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零售之光迭代

斑马帆 2024-10-08 20:22:53

斑马消费 徐霁

叶国富抄底永辉超市,福建零售业,再次以另一种姿态,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过去20多年里,福建零售业诞生了新华都和永辉超市两面旗帜,前者开创了福建首家一站式购物广场;后者剑走偏锋通过生鲜立足。

两家公司的老板,都是白手起家。陈发树早年贩卖木材为生;张轩松、张轩宁做了多年啤酒代理生意。

福建规模最大便利店企业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第一桶金不是来自卖啤酒,而是其持有的雪津啤酒原始股。

涉足零售业后,大家才发现,这个活儿真不轻松。张利甚至都有点后悔:“谁能想到这么苦呢?”

各有各的苦。新华都遭受内外夹击,不得不剥离零售业务;永辉超市3年累计亏损超80亿;近几年才冒头的即时零售企业朴朴超市,至今未有实现盈亏平衡的公开消息。

福建零售业,从购物广场到生鲜超市、便利店、即时零售和折扣店,多种业态并存。新华都由零售业务转身互联网营销业务;大股东易位的永辉超市,能否继续扛起福建零售这面大旗?

发端1995

曾是福建首富的陈发树,早年从事木材生意发迹,但他第一桶金,是靠在厦门经营日杂百货。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厦门盘下一家行将倒闭的店铺,挂上了华都百货的招牌,做起百货批发业务。

1995年,华都百货搬到福州市区最热闹的东街口,生意越来越红火,陈发树将其复制到当地的商场和购物中心里。后来,陈氏兄弟分道扬镳,陈发树成立新华都集团,以百货+大卖场的模式,成为福建当地的明星企业。

陈发树繁忙的1995年,是中国百货、超市消费发端的大年。这一年,家乐福、麦德龙、八佰伴等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同台竞技。

同年,在福州做了多年啤酒代理的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决定试水日渐兴起的超市业态,在福州开出第一家“古乐微利”超市。

1998年,张氏兄弟将超市更名,在福州火车站附近开出第一家永辉超市。永辉两字,寓意着光明和繁荣,张氏兄弟内心的追求跃然纸上。

与陈发树的百货+大卖场模式不同的是,永辉超市(601933.SH)剑走偏锋,以生鲜类为主,逐渐打造成为以低价生鲜引流、日用食品盈利的商业模式。成功避开沃尔玛等商超巨头的锋芒,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不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新华都、永辉超市不同的发展路径,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黄金时代

之后的16年里,中国传统超市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外资连锁商超品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格局由此前的国资主导,演变成国资+外资双强的市场格局,民营超市整体呈现较弱的状态。

起初,张轩松兄弟配合福州当地推广农改超项目,获得崛起的机遇。2005年至2010年,永辉超市一方面锤炼自身经营能力,同时构建起强大的生鲜供应链系统。公司有机结合了农贸市场、现代超市的优势,扩大生鲜经营面积,利用直采减少环节,门店选址贴近居民区。

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优势后,永辉超市逐渐向国内超市头部进击。

新华都一度是福建零售业的扛把子。1995年夏天,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的华都百货,在福州市东街口开门迎客,第一天营收就超200万元。陈发树趁热打铁,在福州五四路等路段连开3家购物广场。

2007年,新华都已拥有32家超市,资产规模近13亿元,年利润1.3亿元以上。次年,公司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福建上市最早的零售企业。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60%,抒写了当地零售行业的奇迹。

2010年,永辉超市登陆A股,以每年新增门店超60家的速度,向全国扩张,迎来了高光时刻。

浮浮沉沉

2012年之后,外资、内资超市夹击,电商崛起,新华都(002264.SZ)的危机浮现。

2013年,公司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36亿元。此后的7年间,公司陷入亏损、扭亏的反复之中。

当时,陈发树的新华都集团,早已多元化,上市公司新华都的业务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在竞争对手、新模式的冲击下,新华都略显乏力。

期间,新华都做过很多努力。2013年、2014年先后与阿里巴巴和腾讯微信平台展开合作,连接移动端;2017年还曾与阿里巴巴共同设立福建新盒网络,涉足新零售业务,不过一年后退出。

2018年,新华都行至高峰,势力范围覆盖江西、江苏、上海和福建,门店143家,但难掩颓势。

2021年11月,公司公开征集买家,甩卖零售业务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当时,所涉11家全资子公司中已有10家亏损,仅泉州新华都购物广场尚有盈利。

曾经的福建零售之光,俨然一块鸡肋。最终,母公司新华都集团出手接盘,新华都转型互联网营销。

凭借早年锤炼的生鲜护城河,永辉超市一路高歌猛进,获得了资本的厚爱。2014年牛奶国际入股永辉超市,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2016年京东系参与定增。

借助资本优势,永辉超市在上下游频频出手,仅几年时间衍生出“永辉系”。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900亿元,转折的伏笔也就此埋下。2021年起,公司营业收入不断下行,去年仅实现786.4亿元。3年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80.36亿元。

今年以来,公司经营状况也未能得到好转,不得不关店止损。前8个月,关闭门店总量达到136家。危急之中,永辉超市找到超市“神医”胖东来开药方调改。

不过,近两年来,永辉超市仍是中国超市TOP100榜单上的常客,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沃尔玛。

新业态冒头

福建人爱拼,也善于捕捉商业机会。在孕育了新华都和永辉超市的土壤中,不断有零售的新业态冒头。

2016年,陈木旺创立朴朴超市,主打生鲜即时配送。前置仓+线上电商的模式,30分钟送达,朴朴超市APP下载注册用户超过1.7亿人。

前置仓老玩家,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已先后上市,分别布局37座、16座城市,规模上对朴朴超市实现压制,还有小象超市,紧贴着后脚跟而来。

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得以做大,主要是特殊三年时期,生鲜赛道的兴起,社区团购的刚性需求,催生了这批生鲜电商崛起。

朴朴超市的发展并没有这么顺利,线上到家业务,单是在大本营福州,就打磨了4年。据公开数据,2020年,朴朴超市在福州市场日单量16到20万单,秒杀永辉到家的5到6万单。陈木旺这才有了走出福州扩张的信心。

不过,陈木旺对扩张仍然相当谨慎。2021年,朴朴超市才陆续进入南京、武汉、长沙、成都、重庆及合肥等城市,全国性扩张并未大范围铺开。

朴朴超市之外,福建本土崛起了大量便利店。2023年中国便利店百强榜单中,福建共有7家上榜,见福、万嘉、汇宁、易太、六意、文献和新南丰,合计门店规模5818家。

其中,见福便利店位列第12位,闽系便利店品牌之首,门店规模2521家,较上年增加108家。其门店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和四川三地。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