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版张中签率100%,辉煌的特供邮票,终将步入小全张的后尘

泡椒雪梨 2024-12-07 21:41:45

参与摇号的第二年,泡椒雪梨也终于中签了,获得了购买邮票小版的资格。

在深感自己能够如此幸运的同时,椒梨也第一时间跑去邮政官网,想看看这次成功击败了多少竞争者,结果得到的答案是中签率100%,击败了0个对手。

中签率100%,意味着只要参与预约就能获得资格,2000年小版刚发行时就能有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溢价,小版资格更是一度疯涨到千元以上,如此辉煌的战绩走到今天,怎能不让人感到一阵唏嘘,小版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小版张自1980年开始发行,首要目的就是为了集邮和收藏,在中美刚刚建交这个时代背景下,这种发行量只有2.7万版的热门新品也只能在中美双方的展览会上购买,像极了2024年上海邮展的特供小型张的出售形式。

之后经过19年的沉寂,2000年后小版张开始爆发性发行,这种远低于当年邮票发行量的特殊品种,再次登场后便掀起了一波炒作热潮,50万版在当时1800万的小型全张面前,震撼力不言而喻。

小版的出现,确实让当时一蹶不振的集邮市场激起了一些波澜,可对于小版而言,无论是销售方式还是使用消耗上,都和另一个品种——小全张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一枚小全张里只包含一套邮票,在邮局的售价却要高于面值,就比如2000年的《君子兰》小全张,一张包含4枚总面值5.2元邮票的全张,购买时却需要支付规定的销售价8元,可拿着小全张去邮局使用时又只能当作5.2元邮资,正常购买者冲着这2.8元的差价也不会去当邮资使用,这就是小全张与生俱来的“收割”性。

同样手段在小版张上也是一样的效果,不是装个册溢价销售,就是搭配一堆不值钱的邮品捆绑销售,如今就算小版回归到面值,邮政依然收着一次8元左右的邮费,看着市场价高高在上,其实不少的溢价都是资源浪费产生的叠加。

小全张对于市场的吸引力被1995年“世乒赛”收割后变的荡然无存,于是替代品的试水开始,2000年除了发行小版张,还发行了9年都没有出现过的小本票,甚至还将当年部分大版改成了小版的形式,边纸充满装饰,整版枚数减少。说是为了刺激市场,其实就是在找下一个换汤不换药的炒作砝码。

多条腿走路,总有试水成功的一个,大版小版化、小版商品化就是邮票市场最近这20年的“护盘柱石”。

除此之外,都是邮票版式的一种形式,包含1套邮票的小全张和包含2套及以上邮票的小版张又能有多大区别?数量上相差个一,本质上却又形神毕肖,名字一换,价格翻倍,只要有集邮者想要就够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种经济规律谁也不能杜绝。

可恰恰不符合规律的就是这些不走寻常路的量少品种,本身是邮票,却不被当作邮票使用,二十四年发行的小版越来越多,市场存量也越来越大,小型全张不行了就发行小版张,小版张不行了就发行特供版……如今连小型张都能和手机互动发光了,邮票看上去也越来越不像邮票了。

按照2000年之后的邮票试水,其实很多邮票的大版已经和小版没有区别了,2022年的《南方喀斯特》更是创造出小版比大版邮票套数还多的怪胎,如此情形下,小版无论是收藏还是使用,都已失去了最初的设计性功能,大版小版化既然已成为定局,那么额外发行的小版是不是也应该取消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