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各地收回编制,“铁饭碗”开始没了?

海凝海 2024-08-08 17:28:44

最近,中国第二人口大省山东宣布:

正式启动省属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全面改革,收回相应事业编制,相关人员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对于山东学子而言“铁饭碗”没了不亚于“天塌了”......

内容来源: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事业编制“一刀切”

事实上,山东的“事转企”,已经推行10年之久。但之前采用的方案大多比较温和,比如原有编制内人员退一消一之类。这次,却罕见地直接采用了全部转换合同这种“一刀切”的方案。

内容来源:网络;

根据山东省人社厅等十几个部门联合发布的一个通知来看,转型后的企业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原来的这些工作人员将会从省办的这个实名制中全部删除。

之后改编成什么呢?之后让他们改签成劳动合同。不愿意去的直接辞职,拿赔偿金走人。

当然,给了转制单位编制内人员一次性养老补贴的补偿方式来,降低改制阻力。但作为考编大省,信号意义依然非凡。

话说山东人对编制的热爱可以追溯到宋江带领107位兄弟入编!

在山东有编制在身上,是丈母娘都会对你另眼相待的存在,就连混圈子都能混出优越感。有网友戏称:山东有编制的才是有了正式工作,没编制只能算是临时工。

很多人认为,考上事业编以后啊,就等同于上岸,就是铁饭碗了,只要不犯错,就不会被开除,一直能干到退休,以后呢,还能拿到退休金,旱涝保丰收。

比起在私企大厂随时有被裁员的风险和每天996的“福报”,考编最大的好处是“稳定”,当然这两个字在当下的价值已经很高了。

在这个全国最崇尚体制内编制铁饭碗的地方进行企事业单位编制改革,有什么警示信号呢?

这个政策它一开头,就意味着中国未来很有可能会彻底的改变事业单位长期以来的铁饭板的这个格局。

这对备考三五年或刚刚考上事业编的同学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还没上岸呢,岸就没了。

很多网友表示支持:“全国各地都应该改革!放下铁饭碗!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人口大省为何纷纷改革

事实上,早在山东之前,同为“山河四省”的河南,就已经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河南的改革方案更直接——

省直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

更早之前,山西、湖北、西藏、安徽、青海等地,也纷纷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精兵简政。

各地纷纷推行精兵简政,打破“铁饭碗”背后的原因——

当然是事业单位本身需要改革。比如,人口的减少导致的公共服务的充裕,甚至过剩。、人口小县人口在减少,但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还是那么多,不匹配。比如,事业单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冗余设置等问题,亟需改革。

图片来源:河南省事业单位改革理由;

改革背后原因几何

总的来说,事业编制的改革可能有两大原因:

1、求安稳的编内人生也产生大量机构冗余、人员冗余,并不利于激发社会的创新和创造力。干好干坏一个样,就开不了人,谁还没事儿去创收增收啊?

2、财政确实养不了这么多人,让他们自负盈亏,自己养自己。要知道这些编制岗位都是要靠税收来维持的呀,市场不好,税就少了,岗位自然也要同步缩减。

一旦某个人考上某个岗位就能安稳干一辈子本就比较离谱。

这样可以淘汰那些躺平摆烂的,让真正有能力的人上岗,增强企事业单位的效率和活力,也不会浪费纳税人的钱去养米虫。

那现在还准备考编的人该怎么办?毫无疑问,考编考公之路会更加卷。

这次改革,希望让好人进来,懒的出去,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山东作为试点,其他省市会不会跟紧呢?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