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反腐背景及严查态势
(一)中纪委、最高法点名医疗反腐原因
近年来,医疗领域的腐败现象频发,已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也是中纪委、最高法接连点名医疗反腐的重要原因。
在医药购销环节,部分医疗机构的领导及关键岗位人员,利用手中职权,为了谋取私利,与医药代表、医疗器械供应商等相互勾结。比如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的案例,一台进口设备原本价格是 1500 万元,却被抬高到 3520 万元,其中 1600 多万元就成了医院领导的回扣,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医院的利益,更让医疗采购成本大幅虚增,最终都转嫁到了患者身上。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正之风。个别医生会收受红包,或者通过开高价药、多开不必要的检查项目等方式拿回扣,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像有的患者只是普通感冒,原本几十元就能解决,可到了医院,医生却在不问具体情况之下,开出各种抽血化验、拍 CT 等检查单,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且,医疗行业腐败还呈现出隐蔽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从基层医疗机构到大型三甲医院,从药品耗材供应到医疗设备采购、工程承揽等多个关键环节,都可能存在腐败行为。这些腐败现象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切身利益,让老百姓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甚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也侵蚀了整个医疗行业的正气,影响了医疗行业在大众心中救死扶伤的形象,降低了社会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
正是鉴于医疗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以及对社会民生造成的恶劣影响,整治医疗领域腐败势在必行,中纪委、最高法才会接连点名,彰显出对医疗反腐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整治此类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200 余家医疗机构严查详情
此次 200 余家医疗机构迎来严查,涉及多个省市,各地都采取了积极且有效的检查模式。
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医保局发布了《2024 年基金监管工作购买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政府采购项目中标公告》,采取 “省级联络督导、市州交叉带队、第三方协助” 的模式开展工作。全省 14 个市州被分成 15 个飞检组(兰州市计划安排 2 组次,其余市州均为 1 组次)进行联合交叉检查,每组次飞行检查时间约 15 天,力求实现检查全覆盖。在这次检查中,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了 5 家第三方机构对全省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展开省级飞行检查及专项检查,第三方机构主要负责提供全面数据分析精准锁定疑点数据、飞行检查、专人驻点办公等工作,服务期限从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至 2025 年 12 月底完成,涵盖大数据筛查和现场检查。
此次检查的数据处理对象范围广泛,包括全省现场综合检查经办机构 14 家、定点零售药店 70 家、定点医疗机构 150 家。其中,省级定点医疗机构有 10 家、市级定点医疗机构 28 家、县(区)级定点医疗机构 42 家、民营医疗机构 70 家。在人员安排上,每组次需派出第三方机构专业人员 10 名,其中大数据分析人员 3 名,财务审计人员 2 名,医学审核稽查人员 5 名。
除了甘肃,其他省市也纷纷行动起来。比如黑龙江省医保局计划引入第三方机构协助省中心开展基金监管工作,对省本级 200 家定点医药机构进行数据筛查及现场稽核检查,内容涵盖伪造医疗文书票据、诱导住院、虚假住院、虚构医疗服务、挂床住院、分解住院、冒名住院等行为。还有哈尔滨市、镇江市等地的医保局也都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借助大数据和 AI 技术等手段,对市内的定点医药机构进行抽查检查,聚焦违法违规和欺诈骗保行为。
可以看出,这次严查覆盖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大型综合医院还是基层医疗机构,都在检查范围之内,旨在全面整治医疗领域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规范医疗行业秩序,保障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以及患者的权益。
二、典型医疗反腐案例剖析
(一)医保领域贪污案例
最高法曾发布过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李某利用担任某市某镇政府医保所工作人员这一职务上的便利,收取辖区村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41 万余元,然而,他却只将其中 14 万元在医保系统中核定缴纳,剩余的 27 万余元竟被他侵吞并用于个人房屋装修、生活开支等方面。
从犯罪手段来看,李某就是利用了自己负责收取医保费这一职权,钻了监管上可能存在的空子,私自截留本应上缴的费用,把 “救命钱” 变成了自己的 “私房钱”,这种行为极其恶劣。而这一行为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医疗保险基金本就是老百姓的 “看病钱”“救命钱”,关系着医保制度能否健康运行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李某的做法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村民们缴纳了费用却可能面临无法正常享受医保待遇的风险,同时也破坏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损害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好在李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退缴了全部犯罪所得。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鉴于他具有自首、全额退赃等情节,依法可以减轻处罚,最终以贪污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同时依法追缴犯罪所得,且一审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这一案例充分彰显了依法惩处医保领域 “蝇贪蚁腐”、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鲜明立场,也让我们看到医保领域反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妄图在医保资金上动手脚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医院领导干部违纪案例
近期,多地医院领导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的消息不断传来。比如河南省新乡医学院原党委书记陈建国,据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资料显示,陈建国此前就曾因安排院办公室主任购买茅台酒用于公务接待,却以办公用品、低档酒水发票等形式予以报销,以及租赁轿车供自己等人使用等问题,在 2020 年 2 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所得也被收缴,然而在 2024 年,还是没能逃脱因更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查的结果。
还有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胡丽,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阳光,他们都在任上被查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相应的审查调查。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此前就有院长因受贿千万获刑,在 2019 年 7 月,南宁市良庆区法院公开宣判该院原院长张法灿受贿案,1998 年至 2015 年期间,张法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公司和个人在医院工程建设、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好处费共计人民币 1221 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
这些医院领导干部们往往在药品耗材采购、设备购置等关键环节存在腐败问题。像怀化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印宇鹰,就利用职务便利,向某医院负责人打招呼,由医院限定竞标门槛、提前告知某私营企业主采购品牌信息,为其承揽某医院医药配送项目、大孔径 CT 设备采购项目等提供帮助,收受巨额财物。还有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黄科,在 2009 年至 2024 年期间,利用担任院长、执行院长、党委书记的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
这些案例凸显出对医院关键岗位人员监管的必要性,如果对他们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他们就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关乎医院发展以及患者利益的关键环节上以权谋私,不仅让医院的运营成本增加,还会导致医疗费用虚高,最终都转嫁到患者身上,严重破坏医疗行业的风气,损害患者的权益,所以加强对医院领导干部等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管刻不容缓。
三、医疗反腐带来的影响
(一)对医疗机构自身的影响
医疗反腐行动对于医疗机构自身的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在这场行动中面临着运营理念与模式的重塑。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医疗反腐将助力其回归公益性。长期以来,部分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逐渐偏离了公益性的初衷,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这使得医疗资源分配不够合理,服务质量也有所下降,让患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而随着医疗反腐的推进,公立医院会更加注重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比如合理规划科室床位数量、医疗设备的配置等,让优势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像过去可能存在某些科室为了增加收益,过度占用医疗资源,而在反腐行动的影响下,这种现象会逐渐改善,使得各科室能协调发展,满足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时,公立医院也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用药等环节,真正把患者的健康需求放在首位,切实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让公立医院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在民营医院方面,此次医疗反腐将为其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迎来健康发展的新机遇。以往,民营医院的发展存在一些阻碍,口碑也参差不齐。实际上,我国民营医院近年来发展迅速,数量已达到 2.3 万个,占医院总数的 10.4%,在市场中也有着不错的表现,提供了更多就医选择,增强了整个医疗市场的活力。医疗反腐的深入推进,会促使民营医院更加注重自身规范运营,把重心放到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上。而且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比如《关于印发 “十四五” 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等文件提出促进社会办医持续规范发展,民营医院能够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有望在医疗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这不仅有助于医疗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选择,促进整个医疗服务生态更加完善。
总之,医疗反腐促使医疗机构重新审视自身运营模式,推动它们朝着更加健康、规范、公益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二)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在医疗反腐的大背景下,医务人员的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变化。
首先,医务人员的待遇有望逐步提高。目前,我国不少医务人员反映工作压力大、收入却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部分优秀人才流向其他行业。而医疗反腐行动的开展,促使医疗机构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一方面,随着医疗领域中不合理的利益链条被斩断,如药品回扣、器械采购回扣等现象减少,医院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改善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比如提高薪资水平、增加绩效奖励、完善福利保障等。以一些医院为例,在加强反腐工作后,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进而有能力为一线医务人员发放更多的岗位津贴,让他们的付出能得到更合理的回报。
其次,人才流动也趋于合理。过去,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管理不规范、薪酬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人才分布不均衡,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和偏远地区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医疗反腐行动有助于整顿行业秩序,让各医疗机构更加重视人才价值,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等吸引人才。例如,在一些地区,通过完善基层医务人员的晋升机制,让他们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等方面能与大医院的同行享有同等机会,从而鼓励更多人才愿意扎根基层,为基层医疗事业贡献力量,使得整个医疗行业的人才分布更加科学合理。
此外,激励机制也将更加完善。以往部分医疗机构过于看重经济效益,使得医务人员的考核和激励往往与业务收入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些不良行为。如今,随着医疗反腐的推进,考核机制会更侧重于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医德医风建设等社会效益方面,激励医务人员真正专注于提升专业技能、用心服务患者,通过正当途径实现自身职业价值,为医疗行业的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三)对患者及医疗行业风气的影响
医疗反腐对于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着积极且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善着医患关系、净化医疗行业风气,提升整个社会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
在看病难、看病贵方面,过去医疗行业的腐败现象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地区、医院为了谋取私利,使得优质医疗资源被不合理占用,比如大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同时,部分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等行为也让医疗费用虚高,像有的患者原本普通病症只需简单治疗,却被要求做大量昂贵的检查、使用高价药品等,加重了经济负担。而医疗反腐行动能够有效遏制这些不良现象,促使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流向有需要的地方,医院也会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安排诊疗,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让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公平、可及且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
对于医患关系而言,此前由于医疗腐败问题的存在,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医患矛盾频发。患者总担心自己会遭遇不合理诊疗、多收费等情况,而医务人员也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感到压力和困惑。随着医疗反腐的推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会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把精力放到提高服务质量上,用心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尊重患者权益,从而逐步改善医患关系。从一些调查数据也能看出变化,如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2019 年中国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患者满意度从 2018 年的 84.8% 提高到 2019 年的 87.5%,这表明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医患关系正逐渐向好发展,这也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缓解医疗系统的紧张局面,营造和谐的就医氛围。
在净化医疗行业风气方面,医疗反腐行动严厉打击了各种腐败行为,让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现象无所遁形,对整个医疗行业起到了震慑作用。医疗机构会更加注重内部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医务人员也会自觉遵守职业操守,廉洁行医。例如,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医风医德整治评选活动,树立正面榜样,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让行业内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进而提升整个社会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让医疗行业真正回归到救死扶伤的本质,赢得大众的尊重和认可。
四、医疗机构应对策略及展望
(一)当下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面对此次严查,医疗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确保合规运营,平稳度过这一关键时期。
首先,加强内部管理是重中之重。医疗机构要梳理并完善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权力滥用的情况。例如,在人事管理方面,严格规范招聘、晋升等流程,确保公平公正、择优录取,防止出现靠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在医疗服务管理上,制定详细的诊疗规范和服务标准,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照执行,杜绝随意诊疗、过度医疗等行为。像有的医院重新修订了《医疗服务操作手册》,细化到每种常见病症的诊断流程、用药标准以及检查项目的合理范围,让医务人员有据可依,也让患者能清楚了解自己应接受的合理诊疗内容。
其次,规范财务制度迫在眉睫。建立健全的财务审批流程,对每一笔收支进行严格审核,特别是涉及大额资金的项目,如设备采购、基建工程等,要经过多层审批,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透明。同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营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年度预算,并严格执行,避免出现预算超支、资金浪费等问题。比如一些医疗机构引入了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实时监控财务数据,对异常支出及时预警,方便管理层及时掌握财务状况并做出调整。
再者,完善采购流程也不容忽视。对于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采购,要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可以建立专门的采购小组,成员涵盖医疗专家、财务人员、纪检人员等,从需求评估、供应商筛选、开标评标到合同签订,进行全程监督。并且,定期对采购项目进行复盘审计,查看是否存在违规行为。以某医院为例,以往采购中曾出现过价格虚高的情况,后来通过完善采购流程,采用多方比价、实地考察供应商等方式,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保证了采购物资的质量。
最后,强化员工廉洁教育是长久之策。通过定期开展廉洁培训、职业道德讲座等活动,向全体员工传达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可以邀请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法律专家来院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让员工深刻认识到腐败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同时,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热线等渠道,鼓励员工互相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举报。如不少医院在内部宣传栏张贴廉洁标语、定期推送廉洁提醒短信,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让廉洁意识深入人心。
总之,医疗机构只有积极主动地采取这些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严查,在合规运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维护好自身的形象和声誉,保障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
(二)医疗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医疗反腐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医疗行业有望迎来一系列积极且深远的变革,在多个方面呈现出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
在制度建设方面,将会更加完善和健全。国家有望进一步出台更为细致、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医疗领域各种行为的边界,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震慑。同时,医疗机构内部也会建立起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药品采购、医疗服务、财务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入手,实现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根源上杜绝腐败滋生的土壤。例如,各地可能会参照一些成功的试点经验,推广建立独立的医疗行业监管委员会,整合多方资源,增强监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服务质量有望得到显著提升。公立医院会更加坚定地回归公益性,将重心真正放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上。会加大对医疗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的投入,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的问题。而民营医院在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也会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通过提升服务品质、打造特色专科等方式吸引患者,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像一些高端民营医院可能会聚焦于高端体检、康复护理等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整个医疗行业会形成公立与民营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患者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资源分配也会更加合理优化。以往由于腐败等因素导致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的情况将逐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通过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医疗设施配备等措施,引导患者合理分流,让小病在基层就能得到妥善诊治,大病再转诊到上级医院,提高医疗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同时,医保基金的使用也会更加科学规范,通过精准监管,确保每一笔医保资金都能真正用在刀刃上,保障患者的医疗保障权益,让更多人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总之,医疗反腐不是一时之举,而是推动医疗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医疗行业将在制度的保驾护航下,服务质量不断升级,资源分配更加合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挨着个查吧,医疗器械、耗材、试剂公立医院都是黑洞。
前几天傍晚,15岁孩子肚子疼,到安阳市中医院急诊室,到那医生按了几下让去拍个CT,我想应该一百来块钱,谁知道缴费那要665…..124排的CT,拍完片我问CT室医生,人家说应该是食物堆积造成的,可到了急诊,又说让验血,看看是不是胰腺的问题…..我他么都无语了,不就是伤凉食积了吗,问了下人家医生,人家还不乐意了。最后开了两盒药40块钱回家了。以后真不敢去大医院了,700多块钱治了个食积,比他么强盗都狠
怎么知道普通感冒?不是更历害丢命感冒?不检查,说你误诊,检查了说你过渡检查,医生只有保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