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过剩”将成事实!老师们无需担心失业,大概率有三种归宿

议史纪 2025-01-15 08:48:55

近几年来,随着生育率进一步降低,有关于“教师过剩”的话题再次被热议。几年前,一位在编教师选择放弃编制教师岗位,她在辞职申请书上只写了一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掀起了广大网民对于“自由”的向往。

包括最近,一个话题冲上热搜榜,“我把编制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太轻了”,这句话是一名刚辞职不久的老师说的,她曾经对于教师行业充满热情,经过几次考编才成功。然而过了几年之后,她却在看清自己在人生这个“天平”上,将自己放的太轻,而重新选择爱自己,毅然放弃了曾经人人羡慕的“教师编”。

事实上,近年来,教育领域随着上一轮人口暴增,已经出现了饱和状态,随着而来的是教师行业越来越“卷”,如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对于在编教师来说,或许挑战并不在“教书育人”,而是过多的繁杂的无关于教师本职的工作。再加上近年来师生关系出现错位,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老师其实也是一个人。

2019年,相关调查显示,32%的被调查教师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72%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中亚心理健康症状。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组成调查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对教师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其中大部分教师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这种趋势还在逐年上升。

这些调查结果,值得引起广泛关注。教师就好比一座花园的“园丁”,而自古以来教师便有“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描述,其中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对学生所付出的心血,就好比一节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

正因为,目前教师行业存在饱和状态,再加上教师人员出现冗余,这也造成了教育行业不仅卷,还在往“低质量”上卷。教师行业固然是一个付出型职业,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把编制看的太重,以至于并没有真才实学。

因此,其中教育行业才要向高质量队伍发展,“教师过剩”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为教育行业减负,有能力的人不必卷,没能力的人也没必要进去卷。

现在情况似乎很严峻,2024年,北师大团体研究预测,2035年全国或将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

小编家中也有从事教育行业的亲戚,逢年过节也在一起聊过“教师过剩”话题,坦白说,现在的高中教育,多数学课的知识已经有了大学部分内容,所以对于教师授课的要求也丝毫越来越高的,不仅要将基础授课内容精通,还要增加一些额外的知识储备。

并且,现在想要教师行业待下去,只有教师资格证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教师的全方面要求都在提升。尽管如此,因大家对教师行业工作稳定,工资稳定,以及社会地位高等固有印象,依旧有很多人在往教师编制上发力,因此其实在年轻人队伍中还是非常吃香的。

不过,千万别忽略了教师行业前景的趋势,另有数据显示,2021年开始,全国幼儿园数量在连年减少。这也说明生育率不断降低,造成了幼儿园开不起来,那么久而久之,学生越来越少,但是教师越来越多,不仅造成了“教师过剩”,还造成了教师团队质量参差不齐。

大环境下,受疫情波及就业形势暂缓,别说师范毕业生了,就连其他行业的毕业生,都在会考虑暂停找工作,利用这几年考公,考研究生,考编。尽管如此,也不是一味地考编,考公就能躲过所有问题的。

在做任何决定前,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心意,也得摸清行业前景,这样会避免少走很多坑。除了师范毕业生之外,其实现在更发愁的是一些已经在编的教师,在社会已经明显不需要更多教师的情况下,他们又何去何从呢?

事实上,其实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国家早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未来老师们无须担心会失业,大概率会有三个“归宿”。

首先,以后在编教师,或者正在考编的人都不要担心。在教育行业优化精简各科教师后,筛选出那些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的教师,可以重新分配到教育行业中紧缺的岗位上,例如后勤,助教等。

这样一来,咱们的教师团队更加高质量,并且也完善了其他岗位,可谓一举两得。换句话说,其实大部分人想考编教师岗位,都是为了编制的那些优势,一旦转岗或者地位降低,那么教师编制的吸引力也会降低,进一步解决了教师冗余问题。

其次,其实除了转岗之外,其实现在部分学校已经开始试点,推进“小班化教学”。所谓“小班”,其实就是在现有的班级人数上减少一些,或者之间砍半。比如现在大部分地区,一直以来一个班级动辄50个学生,甚至还有60,70个学生。这些大班级上课,全靠一个教师在讲台上授课,经验在丰富的老师管起来也吃力。

所以小班化教学推进后,教师岗位就可以分出很多位置,也给教师减轻负担,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效的上课。

最后,如果转岗或者小班化改革,还是有冗余教师,这些人可以转单位到教培机构,或者社区教育中心等单位工作。

以上几个方式,都可以避免教师失业,所以不必太过担心。其实说到这里,其实解决问题还要从源头入手,在生育率下降的当下,缩小教师招聘规模,减少编制岗位,增加合同制。

总的来说,无论如何,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有什么所谓的“铁饭碗”,今后的社会都是凭本事吃饭,以能力或者技术优先。

1 阅读: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