与之相抗衡的一类柔性拳术。凡是符合上述拳法的战略和技、战术原则的,不管它是创于宋、元、明、清等任何一个朝代,也不论其按个什么名称,都可以归入内家拳系中去。若与此相反,则不管其名称是否一样,或创编年代相同,甚或传自一宗,都算不上内家拳的。例如上述内家拳的六路拳,又名“六路短打”,它与近人吴志青所编的《六路短拳》[11]名称相似,但却是分属内、外功两大拳系的套路。经反复研读有关张松溪、王征南等人的史料,可以推断张松溪的内家拳与太极拳之间,并无直系的传递关系。极而言之,《太极拳论》作者王宗岳如有拳架传世,也不一定会与原始陈式太极拳套路有着直系的传递关系。但后世太极拳悉以王宗岳所论为本,将其所拟《太极拳论》奉为经典著作,这样自然就在理论方面形成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了。总之,内家拳系理论的渊沉关系,并不等于拳种或拳路的直接继承关系。而内家拳的产生,就是黄百家所谓“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既如此,凡属后世拳家,人人可以“复从而翻之”。明乎此,也就不会把拳系和拳种、拳路混为一谈而去硬攀师兄弟了。

现在民间习惯上把太极、形意、八卦拳通称为内家拳,拳家也常说;“这是内家的老三拳。”其实这三种拳术都是内家拳系中在入清以后的新兴拳种,而太极拳传入北京,已是十九世纪的晚清时期了,从北京向全国各地广泛地流布,那更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情了。相对地说,形意拳向各地流布的历史较太极拳为早。而古今内家拳系远远不只是这些拳种,如古代绵拳、棉掌拳、阴劲拳等等,原来也都属内家拳范围。现代创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的意拳,也属内家拳系范围。虽然意拳是没有拳架套路的,但其基本功和打法是参考吸取内家站桩以及太极、形意、八卦拳的拳理综合而成的。此外,当今民间所有内家拳的名目尚多,仅仅因为流传不广而已。而今后新生拳种仍会不断衍生的。一言以蔽之,只要你按内家拳的拳理创编一路拳,都可列入内家拳系范围,这就叫“认同”。而拳系的“认同”不是以架式为准则的。与此相反,若袭用内家拳的拳架,而采用外功拳的拳理来进行传习,那不论其是否另编套路,只要这路拳能够在一定范围推广,那这种劲露于外的刚性拳术,就只能归到外功拳系去了,这就叫“异化”。但对一方来说是异化,对另一方来说却又是认同了。换句话说,从内家“复从而翻之”,那就又还复为“少林”了。

从上引王征南与黄宗羲的一段对话,不难推断:明末清初内家拳衰落的原因,就是因为内家拳不如少林拳那么好看(“无可炫耀”),所以后人“以外家掺入之”,于是内家拳就渐渐地衰落,以致濒临于失传的地步了。另据唐豪、顾留馨等人考证说:“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12]如此说可信,则浙东内家拳的衰落与河南太极拳的新生,可说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情了。这一兴一衰的两种拳,就好比南瓜与东瓜,并不同种,仅属同类而已。换言之,它们只是同一拳系的两个拳种罢了。

(沈寿先生照)

(二)

宁波张松溪与明代抗俊的著名将领戚继光(公元1528一1587年)是同时代。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明政府任命戚继光为参将,派他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从此,他开始在浙东沿海率军抗楼。其间,他常及块于宁波、舟山一带。上引《宁波府志•张松溪传》:“时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乱,当事召僧击倭”。这两者的历史背景是完全相吻合的。戚继光十分重视传统拳术,且有相当深湛的研究和造诣,曾“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编成“势势相承”的拳路,用以“活动身手”,作为“初学入艺之门。”[13]他在《拳经•捷要篇》中说:“拳法似无予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又说:“大抵拳、棍、刀、枪、钗、把、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按:指十八般武艺),莫不先由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由此也可以看出,戚继光的整编拳法,在当时是为抗倭战争服务的。

《拳经.捷要篇》谈到:“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其大意是说:吕红的拳术八法虽然刚猛,却及不上“绵张”的短打。说明戚继光对“绵张”的技法是十分赞赏的。而这里“绵张”是否就是指以拳术劲路柔绵闻名的内家拳家张松溪呢?而“短打”是否就是指“二路短打”呢?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对此只能作为一个悬案留待进一步深入的考证了。但可以断定的是:戚继光和张松溪两人,于嘉靖年间都曾经在宁波生活过,一为爱好武术的抗俊将领,一为本地知名的拳家。因此,疑“绵张”为张松溪,这是有一定根据的。

戚继光所编《拳经》三十二势,是以“懒扎衣”为起势的。其中包括“懒扎衣”在内的二十九势,曾为河南温县陈式太极拳所吸取[14]。由此证明,戚继光留传的《拳经》,对于清初的太极拳曾经产生过明显的影响。而在此前一百多年,宁波张松溪所传习的内家拳法,也有可能给戚继光留下深刻印象,并“择其拳之善者”而有所吸取的。

中国古今拳术的渊源是一脉相承的,在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分支浩繁的流派,这是符合拳术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至于后世外功拳竟以“少林”为名,内功拳也有托名神授武当山张三丰之传说,其实那不过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罢了。当时人们为了推广一种学术,托名神仙或其他具有威望的人物所留传,以利于推行,这即使在古代的世界各国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例如:在祖国医学典籍中,托名“黄帝”、“神农”、“仙授”、“鬼遗”等等,真可谓比比皆是,我国古代拳术自然也不例外。而自宋代以来,(一说“自明代以来”[15])拳分内外,也就是有了内家拳和外家拳这两大派之分野。早在隋唐时期,少林拳已名重天下,因此,少林派的名称是由来已久了。但在当初,这“少林派”是狭义的,即专指自篙山少林寺传布出来的拳术而言。嗣后,各种外家拳竟以少林派为名,同时后起的内家拳也以武当派立名,这时“少林派”一词也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别。此处“武当派”一词,当纯属附会“武当山张三丰创内家拳说”而来的。至于分别追尊张三丰和达摩为两大拳派的始祖,那更是人为地塑立两个偶象而已。但在古代社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不足为怪的。

然而这两大拳系在客观上是可分的,它们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劲路刚柔,即:凡功蕴于内的柔性拳术,被归属为内家拳,凡劲露于外的刚性拳术,则被归属为外家拳。同时,内家拳和外家拳在民间也素有内功拳和外功拳的异名。个人认为:对于这些历史陈迹和文化遗产,我们既要批判对待,也应善于吸取其合理部分。当然,对托名造拳或人为地捏造一些祖师爷,以及一切被强加到拳术上的宗教意识形态等东西,都是不足取的。但对于以劲路刚柔把拳术划分为两大拳系,这种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拳学科学原理的。因为两种不同的劲路,是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的结果。一种拳术劲路的形式,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与特定的行气贯劲方法、肌筋骨节张弛以及动力定型等各种要素有着密切的关连。要熟练一种劲路,既需要有一个较长的锻炼过程,而且在功成定型之后,要想改变,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这话主要是指改正拳架而言。但若与“换劲”相比,那相对地说就该是“改拳容易换劲难”了。尽管两大拳系在理论上无不主张“刚柔相济,动静互根”的,然而如结合拳术实践来深入考察,那就会发现:两者对刚柔、动静的阐释,是各有所本和各言其是的。两大拳系的径渭分明之处,当莫过于此,因此,沿用这一分类法是可取的。至于沿用内功拳和外功拳这一对分类名称,虽稍嫌笼统,但若能赋予明确的定义,作为武术专用术语来说,却无不可。

《辞海》释“内家”条目说:“拳术家之练功,有内功、外功之分,从而有内家、外家之别。内家主静,外家主动;内家主防御,外家主搏击。相传拳术家之武当派为内家,少林派为外家”。(1947年版合订本第142页),这一解释,基本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论说与此也是相合的。

近年来有的同志提议以“长拳”和“短打”作为拳术分类的标准[16]。个人认为:不论以拳式开展与紧凑,即长拳和短打分类,或是以拳路长短、架式高低、动作快慢等等形式分类,那都是不贴切的。例如:传统内家拳的六路拳和十段锦,前者为短打,俗称“六路短打”,其架式紧小,而后者架式舒展,近乎长拳。黄百家《内家拳法》也说:“六路练骨使之能聚,十段锦后又使之放开”。那末按长拳、短打分类,岂不使一系的拳术或同一拳种人为地分成两家了?再如:今之杨式、陈式太极拳均属大架,吴式太极拳属中式,武式、孙式太极拳属小架,而综合太极拳属混合架,这样杨、陈、吴式都可归入长拳,武、孙式就该归入短打,而综合太极拳更难以归类了。我们也知道,同样是杨式太极拳,杨健侯谨守家传大架,杨班侯乐于作小架演练,那么这兄弟俩打的拳又该如何归类呢?出手长短与架式高低一般是相关连的,但若单纯从架式高低来说,同一趟八卦拳就可分为上、中、下三盘练法:上盘象寻常人走路,中盘微屈膝如蹚泥水,下盘极力曲腿只走矮步。这固然属突出的典型例子,但其它拳术的架式也不是毫无伸缩余地的。至于拳路长短,那不论长拳、短打、北拳、南拳、内家、外家无不有长有短、可长可短的。即使以太极拳而论,如包括建国后新编的套路在内,那从13式起至120式的各种套路都有。由此说明,拳路的长短,同拳架大小、出手长短,并无必然的关系。因此,以长拳、短打作为拳术的基本分类问题是有待商榷的。

此外,关于动作快慢间题,如单纯从一般武术表演的现象看,长拳、南拳以快为尚,太极拳以慢为功,这几乎是径渭分明的。而事实上,太极拳不但在技击上历来主张“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17]而且各流派在走架速度上也不是“一刀切”的。即使以慢著称的杨、吴式太极拳,在演练时也有辅以“快太极”的。如涉及其它各种内、外功拳的话,那情形就更要复杂些了。因此,快拳、慢拳也难以作为基本分类的依据的。

(三)

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篇末“铭日:有技如新,而不一施,终不餐技,其志可悲。水浅山老,孤坟孰保?视此铭章,庶几有考”。这铭文也抒发了黄宗羲自己“终不仕清”的民族气节,且在《墓志》中不用清朝的年号,而写作“某年”。但主要还是感慨当时社会埋没了一代拳家,致使精湛的拳技后继无人,且也同情王征南竟在晚年落一个“贫病交缠,心枯容粹而惫矣!”年方半百,便默默地离开了人间。这里也隐约地衬托出所谓“康熙盛世”摧残中华拳术的时代背景。然则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拳艺高超而命运坎坷的拳家又何止王征南一人啊!

黄百家后来因热衷于科举,对内家拳“非复昔日之兴会”,终止于“负先生之知”,使教、学两空,前功尽弃。王征南逝世后七年,他在痛悔之余,拟写了《内家拳法》一文,说:“特备著其委曲,庶后有好事者,或可因是而得之也”。但他也感到这种期望性是渺茫的,因而又说:“虽然木牛流马诸葛书中之尺寸详矣,一千余年来,能复用之者谁乎?”据了解近世也有不少拳家曾经研究过黄百家所著的《内家拳法》,但终难尽复其拳式。然而,今天提倡“武术也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武术的春天已经来临,很多濒于失传的传统拳术都被发掘出来了,因此,传统内家拳的复用,也庶几可望啊!

笔者早年曾对黄百家《内家拳法》所记王征南口述的内家拳十四禁忌作过注释,其原文为:“所禁犯病法若干:懒散、迟缓、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软腿、脱肘、截拳、扭臀、曲腰、开门捉影、两手齐出”。注释为:

一、懒散:精神未提起,萎糜不振;行拳不严肃,心猿意马。俗话说:“打拳走过场,就是出洋相”。

二、迟缓:迟缓失机失势,动急不能急应。拳谚云:“迟缓失机势,必然受人制”。

三、歪斜:头容不正,或上身左歪右斜。歌诀说:“歪斜摇摆赖拳相”。

四、寒肩:两肩耸起,肩关节未能松沉。骨节不松,气不达梢,气血不畅,劲也不畅。

五、老步:步伐迟涩不灵,两腿虚实不清。一遇攻守,上下就难以相随。

六、腆胸:胸部突起,气血上涌。古谚云:“血脉偾张,难辨方向”。(不论内功拳的涵胸或外功拳的挺胸,都须在平日养成习惯,若临阵矫装做作,无不弄巧成拙。)

七、直立:挺直而立,身僵膝硬,说明全无戒备。古人说:“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八、软腿:足膝萎软,例如:弓箭步前腿“过劲”,后腿软曲,足缘掀起,足跟拔起,以及其它裆步的软裆萎膝等现象,皆属“软腿”。拳谚说.“自立不稳,如何发人?”(过劲,指弓箭步前足的膝尖超过脚尖。)

九、脱肘:肘部悬起,犹如肘关节脱臼一样,以致“侧门”大开,(腋下两胁为“侧门”,也称“小门”或“边门”)最易为人乘隙袭我侧翼。

十、截拳:冲捶时握拳不直,拳与前臂不在同一直线上,犹似脱柄的锤子,没法用。若用截拳猛力击敌,首先会使自己的腕关节扭伤。

十一、扭臀:臀:臀部扭来扭去如“游鱼摆尾”,或臀部向后撅起,尾闾不正,重心亦随之不稳。

十二、曲腰:俯身哈腰,而未能腰如轴立。俗话说:“点头哈腰,武艺不高”。

十三、开门捉影:撒开两臀,“正门”大开;探头探脑,如捕风捉影。(胸腹为“正门”,也称“大门”、“红门”或“洪门”。)

十四、双手齐出:出者,过头也。即不但用“两只拳头打人”,而且一发无余,不作后顾之虑。这样既易被人顺势借力,又易被人乘机入侵。

从上文可以看出,拳术是有共性的。内家拳十四禁忌,不但对当今之太极、八卦、形意等内功拳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其它外功拳术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为此,笔者不辞浅陋,照样旧注,以供读者研究参考。

本文通篇说古道今,海阔天空,愚意在抛砖引玉,至其持论粗疏,以及谬误之处,恳望读者不吝指正。

一九八一年元月写于浙江宁波

附注:

①鄞,鄞县。即今浙江宁波市区和鄞县。明代初期设明州府,府治在郸县。后改称宁波府。现宁波市为省辖市,鄞县属宁波地区。因此,明清时代宁波人也称鄞人,而今鄞县人仍通称中波人。

②四明,宁波的别称。因四明山在其境内而得名。

③《王征南墓志》,载于黄宗羲《南雷文集》

④证人讲社,俗称“证人书院”,在宁波城西管村白云庄,现古迹尚在。

⑤宝幢,在宁波东乡宝幢山麓。

⑥黄百家《内家拳法》,见《昭代丛书》。

⑦广陵散,原为琴曲名。稽康早年游洛西,有客授以广陵散,声调绝伦,誓不传人。后稽康为司马昭所害,临刑索琴弹而长叹:“广陵散从此绝矣!”详见《晋书.稽康传》。后人借喻为失传。

⑧天童,指鄞县天童寺,在宁波东乡宝幢东南的太白山麓。是全国著名的古寺大刹,也是日本佛教曹洞的宗祖宙。近年已修复。

⑨黄百家《内家拳法》所记缺“九十六法”,原文“三十五掌”当为“三十六掌”之误。

⑩陕西王宗,名见《王征南墓志》,是张松溪前几代的直系传人,按原文所述推算,至迟为南宋或元初时代人。山西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作者,清代乾隆年间人。陈王廷,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墓碑立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据唐豪、顾留馨等人考证说: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见《太极拳研究》一书)

[11]吴志青((六路短打》,人民体育出版社1957年翻印。

[12]引文见《太极拳研究》第3页,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年3月初版。其它如沈家祯、顾留馨编著的《陈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63年12月初版)顾留馨编著的《简化太极拳》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9月二版)等书,均持此说。但上述各书都误将河南温县乡兵守备陈王廷当作辽东御史陈王庭(河北卢龙县人),以致在历史人物考证上发生了张冠李戴等现象。(详见1965年第五期《新体育》载赵任倩:《用阶级观点考查太极拳的历史》一文及1980年《体育报》载顾留馨:《《太极觅踪》读后》)。

[13]引自戚继光《拳经》,载于戚著《纪效新书》。

[14]参见《陈式太极拳》一书卷首的“陈式太极拳简介”。

[15]《少林拳术秘诀》:“自明代以来,凡谈技击者,遂有内家、外家之派别。何以谓之‘内家’?即尘世间普通之称,如佛教之所谓`在家夕是也,外家者,即沙门方外之谓,以示与内家有区别也”。这一说法,也只能仅供参考而已,与黄百家《内家拳法》所记不同。

[16]见贤明达《长拳与短打》一文,载于1979年6月22日《体育报》。

[17]见王宗岳《太极拳论》,建国后各种太极拳专著大都辑载,也可参见拙作《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论>今译与研究》一文,载于1981年《北京体育学院学报》第一期。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