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国展虽然被网友骂得一无是处,但有两个现象还是值得点赞

四海易文字 2024-05-04 02:34:20

近期书坛可谓是热闹非常,最吸引人是“六人小组”事件,揪出六人之后,还有一点不把幕后的推手拉出水面,誓不罢休的意思。关心国展同时变成了吃瓜观众,坐着小板凳,嗑着瓜子,喝着茶,看热闹从来不嫌事大,书坛不是哪一个人的,更不是某个小团体的………

总的来讲在展赛还是推动了书坛的发展,书法上升到艺术层面,从适用变成了纯艺术,练字的人也越来越多,140多所专业院校面向全国各地招生,印证了书坛还是在健康正常的发展,发展中会遇到绊脚的石子,踢开它或者避开它,不会因为一粒老鼠屎影响了一锅汤,这种事情毕竟还是少数。

看问题本着一分为二的态度,有批判者把国展列出了“十大罪状”,真的没有这个必要,把水搅分了,对谁都没有好处。很多措辞言过其实,把芝麻夸大成西瓜,太过消极也过于悲观。

古人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表扬人和事很难,找人的缺点,说人的不是,张口就来,非常容易。司马懿说“看人之短,天下无一人可交;看人之长,天下人皆为我师。”笔者认为,这届国展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点赞的地方。

之一:大字类的作品呈直线上升

很多书友去三个展区看展览,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大字的作品明显上升。历届的国展都是中小字为主,每一届的评委在评审时都发声大字作品欠缺,这种呼声呼吁了一二十年,十三届国展明显得到了改观,拿受众面最广的行书来讲,236件入展作品,大字对联就有26件,占总数的11%,(见附图)据统计行书、草书大字作品上升了20%左右,大纸写大字,难度要超过了小字的拼接,创作中八尺仿古宣“一次过”是极考功夫的,反映出书法创作越来越趋向于专业性,“小方块”“小条子”的拼接同大字的气势相比,始终还是大字占优势,如果这种势头进一步发展,小字作品将会失去以往的优势。另外,用纸方面,微喷童和染色宣逐渐在下降,越来越趋向于单色,这样也更贴近传统。

之二:唐楷的回归

十三届国展,唐楷的回归是引人注目的,征稿启事之前,中书协高层呼吁回归传统,反对丑书,“激活”唐楷,这次国展就得到了体现。楷书为例,小欧(欧阳通)和颜体为主基调的作品就有16件,占楷书类的作品7%,另外智永和褚遂良书风的作品,比以往有所增加,唐楷类的书风明显增多。第十一届国展,唐楷类的作品只有9件,那时媒体用“惊现”欧体、柳体来夸张形容唐楷的欠缺。十年的发展,高层和各大媒体不断的引导下,国展中丑书逐渐在减少,唐楷书风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笔者认为,届展就像春晚一样,届届办来届届看,不是骂来就是怨,这段时间变成了吐槽的高峰期。

全国性的赛事,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再好的春晚有几个人说满意过。展赛难办年年办,同我们爱书法有关系但关系不大,拿起笔来就是一辈子的追求,展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写好字、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是最重要的。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