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地沟油!这油致癌物增30倍,很多家庭还用它炒菜,再香也别吃

运杰聊养护 2024-12-01 17:54:40

常言道,“疾病常由饮食引起”,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饮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个人都渴望在餐桌上享受到既美味又健康的佳肴。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在我们的厨房中,潜藏着一些难以察觉的“健康隐患”,让人难以防备。

以食用油为例,它无疑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无论是炸制香脆的鸡翅、翻炒鲜嫩的菜心,还是调制清爽的凉拌菜,食用油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身体获取必需能量和营养的关键途径。

但近年来,食用油领域也频传负面新闻,甚至有报道称某些“食用油”中检测出了致癌物质。这一消息无疑让许多人心中产生了疑虑:我们还能否安心地享受油脂带来的美味?其实,只要我们保持警惕,选择那些信誉良好、品质可靠的品牌,食用油仍然可以是我们餐桌上的忠实伙伴。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油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因为它含有极高的致癌物质,那就是回锅油。

一、“回锅油”对健康有危害

1.含有反式脂肪酸

回锅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会逐渐累积,这会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并可能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2.容易氧化酸败

重复使用回锅油会加剧其氧化酸败的过程,进而加快人体衰老的步伐。

3.产生致癌物

“重复使用的烹饪油”容易生成诸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丙二醛等多种可能致癌的物质。

二、猪油、花生油、橄榄油,哪种油最健康?

事实上,每种食用油都拥有其独特特性,只要摄入量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其带来的健康风险便是微不足道的。例如,常被提及并令人担忧的反式脂肪酸(常见于高温油炸食物中),若其每日摄入量保持在安全水平(即少于1克),则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在食用油的世界里,超过99%的成分均为脂肪,而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脂肪酸的种类上。这些脂肪酸大致可分为三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三者对于人体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所需量却各不相同。众多研究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相较于饱和脂肪酸更为有益于健康,因此,植物油在促进健康方面优于动物油,并且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富含Omega-3的油品,如亚麻籽油、鲑鱼油、茶油、菜籽油及大豆油等,具有更高的健康价值。

然而,没有一种油是完美无缺的。为了追求更健康的饮食方式,我们应当:

1. 根据菜肴类型及烹饪方法精心挑选合适的油品,例如,花生油适宜用于日常炒菜、炖煮、凉拌以及短时间的煎炸;精炼橄榄油则适合炒菜和炖煮,而初榨橄榄油则更适宜用于凉拌。

2. 坚持适量原则,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成年人每日的烹调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之间。同时,为了确保摄入多样化的脂肪酸,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定期更换食用油种类。

三、不论吃哪种油,这些误区你都别踩

1.食用油存储不当

不恰当的存储方法会加快食用油变质的过程,进而提升健康风险。以下是几种推荐的正确存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油壶材料:为防止氧化,建议使用结构稳定、颜色较深的玻璃或陶瓷容器来储存食用油。塑料油壶可能会导致增塑剂渗入油中,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金属油壶也不适宜,因为金属离子会加速油脂的氧化变质。

(2)利用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在打开大桶食用油后,可以添加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维生素E。这不仅能丰富油脂中的营养成分,还能有效减少醛酮等有害物质的生成。添加维生素E后,应立即盖好油桶盖并摇动,以减少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3)避光存储:光线会促使食用油产生游离基,加速油脂的氧化。因此,建议将食用油存放在柜子里,避免阳光直射。也可以使用黑色塑料袋将食用油包裹起来,以达到避光的效果。

2.等油冒烟再下菜

许多人曾听闻“需等到油冒烟才能下食材”的传统观念,这一做法源于过去普遍使用的粗油含有较多杂质,在温度相对较低时(通常低于120℃)即会产生烟雾,因此需等待油冒烟、温度升高后再加入食材。

然而,现今我们日常食用的植物油多为精炼油,其冒烟时的温度往往已攀升至较高水平,甚至超过200℃。若此时再下食材,不仅会损害食物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还可能生成丙烯酰胺、杂环胺、苯并芘等致癌物质,从而增加罹患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