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里面错了几个字?
书法创作水平有高低,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评审和观众都有个人的偏好,获奖和入展作品有时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有一件事情是没有争论的,书法人把它称作为创作的“硬伤”,是评委和观众都不能容忍的,那就是文字上的使用错误。
一辆公交车上的标语,“做人”应为“坐人”
正常情况下,文字是没有错的,最多的情况就是选择使用上出了问题。问题的来源来于错误的引导,常见错误来源有哪些呢?
之一:古代名人碑帖
每个写字的人都写个错别字,哪怕是伟人、圣人也不例外。很多人把碑帖的字认为是100%全对,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经常照抄古人的错字,错了自己还不知道,认为某某古人都是这样写的,这方面确实很多人“中招”。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第六版缩印本第589页,“菜篮子”写成了“菜蓝子”。
之二:墓志铭上面的文字
墓志铭有官方和民间的,在石面上雕刻的文字,按现在的话说,就属于“二次加工”,这里追究文字上的错误,是写的人写错呢?还是刻的人刻错呢?是很难分辨的。这里面的文字,错误相对比较多,引用一定要注意。
之三:典籍
典籍上也存在着错别字,典籍是多次加工的产物,原稿、改稿、编辑、审读、校对、选字,印刷等等。哪个环节都容易出问题,错字是难免的。
广西北海海城区,海边一处警示牌把“请勿下海游泳”写成了“请匆下海游泳”
之四:版本的选择
同一篇文章,五个版本有三个版本不同,总有一些文字错误,连官方的词典,错误也是难免的,所以版本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书法投稿,文字审核是评委们头痛的一件事情。现今的国展,成立了文字审核小组,小组分为三个部分:初审登记、审核、小组专家审核。因为工作量巨大,再细心的工作人员,也会有“漏网之鱼”的情况,可以说,换成任何人组成的团队,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很难把每个字的错误都“揪”出来,就是文字专家也不例外。(很多人喜欢痛骂,骂国展中有错别字,换着他去试一试就知道其中的难度了)
把“开庭”写成了“开房”,说一下,你想跟谁开房?
常见的错误有哪些呢?
之一:繁简的混用
例如:京——亰,回——囬
之二:相似字,分不清
例如:鐘——鍾,傅——傳
之三:错别字
例如:一———壹,己——已
之四:偏旁部首移位处理
创作时重复的字,想通过偏旁部首移位来改变字势,强行拼凑,不合规矩。
例如:松——枀——枩
之五:字的含糊使用
例如:
行书中的“包”和“色”,快写时很容易写得一模一样,交代不清楚是用字的大忌。
之六:增繁和简省
很多字有特性,该用繁写时就用繁写,该简省的就简省,就算是正确的字,也是有区别的。例如:云—雲,后——後
有书友会问这么复杂,那我们该怎样处理呢?
第一:
选择有口碑的出版社,例如: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偶尔也有错别字。书法创作时,建议将几个版本进行对照,个别的字再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用权威版本来决策,就算错误也可以向主办方说明。
第二:
买一些国展(近期)作品集,将别人审核的文字进行运用,在用之前先核对一次,这样错的机率又减少了一成。
第三:
不要相信所谓的权威,专家有时也是“砖家”,用字带着谨慎的态度,象石开老师和韩天衡老师那样,养成常查字典的习惯。如今网络上的软件品种比较多,生意人的“东西”往往以赚钱为目的,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小心,有一种软件(名字不能说出来),有一类字,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对使用者完全不负责任,对青少年的毒害怎样计算呢?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糟老头子也经常写错别字)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