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人数462万,创历史新高”的网传消息冲上热搜。
据报道,2022年考研数据官方还没有发布。462万这一数据,是据称参加由教育部人社部在11月19日召开的就业工作会议的高校老师在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如果确实是这一数据,这意味着2022年考研人数比2021年增加85万——2021年考研人数为377万。而即便最终数据不是462万,2022年考研人数超过2021年考研人数,也是肯定的,大概率超过400万。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科生中,“本科毕业不报考研究生,就out了。”这样的考研观念越来越明显,受这样的观念影响,几乎所有本科生都被裹挟进考研大潮之中,很多本科生不考虑考研值不值得、适不适合,先报名考试再说。考研成为本科毕业生的“刚需”,有的本科院校有的专业100%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报考比例最低的也超过80%。
出现这种倾向,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令很多本科毕业生担心学历膨胀,本科文凭不值钱。学历膨胀会导致研究生文凭贬值,而研究生文凭都贬值了,本科文凭就更不值钱。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 110.66万人,比上年增加19.00万人,增长20.74%。其中,博士生11.60万人,硕士生99.05万人。在学研究生313.96万人,比上年增加27.59万人,增长9.63%。其中,博士生46.65万人,在学硕士生267.30万人。毕业研究生72.86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62万人,毕业硕士生66.25万人。
而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只有72508人,其中博士生14962人,硕士生57546人。在学研究生198885人,其中博士生45246人,硕士生153639人。毕业研究生47077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108.36万人。其中招收本科生65.31万人,招收专科生43.0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340.87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223.46万人;专科在校生117.41万人。本专科毕业生82.98万人。
也就是说,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超过1998年的本专科生招生规模,无怪乎有人称,现在的研究生就是20多年前的专科生。而假如不报考研究生,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本科学历就会被膨胀的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拉低价值。换言之,考研的价值就和20年高考的价值差不多了,是所有本科毕业生都必须认真考虑的升学选择。
二是地方本科院校,以考研为目标组织教学,本科教育正变为“高四”,采取和参加高考一样的方式——纳入考研的课程教学重视,不纳入考研的课程教学边缘;所有学生一进校就被教育必须考研,学校告诉学生,获得研究生文凭将是未来人才的标配,而且这也是改变自己学历身份获得名校学历的重要机会。所有学生于是都把考研作为本科毕业时的目标,很少考虑就业的问题,这完全偏离地方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围绕考研的“高四”教育,既导致研究生生源素质下降,也导致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足。
本文图表来源:网络
三是随着学历膨胀,学历高消费问题日益严重,学历膨胀与学历高消费陷入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提出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原来专科毕业生就能从事的工作岗位,也提出本科或研究生要求,这就是学历高消费。对于学历高消费,国家也在进行治理,但是,由于每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规模增加,用人单位抬高学历要求成大势所趋。如未来很多地方的中学教师招聘,最低学历要求会是研究生。而学历高消费又会进一步刺激学历膨胀。
学历膨胀与学历高消费,将影响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存在教育浪费和人才浪费——一名专科生本来在毕业时就可就业,却不得不再专升本,本考研,目的只是为了提升学历,提升学历后从事的工作还是专科毕业生就胜任的工作,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教育和社会发展要形成良性循环,必须摆脱升学模式、学历导向,构建技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