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镓锗出口后,中国将下达第三道管制令,西方希望中国刀下留人

宏阿易聊影娱 2024-09-04 10:08:59

“手里没粮,心里发慌”,这句老话用来形容当下的美国,似乎再贴切不过。

曾经在贸易战场上挥舞着制裁大棒的美国,如今却隐隐感受到了一丝不安,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竟然被中国紧紧地握住了“命脉”!

环保之剑: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这一切的起因,还要从中美贸易战说起,曾经两国关系还算融洽,中国也多次建议双方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但美国似乎铁了心要走对抗的道路,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处处设限打压。

你打你的关税牌,我握我的资源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但随着时间推移,反倒是美国先坐不住了,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某些关键资源上对中国的依赖远超想象。

究竟是什么资源,能让一向强硬的美国也开始犯难呢,答案是:稀有金属,尤其是稀土。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国防、科技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智能手机到导弹制导系统,从电动汽车到风力发电机,都离不开稀土的身影。

稀土元素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制造高性能磁铁、激光、电池、催化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可以说,谁掌握了稀土,谁就掌握了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而中国,恰恰是全球稀有金属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更是傲视群雄。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37%,位居世界第一。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全球稀有金属供应链的龙头老大,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储量,还建立了完善的开采、冶炼和深加工体系,能够为全球市场提供种类齐全、品质优良的稀土产品。

美国所需的稀土也大多依赖从中国进口。数据显示,美国8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而欧洲国家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更是高达90%以上。

然而,过度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让中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稀土政策。

中国并非没有经历过“稀土之痛”,上世纪90年代,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中国曾一度放松对稀土资源的管控,导致稀土价格一路走低,甚至被贱卖到“白菜价”。

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开采方式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也让中国意识到稀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了保护环境,也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开始逐步限制稀有金属的出口,其中就包括稀土、镓、锗、金属锑等。

2010年,中国开始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制并加强了对稀土行业的监管力度,打击非法开采和走私行为,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020年,中国更是将稀土、镓、锗等金属列入《出口管制法》的管控范围,进一步规范了稀土资源的出口秩序,将其纳入国家战略资源管理体系,限制战略对手获取关键资源的能力。

美国焦虑:寻找替代方案,摆脱“命脉”束缚

这一纸禁令,犹如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全球市场上的稀有金属供应开始减少,价格也随之上涨,其中镓和锗的价格更是直接翻了一番,给依赖中国稀土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一些企业甚至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稀土供应而被迫减产甚至停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

这下,那些严重依赖中国稀有金属的美西方国家可就慌了神了。

尤其是金属锑,这种金属主要用于生产阻燃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塑料、纺织品等领域,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锑生产国,一旦中国断供,他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西方国家纷纷指责中国此举是将稀土资源“武器化”,试图利用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来谋取政治和经济利益。

面对美国的焦虑,中国并非无动于衷,过去的中国一直秉持着合作共赢的态度,从未想过要将稀有金属资源作为武器。

中国多次强调,限制稀土出口是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并非针对任何国家。

但美国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却让中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中国这次的反制,可谓是精准地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

美国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稀有金属领域并非高枕无忧,反而处处受制于人,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美国开始积极寻找替代方案试图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为了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方案。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蒙古,这个国家的稀土储量也不容小觑,据估计,蒙古的稀土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蒙古拥有约3100万吨稀土储量,其中蕴藏着丰富的重稀土元素,而重稀土元素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尤为重要。

这时,蒙古的地理位置却成了最大的阻碍,他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蒙古的稀土运输路线必须经过这两个国家中的其中一个,而想要绕开他们简直是天方夜谭。

此外,蒙古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能力也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化生产。

无奈之下,美国只好退而求其次,开始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建设稀土产业链。

美国试图扶持这些国家的稀土产业,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限制出口带来的缺口。

例如,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协议,共同投资开发澳大利亚的稀土矿产资源,并计划在澳大利亚建立稀土加工厂。

美国还加大了对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等地区的稀土勘探和开采投资,希望能够找到新的稀土来源。

未来之争:中国稀土,世界舞台的“王牌”

然而美国的这些努力,真的能够改变系统行业现今的状况吗?

答案恐怕并不乐观,中国在稀有金属领域的优势,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和发展。

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而且还拥有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从开采、冶炼到深加工,中国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稀土产业的绿色发展,加大环保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中国还在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新的稀土材料和应用技术,不断拓展稀土应用领域,提升中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稀土市场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中国凭借着强大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实力,必将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中国也深知,仅仅依靠资源优势,是无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

稀土资源的价值,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应用和创新上,因此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稀土产业的科技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努力摆脱低端制造的标签,向高附加值领域进军。

从稀土永磁材料到稀土发光材料,从稀土催化材料到稀土抛光材料,中国企业在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中国制造的稀土产品,也逐渐摆脱了“物美价廉”的刻板印象,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和性能,赢得了越来越多国际客户的认可。

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稀土,这块“工业味精”,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这场稀土争夺战,最终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解局】中国为何宣布对镓和锗实行出口管制?专家这么看——环球网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引西方担忧,“我们离不开中国”——海峡网

中国对锑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影响几何?——界面新闻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