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到底哪去了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9-11 18:18:11

文 / 子玉

一般的说法是,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行为兼具经济和政治目的:经济目的是为了和南洋国家进行贸易,政治目的一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天威,建立更广泛的朝贡关系,一方面,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解除成祖的皇权威胁。

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军打进南京城,皇帝朱允炆失踪,虽然官方的说法是建文死于宫中大火,但由于死者身份难以确认,所以建文帝的最终结局就成为了谜。

因此,也才会有礼部尚书胡瀅以寻找神仙张三丰的名义秘密找了建文帝二十三年。

另外,成祖派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行为也被解读为是去南洋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因为,只要建文帝还在世,那么他永远就是成祖一系皇权的巨大威胁。

但结果却是,建文帝的下落从此成谜,大明的皇权在成祖一系中有秩序地持续进行更新,建文时代的痕迹被抹得是干干净净,直到明朝灭亡。

按照正常逻辑推断,建文应该是死了。

先说技术层面。江湖上传闻,说是燕军围攻南京城时,建文帝和几个随从剃发为僧从下水道逃走了,从此辗转江湖。甚至还说,建文逃跑的道具和路线都是太祖生前安排好的,显得太祖能够预知未来一样。

至今,四川、云南等地还有所谓的建文遗址,有一个寺庙甚至声称,寺院里的几棵树就是建文当年种下的。

但明末的钱谦益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疑案,认为建文从下水道逃走的可能几乎为零,因为,他曾做过南京的礼部尚书,非常熟悉南京城的建筑结构,认为建文帝不具备从下水道出逃的条件。

再说,如果太祖能够预判到这一步,那必然是要做相应的政治安排来保证建文的皇权的。既然太祖对允炆继位没有做特殊安排,就说明,准备袈裟之事完全是子虚乌有,以太祖的雄才也是完全能够预料到建文出逃必然是会引起明王朝的地震的,甚至导致帝国的分裂。这是太祖根本不想看到的局面。

至于江湖上的传言则是迎合了大家喜闻奇闻的心理,故意将一个事件放大、渲染,层累地制造出一个完全脱离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事件都是如此“制造”出来的,建文之谜没有被神话已经算是不错了。

所以说,历史像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这句话是合乎逻辑的。因为,这能满足大众的心理期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文化需求。

其次就是政治因素。本质来说,燕王只是打下了大明的国都,他的势力范围也只是从北平到南京交通线上的沿线地区。如果建文逃了出去,他完全可以组织地方势力继续和燕王作战。要知道,当时大明的大多数地方还处于建文朝廷的控制中,也有许多忠于建文的势力。燕王后来为什么会直趋南京,就是因为,他吃不下忠于建文的地方势力,如果纠缠下去,他会死得很惨,只能冒险。

基于此,建文完全可以同时从军事、政治层面对燕王进行打击:利用地方势力对燕王进行军事打击;利用舆论战对燕王展开政治攻势。

毕竟,燕王的行为属于篡位,建文完全可以站在政治、舆论高度对燕王进行精准打击。另外,朝中忠于建文的文官势力也能配合建文,建文完全可以从内外两个方向同时向燕王开战。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建文比初入南京的燕王更具政治和军事优势。

所以,从逻辑上推断,只要建文逃出南京城,他大概率会如此操作。但结果却是,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那么,结论就只能是:

建文已死。

当然,成祖由于没法确认那场大火中的死难者到底有没有建文,所以肯定会千方百计进行寻找。

成祖必须弄明白建文的生死之谜 图源/剧照

从这也可以进一步印证,建文如果活着确实有向成祖同时发动军事和政治攻势的实力,要不然,成祖也不会如此在意建文的生死。

至于江湖上为什么都是建文的传说,原因是,建文执政的几年,重点打击勋贵和宗室,同时大力重用文官集团,不仅提高文官的待遇,还迎合文官的思路进行改革,将大明打造成皇帝和文官集团共治天下的格局。

当然,这也给了燕王发动靖难之役的借口,因为建文毕竟违背了祖制,成祖可以打着维护祖制的旗帜向建文发难。这是朱元璋生前给予诸王的权力。

成祖在上位之后,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又恢复了太祖的一系列制度,这让文官集团是大失所望。

本质来说,建文和燕王之间的斗争其实是围绕改变和坚持祖制展开的:建文改变祖制给了燕王靖难的借口,成祖以维护祖制来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

文官集团在待遇和政治理想同时遭遇打击的情况下,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于是就将建文帝抬了出来,故意制造建文还活着的舆论以激起混乱,尤其是在土木堡事变大明勋贵遭遇毁灭性打击文官集团拿到话语权的情况下。

由于文官和知识分子可以通过政治和文字两条线来操控舆论,所以建文的生死之谜就越来越模糊。

到了万历年间,万历皇帝对于建文的生死之谜都还是一头雾水。

可见,建文的生死之谜也是大明文武之争的政治需要。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建文在出逃之后心灰意冷,无意权力,在胡瀅找到他时就将这个信息传递给成祖,让他放心。史书记载,胡瀅最后一次向成祖汇报有关建文的消息时成祖当时还在军中,在听完胡瀅的汇报之后很高兴,从此彻底放下心结。

也有另外一种可能,胡瀅在找到建文时对方已死,或者胡瀅找到的只是建文曾经的心腹,从其口中得知,建文当年确实死于宫中的那场大火。

不管是哪种结局,总之成祖听完很高兴,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从此安心享受皇权。

至于郑和下西洋则更多是出于经济目的,由于太祖在世给大明积累了巨量财富,大明的商业也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以迫切需要走出去,在出口传统的绸缎、瓷器、茶叶的同时进口香料、染料、珠宝等消费品,以满足皇室和贵族的生活需要。

再者,成祖雄才大略也想通过出海行为宣扬大明的国威,构建以大明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郑和下西洋兼具政治和经济目的 图源/网络

而明朝也完全具备这个条件,一是雄厚的财力支撑,二是从唐宋、元朝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经验。

于是就有了从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近三十年时间区间内的七次下西洋的壮举。

据史书记载,郑和乘坐的船称为“宝船”,长四十丈,宽十八丈,每艘船可以载四五百人,每次出去都是几万人的庞大规模,这在当时的世界航海史上来说都是规模最大的。

当然,由于下西洋主要进口的都是消费品,无助于生产,所以在成祖驾崩后,航海事业在宣德年间也就停止了。

总之,郑和下西洋可能有寻找建文下落的考虑,但绝对不是主要目的,因为,成祖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选手是不可能以朝廷机器去海外寻找一个政治生命已经终结的皇帝的。

这不符合逻辑。

很有可能,建文就是死于1402年宫中的那场大火。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2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