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巷,一个老人,整天坐在房门前,拉住每一个过路人聊天。本乡本土的,谁不认识谁,有什么可聊的?一天下来,老人捞不到几个跟他说话的人。
终于有一天,他捞到我了,一个闲逛的游人。
老人身后,是一家小门店,堆满各式竹柳制品。一打听,原来老人是一个圈箩匠。
圈箩匠,就是圈制笼屉、筛子、箩筐等竹柳制品的工匠。后来当地告诉我,圈箩匠老人的圈箩技术,远近闻名,早年还带出一大帮徒弟,遍及闽浙赣皖。
圈箩匠老人说,他还做过箍匠箩匠的活,就是走街串巷,用竹篾或铁线,箍修那些散漏的木桶木盆,修修补补破漏的筛子、蒸笼、箩筐。
如今,人家的破桶破箩,早就扔了,他已经接不到这个活了。
老人说,他今年七十五岁了。小时候家里人口多,又穷,十岁那年,打发他出门做事。他跟着圈箩师傅学,后来出师自己单干。
老人说,做匠人没有秘诀,就是每天三句话:开始做、继续做、反复做,熟能生巧,工匠都是这样。
如果有什么技巧的话,就是每天“一二三、一二三”,再苦再累,也要坚持,重复、重复、再重复。
老人不无自豪地说:评剧《十女夸夫》的三姐,她的老公就是圈箩匠。他还哼起了三姐一段唱词:“七十二行不如圈箩匠,听我从头夸一回……”
老人絮絮叨叨,驱走了令人恹恹的倦意。
几个儿子没有子承父业,老人一直耿耿于怀。他的一个儿子说:还好没有“接班”,不然真的会饿死。老人也承认,哪一天老天爷收走了他,这个店也就没有了。
老人说的是实话。小巷有几家特色腊肉、豆腐等小店,寥寥无几的几个行人,也都匆匆而过,店里没有什么能使他们驻步停留的。
过日子嘛,总要千差万别,冷冷清清的寻常巷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就像汽车取代马车,超市、网店逼退商号、店铺一样。
老人“重复再重复”的道理,却没有过时落伍,一直都在各行各业持续着。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小巷的诗意,只浸淫在文人墨客幽然的梦幻里。这条小巷,只有凡俗生活,只有幽暗的颓院、弃舍和残墙,还有充斥在小巷里的匠气:每天“一二三、一二三”,反复做,反复做,日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