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伟人邀请宋庆龄来北平,她为何拒绝又提出了哪三个条件?

方正刚不毅 2024-12-11 15:33:14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齐聚一堂,这无疑是难得一见的伟大盛况,只是相信很多人都难以置信的是,就在主席台上居然还有一名国民党人,而此人不是旁的,正是被誉为中国“国母”的宋庆龄先生。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此行还并非是她“心甘情愿”,反倒是我党再三邀请,甚至是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女士亲自拜访的结果,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宋庆龄为何多次谢绝参加赴京,让她最终“妥协”的三个要求又是什么呢?

近代中国“国母”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国父乃是一生致力于“三民主义”的孙中山先生,一句“天下为公”令他不同于其他国民党人,成为了举国甚至是举世尊敬的革命英雄,而作为他的妻子,宋庆龄同样不遑多让,在孙中山生前,她一直都在背后默默支持,在1926年孙中山去世之后,她亦是坚决执行对方的遗愿,肩负起了令国家自由民主的重担。

为此,宋庆龄不惜以一介女儿身抛头露面,成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只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从政后遇到的最大阻力不是别的,正是自己丈夫的好徒弟,自己未来的妹夫蒋介石。

1927年4月12日,眼见北伐大业已成定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悍然终结了国民大革命的伟大浪潮,于上海发起了针对共产党人、民主党派人士的屠杀行动,见此情形,宋庆龄没有犹豫,立刻表示坚决反对,希望国民党人能够依旧奉行先总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正确道路。

只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自打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早已变了模样,曾经的热血青年大多不再,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群只为一己私利的衣冠禽兽。

或是眼见蒋介石给出的价码不低,又或是屈从于军队的淫威,一时间选择响应宋庆龄的国民党人竟寥寥无几,这也让她倍感失望。

无奈,宋庆龄也只好在发表了一份《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之后黯然离去,离开了蒋介石集团,不久又离开国内远赴欧洲,足足五年,还是直到1931年母亲的去世,这才让她再度回国,并自此定居在了黄浦江边。

闻听此讯,蒋介石还是比较欣慰的,毕竟在他看来,“师母”此举应该算是妥协了,所以,在之后的大多数时间里,他对宋庆龄也只有监视,很少再有光明正大的针对,虽说据资料显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宋庆龄呼吁抗日、谴责蒋政府一事,国民党特务曾对其采取过至少三次暗杀行动,但结果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要么是中途退缩,要么是恐吓为主,最危险的一次亦是被宋美龄及时阻止。

由此可见,对于这位“师母”兼“国母”,蒋介石打心底里还是有些敬畏的,但这也仅限于1948年5月1日之前,原因很简单,这一时期,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已然没了最初时的嚣张,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些战场之外的事情,而就在此时,中国共产党发出了著名的“五一号召”,打算要在全国范围内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进而实行规范的民主化改革。

至于与会人选的问题,党中央亦是经过了千挑万选,不过不管是谁,不管怎么选,“国母”宋庆龄都是其中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为此,毛主席、周总理二人更是亲自提笔,从西柏坡将一封诚意满满的邀请函发到了宋庆龄的手上,其中内容大致就是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成定局,南京蒋介石政府已经濒临死亡,如今正是重新开始的最好时刻,故而便希望身为孙中山遗孀的宋庆龄先生尽快北上,一方面参与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一些细节进行指导。

可以说,毛主席和周总理算得上是给足了宋庆龄尊重,可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对此她却选择了拒绝,原因也很复杂,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方面的监视使得她不方便离开沪上,另一方面也和她的一个执念有关,要知道,孙中山先生最终病逝的地点正是北平,这个地方留给了宋庆龄太多太多的悲痛回忆,自这之后,她曾暗暗发誓今生再也不会重返此地,事实上,自1925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她也的的确确再没踏入过京都半步,想来,这也就是其第一次拒绝我党邀请的重要因素吧。

显然,宋庆龄并非是不看好我党,更不是想继续观望,实在是现实因素和心理因素从中阻挡,但此举在蒋介石眼中却有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她在等待自己的争取,为此,国民党政府也一直在积极试探,可结果显而易见,悉数都被宋庆龄拒绝了,而且言辞十分犀利,直接破碎了蒋介石的幻想。

再次拒绝

鉴于宋庆龄拒不配合的态度,在恼羞成怒之下,国民党高层立刻就利用舆论展开了反击,只见他们在各大党政机关的报纸中疯狂散布谣言,从私生活、理念、信仰等诸多角度讽刺、诋毁宋庆龄,不仅如此,安插在宋庆龄身边的特工也越来越多,怕的就是她突然“投共”。

在那段时间里,国民党方面的神经一直都很紧张,上海那边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联系到宋庆龄的身上,就比方说有一次宋庆龄不在家,一名特务便误信传言,认为宋庆龄已经北上投靠我党,为此,还没有经过核验,他就将消息告知了蒋介石本人,闻讯,老蒋也不疑有他,吓得六神无主的他直接发出了一纸声明,大致意思就是说宋庆龄是被我党骗过去的,同时也在警告宋庆龄,希望她能够悬崖勒马。

虽说后续这件事被证明只是乌龙,但结果显而易见,宋庆龄对蒋介石、对国民党政府亦是彻底失望,道理不难解释,要知道,宋庆龄乃是三民主义思想的坚定拥护者,何为三民主义呢?简而言之就是“民族”、“民权”、“民生”,可截止自当时,蒋介石却没有取得任何建树,反倒是将孙中山先生的理念毁了个一干二净。

先说民族,所谓民族指的自然是民族独立、反对西方列强与封建势力,反观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外已然成为了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对内名为民国实为专制,哪有一点独立民族的样子呢?

然后是民权,在国民政府之中,莫说是平民百姓了,就连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爱国企业家都没有任何权利可言,政府的选举是蒋介石的一言堂,国家的税收大半进入了四大家族之手,人民没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说错一句话都会被扣上“通共”的帽子,这还是孙中山先生当初创立的国民党吗?

最后是民生,这一点就更不用提了,自打孙中山去世之后,他心中最为重要的“平均地权”政策就变成了废纸一张,农民依旧处在被压迫的环境之中,地主也仍然继续着残酷的剥削压迫,易子而食、吞食观音土这般的惨剧无时无刻不再上演,底层人民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国民党高层却整日吃香喝辣,简直荒唐的令人发指。

可反观即将建立起来的红色政权呢?却是一副截然相反的模样,对外不卑不亢,对内人人平等,吏治清明、言论自由,并且最重要的是,在解放区中已然上演了人人有地种的美好景象。

两相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因此,在这之后,宋庆龄的内心亦是渐渐动摇,到了1949年5月中旬,随着上海的解放她更是产生了前去北平看看的念头,但很遗憾,就在此时,两个原因让她再度放弃了,首先是身体原因,彼时由于巨大的压力,只要一工作或是思考问题,她的荨麻疹就会发作,奇痒难耐根本无法坚持,没办法,她便准备去到苏联治病,这才选择婉拒了我党的邀请。

而其次则是发生在上海解放后的一场误会,解放军刚刚进城时,由于对情况的不了解,一队战士便打算征用宋庆龄先生的住宅,并且语气上也有些强硬,还是直到后续,他们这才知道,这房子居然是宋庆龄和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几人赶忙道歉,甚至就连陈毅都亲自前来赔罪,可事已至此,宋庆龄却根本听不进去分毫,她还以为这是共产党在敲打自己,这种手段与国民党又有什么区别呢?再加上身体本就不好,这便给到了她拒绝赴京的借口。

三个条件

由于种种原因,宋庆龄先后数次拒绝了我党的邀请,不过即便如此,毛主席与周总理也仍未放弃,这不,就在1949年6月19日,二人便再度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亲自前去上海说服对方。

不仅如此,在临行之前周总理还再度给宋庆龄先生写去了一封亲笔信,算是致歉,也算是给足了诚意与尊重,再加上邓颖超的反复劝说,很快宋庆龄便有所动摇了,见此情形,邓颖超亦是趁热打铁,直接电联中央,又是说明情况,又是希望上级能够照顾宋庆龄的身体情况,为她准备头等的卧铺车厢,更有甚者,就连其在北京的衣食住行都安排好了,房子是一栋二层的小洋房,生活上也特地请来了上海的厨师,算得上是尽善尽美了。

而眼见我党诚意满满,宋庆龄的内心也终于坚定了下来,并最终提出了三个条件,据她表示,只要我党答应了,自己就可以立刻动身前往北京参加政协会议。

其一,抵达北京后不要为她举行任何形式的欢迎会,其二,希望能够单独拜访一下张治中将军,其三,不许有人前来迎接,她想要自己乘车去到中央。

很快,这三个条件就来到了周总理的书案前,对此,他也有些为难,道理不难解释,前两个条件倒是无关紧要,主要是最后一点,一方面北平刚刚解放没多久,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国民党的特务尚在潜伏,从车站到中南海的路还有很长,他怎么可能放心对方一个人乘车前来呢?

另一方面,宋庆龄有不少好友都在北平,在知道她即将到来的消息后,纵使中央阻拦,相信也一定会有人违反约定私自前来迎接,到时候难免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思虑再三后,周总理还是回绝了这第三个要求,不过也只是商量,商量能不能让宋庆龄自己挑选几个好友前去迎接。

所幸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宋庆龄答应了这一改变,并于1949年8月28日抵达了北京火车站,只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我党居然“违背”了承诺,虽然没有盛大的欢迎会,却是来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没错,正是毛主席亲自前来迎接了!

与毛主席一起的还有朱老总、周总理等我党、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不为别的,正是想要最大限度体现他们对这位“国母”的尊重。

当然了,对此宋庆龄也并未计较,恰恰相反,当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她亦是露出了真诚的微笑,并十分高兴的表示“很开心能看到你,我对您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祝福!”

就这样,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宋庆龄先生终于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即将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地方,9月21日,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她亦是参加了著名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后,看着主席台上悬挂的两张照片,宋庆龄更是热泪盈眶,原因很简单,这上面一幅是毛主席本人的肖像,而另一幅正是她的丈夫,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

1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