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去世前对弟子说:“因果不虚,但有一事例外”,到底是什么事

浩雄的趣事 2025-01-18 02:44:03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王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先生临终前,门人弟子齐聚病榻前。

这位被誉为"阳明先生"的大儒,一生讲求知行合一,强调明心见性。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众弟子说了一番话,其中提到"因果不虚",但话锋一转又说"有一事例外"。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嘉靖七年二月,王阳明的病情日渐沉重。他住在谏议庐,每天都有不少弟子前来探望。这天,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洒在病榻上。

王阳明看着围在身边的弟子们,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你们来得正好,我有几句话要说。"

徐爱、钱德洪等弟子连忙凑近,生怕错过老师的每一句教诲。王阳明缓缓说道:"我这一生,看透了许多事理。人世间的因果报应,绝非虚言。"

钱德洪忙问:"老师,您说因果不虚,可又说有一事例外,这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看了看窗外的落日,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那时他在贵州龙场驿当驿丞,正是在那里悟出了"心即理"的道理。

"我要讲的是一个商人的故事。"王阳明说,"此人在我龙场驿任职时常来往于此。他为人诚实,做生意童叟无欺,在当地很有声望。"

"有一年,他收留了一个落难的书生。这书生身无分文,他不仅供其食宿,还资助他去赶考。谁知这书生考中后,不但不感恩,反而说他当年的帮助是为了沽名钓誉。"

弟子们听到这里,都露出愤慨的表情。王阳明接着说:"那商人不但没生气,反而说:'他能考中做官,我很替他高兴。至于他说的话,不必计较。'"

"过了几年,那书生仕途失意,又回到商人的店里。商人待他如故,丝毫不提从前的事。书生感动得痛哭流涕,从此把商人当亲人看待。"

弟子们听得入神,纷纷点头。王阳明又说:"这件事看似是种善因得善果,但实际上超出了普通因果的范畴。"

徐爱不解地问:"老师,这不正是善有善报吗?"

王阳明微笑着说:"表面上看是这样。但那商人行善时,心中本无求报之念。他不是为了日后的回报才去帮助别人,而是单纯地认为该做就做。"

"即便被恩将仇报,他也不曾动摇行善的心。这种境界,已经超越了因果。"

钱德洪若有所思:"老师是说,真正的善行应该没有目的性?"

就在这时,王阳明的神情突然变得庄重起来。他说:"要明白这个道理,得先搞清楚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因果报应的本质,也关系到为何行善不能存报的心..."

弟子们屏息静气,等待老师揭示这个关键问题。

王阳明说:"一般人谈因果,都是盼着种善因得善果。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执着。真正超越因果的人,是在行善时心中空空如也,不存一丝功利之念。"

"就像那个商人,他帮助书生不是为了得到回报,也不是为了积累功德。他只是觉得该做就做了。这种境界,佛家叫'无住相布施',儒家讲'为仁由己',道家言'无为而为',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王阳明进一步解释:"普通的因果,是在分别心、执着心的基础上运作的。你种善因,期待善果;你作恶事,担心恶报。这都是有心之举。但最高的境界,是要超越这种有心的造作。"

"《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话说的就是要放下执着,包括对因果的执着。当你真正放下时,反而能契入更高的境界。"

"《维摩诘经》中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这话说得没错,但如果执着于因果,反而会落入另一种束缚。要知道,真正的解脱,是要超越善恶因果的对待。"

王阳明引用孔子的话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句话的境界很高。做事情要从自己的本心出发,不是为了别人,也不是为了什么回报。"

他又说:"我们读《金刚经》,里面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真正的布施,不应该执着于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这就超越了一般的因果。"

最后,王阳明总结道:"所以,那个商人的故事看似是因果,实则超越因果。他不求回报的行善,反而得到最好的回报。这就是我说的'因果不虚,但有一事例外'的真正含义。"

"修身养德,不是为了什么好处。明白这一点的人,才能真正超越因果的束缚,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也是我一生的体悟。"

弟子们听完,都深有感触。这番话不仅道出了因果的真谛,也揭示了更高的人生境界。他们明白,真正的修行,不是在因果中打转,而是要超越因果的藩篱。

这段临终开示,后来被收入《王阳明全集》,成为阳明心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启发后人思考:行善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源于内心的自然流露。这种境界,正是儒释道三家所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果报应一直是重要的伦理观念。但王阳明的这番话,却指出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超越因果,任运自然。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心性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2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