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正处于S3之中?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看法,很难说哪个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世界各国之间的分歧正在逐渐加剧。
以电动车市场为例,中国、美国和欧盟是全球三大重镇,但是在走势上却有着明显分歧。
乘联会数据显示,截止7月21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到505.7万辆,同比增长28%。但在中国之外的很多地方,发展速度却明显低于预期,主流汽车厂商开始放缓甚至取消此前的电动化目标,中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出现明显分化。
近日,通用汽车表示,将会再次放缓全面电动化计划,推迟第二家美国电动卡车工厂的落成以及别克电动车的生产。
此前,通用曾定下了明年在北美实现100万辆电动汽车产能的目标,但今年二季度的交付量仅为21930辆,虽然同比增长了40%,但与通用雄心勃勃的计划相比,这样的成绩着实一无是处。
在通用宣布延缓电动化之前,福特也做出了类似的表述,因为它的电动车板块仅在今年二季度就出现了10亿美元级别的亏损,全年亏损额预计将突破50亿美元,拖累了福特的整体表现。
作为豪华品牌的代表,也是之前发展电动车最积极的厂商之一,保时捷早先也宣布放弃“2030年电动车销量占比提升至80%”的既定目标。
两年前,奔驰还宣称2030年将新车销售基本转型为电动汽车。但到了今年2月,奔驰延缓电动化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至于另一大汽车巨头丰田,更是从一开始就不相信电动化大趋势。丰田章男对于电动车的质疑一直没有停过。
除了车企之外,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电动车相关政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美国,大选过后,现行的电动车扶持补贴政策很有可能会被取消。
至于欧盟,早在去年底就已经传出了放弃碳中和的消息。欧美的电动车计划最先就是在环保的呼声中开始推动的,而当碳中和这个目标不复存在的时候,汽车行业的电动化似乎也就没有那么迫切了。
车企们不努力,政策上有松动甚至倒退,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兴趣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欧盟电动车销量就在放缓。今年5月,销量同比下跌12%,汽车制造大国德国的降幅更是达到30%。
在美国市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仅为18%,而去年四季度这一数字为18.8%,4年来首次出现下滑苗头。
仅仅3年时间,中国与欧美日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上就出现了明显分歧,中国高歌猛进,欧美日步伐放缓甚至倒退,割裂肉眼可见。
欧美日的汽车大厂们调转风向放缓电动化步伐,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品牌崛起得太快,超过了它们的设想和控制,就像光伏产品,一个本来是用来限制中国发展的绳索,结果中国愣是一把接过这个阳谋,把套在脖子上的绳索玩成了九节鞭这种大杀器。
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中国最先提出的,从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欧美日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此类产品,几十年过去了,它们的问题还是那个陈年烂梗——无法让产品低成本落地。
过去几年,除了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几乎都来自于中国厂商。技术实力不足,导致难以打造出能让消费者满意的车型,车价还昂贵到令人咂舌。
欧美厂商此前虽然制定了激进的销量目标,但行动迟缓迭代速度太慢。比如大众的MEB平台研发一款新车需要48个月,这还是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最积极的厂商,其它厂商的速度可想而知。
把阳谋做成回旋镖,一发接一发地钉在欧美车厂身上,这就是中国厂商的能力所在。到目前为止,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占据全球60%以上的份额。
在技术层面,不管是智能座舱、动力电池还是智能驾驶,抑或其它核心零部件,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样样不缺,既有比亚迪这样的整车冠军,也有禾赛、宁德这样的零部件巨头。
这就构成了一种系统性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能会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失误,但整体优势却几乎不可能被撼动。
更重要的是,就算欧美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搞小院高墙加关税,也难以封堵中国厂商。这首先是因为中国自己就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有活力的汽车市场,靠内循环就能立足,其次则是因为,欧美国家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并不拒绝中国新能源汽车。
既然如此,放缓电动化进程就成了一种稳妥的转型方式,就成了欧美汽车厂商的共同选择。这不是因为“电动汽车坑人”,也不是因为它们高瞻远瞩,只是基于现实条件和自身实力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面对欧美在新能源发展路径上的集体转向,中国给出的回答也很坚决——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