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告御状有多大风险?乾隆:问题要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要解决

小岛知风 2024-07-13 22:29:32

说起进京告御状,都会联想到古装剧中老百姓受到贪官污吏压迫,不得已进京向皇帝鸣冤告御状,而结局通常是皇帝展现英明神武之处,处置贪官污吏,还老百姓一个公理。

不过这些只是电视剧中的情节,在真实历史上告御状风险其实很大,就看看清朝乾隆时期的一个老百姓进京告御状的结果就能明白,乾隆在接到老百姓告御状之后,确实像电视剧中一样展现了英明神武之处,严惩了贪官污吏,但乾隆最后却也把告状的人一并杀了。

那么乾隆为何在处理完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之后,还要把检举揭发这些贪官污吏的告状人也杀掉呢?其实这是乾隆运用的帝王权术,他把这套帝王权术都用到了老百姓身上,下面就来说说乾隆时期这个告御状的事情。

侠义秀才为百姓请命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直隶地区的官府要从民间收取粮食屯粮积入国家粮库,当时朝廷给定的粮价是每石九钱三分,直隶正定府下辖的井陉县知县周尚亲却认为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他派人从井陉县各庄农民处以每石六钱的价格收粮,一石粮他私吞了三钱三分,就这样周尚亲中饱私囊贪了几千两银子。

后来周尚亲中饱私囊的事流传到了井陉县民间,老百姓为此十分生气,尤其是产粮大庄金良庄的农民更加生气,因此金良庄的农民就多次到县衙找周尚亲理论。

岂料周尚亲以权压人,他不仅不承认中饱私囊,还糊弄老百姓称这已经是他跟上级交涉后给出的最高粮价了,但是金良庄的农民都不认可他的说法,最后周尚亲派人将带头理论的百姓乱棍打出了县衙。

井陉县的农民们苦不堪言,没办法大家一合计向上级举报周尚亲吧,毕竟井陉县是周尚亲说了算,想要制裁他只能往正定府或者直隶省里举报状告他。

但是不要以为举报很容易,毕竟那个时代跟现代不一样,现代有举报信箱,还有舆论监督和网络举报各种途径,那个时代想要举报像知县这种官员,就得写好诉状去府里或省里去告状。

所以那个时代举报是一门技术活,最起码得识文断字能把事情前因后果交代明白,而且集体举报贪官还得有个带头的人,不能大家一起去府里或省里告状,因此井陉县的农民就想到了请求金良庄秀才梁绿野牵头去上级单位检举揭发周尚亲中饱私囊。

梁绿野是一个秀才,虽然他有很多田地,也在此次收粮时吃了亏,但是他家底丰厚,每年朝廷还会给他发薪水供养他这种高级知识分子,因此他完全没必要带头去告状。

不过梁绿野为人耿直,很富有侠义精神,当井陉县吃亏的农民跪倒在他家门口,哭求他带头检举揭发周尚亲时,梁绿野就决定帮助这些农民告状,梁绿野当即向这些农民表示“为民请命,万死不辞”。但是当时梁绿野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最后居然真的一语成谶。

梁绿野当即联同叔叔梁进文、至交好友李望春、李馥等人斟酌的写好诉状,几人很快就到正定府状告周尚亲。

当时的正定府知府名叫方立经,他接到状告之后并没有认真对待,他只是派人把周尚亲叫来问话,周尚亲当然不会承认,周尚亲只说梁绿野仰仗秀才身份是地方豪绅,在县里不服自己管教,还挑唆刁民聚众闹事和反抗官府,请方立经赶紧法办这些刁民。

面对原告被告互相指责,方立经并没有认真派人去井陉县调查取证,他反而是听信了周尚亲的话,认为梁绿野等人是刁民,当即以“挟嫌滋事,敛钱抗官”为名,派人将梁进文、李望春、李馥等人抓了起来,而梁绿野则侥幸逃出了正定府。

当梁进文等人被正定府抓起来的消息传到井陉县后,井陉县的老百姓群情激奋,县里的很多老百姓自发到县衙抗议,周尚亲则指使衙役驱逐老百姓,在这个过程中井陉县的老百姓被彻底激怒,这些群情激奋的老百姓爆发起来打伤了衙役。

周尚亲眼看要激起民变,赶紧出来主动把短少的钱款吐了出来,全都补发给了井陉县的老百姓。虽然平息了即将爆发的民变,但是也有不少老百姓不肯接受周尚亲补发的钱款,这也为后来这件案子闹到乾隆那埋下了伏笔。

井陉县险些发生民变的事情,正定知府方立经不敢松懈,就把这件事如实上报给了时任直隶总督周元理。

这里说说周元理其人,他是从基层出身的高官,他最早是以举人身份从候补知县一路干起来的,他升官的秘诀就是官场老好人,他极为体恤下属和理解同僚,因此他在官场上人缘非常好,升官速度也就很快了。

周尚亲这件事报到周元理这,尤其是周元理听说周尚亲已经主动向当地百姓发放了补款,他就认为周尚亲情有可原,也没有详细调查,就把这件事不了了之了。

眼看正定府和直隶省的态度如此,梁绿野坐不住了,于是他私下潜入京城到紫禁城门前告了御状,这件事也就被乾隆知道了。

乾隆知道这件事后,立刻召见周元理询问,而周元理自然是继续袒护下属,一再向乾隆表明梁绿野等人都是不服管教的刁民。乾隆自然相信周元理所言,因此直接下旨将梁绿野抓起来关入刑部大牢严刑拷问。

梁绿野被关到大牢之后受到严刑拷问,但他依然不改供词坚称周尚亲中饱私囊鱼肉百姓,而与此同时井陉县那些没拿周尚亲补款的老百姓也跑到京城告状,梁绿野在酷刑面前依旧不改口供,再加上又有人告状,乾隆立刻就觉得这件事有问题,于是就派了女婿和硕额驸福隆安会同侍郎喀宁阿、钱汝诚去井陉县调查这件事。

真相大白后乾隆的判决却出人意料

福隆安等人调查结果当然是清晰明了,果然查明了周尚亲在任期间鱼肉百姓,在井陉县风评十分差劲,老百姓对他的贪暴行为无不愤慨,梁绿野告状之事完全属实,而知府方立经和总督周元理袒护周尚亲之事也属实。

这时候这个案子也就真相大白了,乾隆也当即作出判决,井陉县知县周尚亲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苛虐百姓,判处绞立决;正定府知府方立经颠倒黑白袒护周尚亲,着革职查办;直隶总督周元理听信下属一面之词,没有详细调查,玩忽职守,由从一品总督降为三品候补官员并到正定府修筑兴隆寺赎罪。

就看乾隆对省府县三级官员的惩处,绝对算是公正且英明,但是乾隆对梁绿野做出的判决则揭示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

乾隆最后下旨以梁绿野等人违反《大清律》中规定得“奸民聚众告官,刑诛必加”,认为梁绿野等人沽名钓誉为民请命,险些酿起井陉县民变,于是判处梁绿野等人斩立决之刑。

就这样梁绿野、梁进文、李望春、李馥等参与检举揭发周尚亲的三十余人被在井陉县当街斩首示众,杀掉梁绿野等人之后还不算完,乾隆认为他们的家属也全都是刁民,全部抄没家产划为奴籍,男的世代为官奴,女的世代为官妓。

当时梁进文已经83岁仍没有被乾隆赦免而被当街斩杀,梁绿野被杀时年仅47岁,后来而梁绿野一直到清朝灭亡民国时期,修撰《井陉县志》时才被正名,被井陉县百姓尊为义侠,在《井陉县志》中还特意有一首诗来纪念梁绿野,其诗为:

一代义侠梁绿野,慷慨仗义有气节。

为民请命告贪官,悲壮就义真豪杰。

其实从乾隆的判决中能看出来,他在这个判决中玩了帝王权术,方立经袒护周尚亲,属于有朋党之行为,其实这就已经触犯了清朝皇帝的大忌,所以乾隆对他们俩判罚很严厉,而周元理是朝廷重臣,虽然没有主观的牵扯其中,但是乾隆还必须把他革职来敲打其他朝臣。

这件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周元理不仅官复原职继续当直隶总督,还兼署了都察院左都御史,专门负责官员的纪检工作,可以说颇为讽刺。

而乾隆此举是典型的恩威并施,先惩罚周元理来敲打其他朝臣,再给他官复原职还加了官职,让人知道乾隆宽仁大度,朝臣们自然对乾隆是感恩戴德,更加忠心的为乾隆卖命了。

然而乾隆不仅对朝臣耍弄帝王权术,他还对老百姓也用起了帝王权术,乾隆诛杀梁绿野等人就是在玩弄帝王权术。

梁绿野不是一般的人,他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人,他属于高级知识分子,是有认知有思想的人,而且他本身还是井陉县当地比较大的士绅,在县里有很高的威望,从他到正定府告状失败后,激发了井陉县百姓到县衙抗议就能看出来他在井陉县威望很高。

试想一下,周尚亲被梁绿野告倒之后,梁绿野风光返回井陉县,那井陉县的老百姓最感激谁?毫无疑问井陉县的老百姓最感激的首先是为民请命的梁绿野,其次才是为民做主的皇帝乾隆,那时候梁绿野安然返回井陉县会是什么情况呢?他的威望和影响力肯定会在井陉县进一步升高。

这是乾隆不想看到的事情,因为梁绿野“为民请命”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皇帝的忌讳,当地老百姓第一个感恩的人是梁绿野而不是乾隆,所以这就注定了梁绿野要被杀。

当一个人的威望能挑战官府权威,甚至能激起民变时,那就说明了这个人冒犯到了皇权,而皇帝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把这个人杀掉,必须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全国各地有样学样,那地方老百姓谁还会拥护皇帝了。

所以梁绿野触犯到了封建王朝的大忌,他就必须得死。

而且乾隆很会耍手段,他知道处死梁绿野肯定会引起井陉县老百姓不满,于是他为了安抚井陉县老百姓,也为了确立他的皇权在井陉县的权威,他在下旨诛杀梁绿野并抄没其家产后,特意又下旨把梁绿野的家产田地全部平分给井陉县百姓。

这样一来井陉县的老百姓属于是拿了乾隆的好处,而这个好处却是以乾隆名义用梁绿野的家产给的。

试想一下井陉县的老百姓拿了梁绿野的家产该怎么说这件事,只有两种说法,其一他们忘恩负义占了恩人梁绿野的家产和田地;其二就是梁绿野的为民请命不过是欺世盗名,他是别有野心,想割据地方,这种人被乾隆杀了,那是乾隆的英明神武。

如果你是当时的井陉县老百姓会怎么为自己说这件事,人嘛,当然是捡着对自己有利的话说了,所以毫无疑问井陉县的老百姓拿了梁绿野的家产之后,当然是说这个人该杀,乾隆英明神武了,这样一来井陉县的老百姓的嘴不就等于被乾隆堵上了。

这也是乾隆耍的帝王权术手段,杀了告御状的梁绿野,还能让井陉县的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这不就是典型的恩威并施手段。

写在最后

正是由于像乾隆这样的皇帝会玩弄帝王权术,这才导致了在古代很少有老百姓敢去告御状告官,不仅是官官相护,毕竟即便得了公理也可能会赔上性命,所以中国才会有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谚语。

不得不说乾隆的帝王权术手段非常高超,纵观历史上的皇帝中,他的帝王权术手段都绝对是超一流,人性都被他拿捏得妥妥的。只可惜乾隆光把这些聪明的头脑手段用在御下和治人上面,他但凡能把这些聪明的头脑用在开明治国,制定开放的国策上,清朝不至于从他之后就全面落后于世界。

参考资料:《清史稿》、《井陉县志》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0 阅读:4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