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不留回:神秘字条引发清末陕甘回乱,一城3万汉人被杀到剩千余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4-12-19 08:52:45

对一个国家而言,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必定后患无穷。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一些很小的问题也会引发极其恐怖的连锁反应。

一张不该出现的字条,“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最敏感危险的时间点上——整件事说来蹊跷,咱们不妨从头讲起。

1862年,陕西地方团练有两个名字叫任武、赫明堂的回族士兵,突然谋杀了自己的领导,带着一群回族老乡回老家。

彼时的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华夏大地上兵荒马乱,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能在兵营里混上一口饱饭都算非常不得了的事情。可要知道,恰是因为局势不容乐观,朝廷每天都两眼通红地向地方要兵,像陕西、甘肃这种局势相对稳定的地区自然就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团练士兵的待遇乍看确实还行,可当官的要层层盘剥,真正能拿到手里的其实也不剩多少了。吃也吃不好,时不时还得挨顿打,许多士兵早已怨声载道。

另一方面,清朝招兵不搞政审,什么人都能来,导致军队成分实在有些复杂。就拿带头滋事的任武、赫明堂来说,这二位曾参加过咸丰六年(1856年)爆发的云南回民起义,打心眼里仇视满清,结果换了个地方竟能混进兵营吃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逃回老家的途中,在经过华州(今陕西渭南一带)时,他们与当地汉人发生口角,旋即升级为斗殴,结果寡不敌众,有两人被活活打死,其余多人受伤。

任武和赫明堂身背人命,不敢告官,本想忍气吞声,可老乡们哪儿咽得下这口气,一窝蜂地跑去找华州知州告状。怎料这一告,反倒令他们的处境愈发难堪。

原来,官差一调查,发现打死回民的汉人是华州团练。眼下朝廷着急用兵,不管啥部门都要给团练开绿灯,哪儿还敢去招惹?知州遂想把回民打发走。怎料后者异常固执,干脆赖在了公堂之上,知州好言相劝无果,心里突然腾起怒火,说了句万不该说的气话。

“你们这些回人暗中勾结长毛贼(指太平军),当朝廷不知道?你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打死一个算一个!”

这一下可捅马蜂窝了。

事实上,清朝对民族问题独特的处理方式,使得回民与朝廷和汉人的关系十分微妙。

以小族临大国的满清,在很多情况与汉人并非同心同德的,就连公认比较开明的康熙帝,也时时刻刻提防汉人,封锁从西方流入的先进科学,生怕被汉人掌握后会危及满清通知。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清廷总会以各种手段挑拨汉人与其他民族的矛盾,从而“以少制汉”,削弱汉人对朝廷的威胁。满清虽自诩为华夏的统治者,却常不把汉人当成自己的臣民,由此可见封建统治者的局限性。

而在处理民族纠纷时,朝廷会刻意有所偏袒,不断加深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因此,彼时回族内部对朝廷和汉人的态度分歧也很大,其中虽不乏有识之士,一眼洞穿了问题的根源是晚清朝廷的腐朽统治,却也有不少记恨汉人,这为后来惨剧的发生埋下隐患。

总而言之,仇恨就像一堆干草,就等一颗点燃它的火花。

知州奇葩言论一出,瞬间引爆了陕甘地区回民的情绪,团练中的回族士兵集体哗变,民间数以万计的回族壮丁组成队伍,四处烧杀抢掠。

华州知州意识到闯了祸,赶紧上报,陕西巡抚也管不了,只好上奏朝廷。,朝廷随后派出一位名叫张芾的大佬。

此君时任陕西团练大臣,在朝中是有些分量的。当年咸丰帝即位,召见了几名大臣征求治国建议,张芾便是其中之一。此番让他来负责处理,朝廷也算是拿出了解决问题的诚意。

在张芾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回民情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安抚,局势缓解,许多闹事者也倾向于息事宁人。然而就在事态朝乐观的方向发展之时,张芾做了件糊涂事。

他向回人提了个要求:你们捅了这么大的篓子,朝廷可以既往不咎,但你们起码得把带头的几个交出来,老夫也好向圣上交差。

回人一听又不干了,气氛再次紧张起来。而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有人突然大喊在团练大臣的官轿里找到一张纸条,只见上书四个大字:“秦不留回!”

顾名思义:秦地不留回民,暗指朝廷下令采取极端手段,把陕西的回人全部消灭,永绝后患。

从常理而言,即便纸条真是皇帝的圣谕,张芾也全无必要将如此危险的东西带在身边。因此,笔者比较赞同史家的一种猜测:纸条是回人事先准备好的,很可能就是领袖之一的任武,目的正是为了激化族人与清廷的矛盾。

这就像是在黄河里挖到一尊石像,一看只有一只眼;或是捉到一条鱼,剖开一看里面有条绸帕一样,属于是“起义宣言”了。

果不其然,纸条一出,局势再也无法控制,可怜的张芾及其随从人员被当场捉拿,于1862年6月9日被处决。

此后,“秦不留回”很快传遍整个陕甘地区,令回人陷入了巨大的恐惧和愤怒。回人男子纷纷加入队伍,义军队伍迅速膨胀。1866年,义军在甘肃董志塬设立“十八大营”,拥立多位元帅;陕甘地区的回人富商也积极为义军提供粮饷。

鼎盛时期,回人义军总兵力超过20万人,势力范围一度威胁到山西滨河一带。1867年,义军挫败由陕甘总督左宗棠督统的清军攻破延川、绥德等地,使得朝野上下一片惶恐,还让不少大员丢了官。

起义军虽能凭一时之勇予以官兵重挫,然而在长期斗争之下,他们缺乏系统组织、有效领导的弊端得以凸显。反观官兵,虽在前期屡屡受挫,却很快便做出调整,左宗棠所部先是协同李鸿章消灭西捻军,随后对起义军进行各个击破。

1869年初,义军首领扈彰、董福祥投降;4月,清军攻占义军据点之一的董志原,继而肃清庆阳、泾州。1871年1月,清军攻破金积堡,义军首领马化龙及其麾下1800余人被处决。

1872年,义军首领马占鳌归顺朝廷,清军随后克复西宁,旋即又进军肃州,并于1873年11月逼降义军首领马文禄。随着肃州之役胜利,陕甘之变宣告结束。

客观而言,这场回人起义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腐朽堕落的晚清崩塌的进程。然而直至今日,史家对它的性质仍争论不休,也没有把它写入教科书中,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不敢确信它一定是正义的。

首先,起义军的目的就很不单纯。

得势时,他们曾在势力范围内的官民进行无差别屠杀:不但攻入官府杀死当地官员,也毫不留情地杀害无辜的汉人居民,抢夺其财产。1873年9月,清军攻破肃州城时,发现城中原有的3万多汉人,竟然被杀得只剩千余。

有人提出,义军是受到挑唆和利用,幕后主使的真正目的是“杀人留地”,以便在我国陕甘一带建立一个“伊斯兰国”。

此外,部分起义军为了搜刮财物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尤其热衷盗墓,甚至连贫苦百姓的乱葬岗都要挖开看看。

回民领袖中有一位名曰白彦虎,此人竟一度试图挖掘黄帝陵,只因认为黄帝作为华夏子孙的先祖,备受尊崇,其墓中定有大批珍宝。

得知此事后,满朝文武义愤填膺,曾国藩当即撂出狠话,定要将这白贼赶尽杀绝。果不其然,白彦虎后来惨遭一路追杀,从陕西到甘肃,从甘肃到青海,后来又被追杀到新疆,最后甚至一直被追杀到俄国境内,最终客死他乡。

彼时义军中如此顽劣者可不止白彦虎一人,反倒烧杀劫掠是其普遍做法。总而言之,我们既可以把这场动乱称为“起义”,又可以把义军视作一伙势力壮大的土匪,甚至称之为“分裂势力”都不算过分。由此可见,狭隘的民族主义实在不可取,它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破坏。

事后,朝廷对作乱回人展开残酷清算:数十万回人被强行迁徙至边疆地区,直至建国后,其中许多回人才得以还乡。

起义军首领及其麾下大小官员几乎尽数被杀,但其中也有例外:1872年,盘踞甘肃河州的马占鳌身披枷锁,主动向左宗棠投降。后者将马占鳌编入清军,令其反杀回人义军。

此后,马占鳌在西北地区的势力不断壮大,发展为在当地能只手遮天的“世袭军阀”,成为马家军的奠基人。

1 阅读:366
评论列表
  • 2024-12-20 06:57

    明明是叛乱份子,还敢称什么义军。

  • 2025-01-04 23:06

    是叛乱!是分裂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