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16 13:35:04

沿着我所理解的《道德经》思路,我自我感觉:那些在以前难以理解的关节,都一个个得到迎刃而解,大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势头。当然有许多读者仍然不认同。认同不认同是读者的事,我自我心中敞亮才是我自己的事——我所理解的《道德经》绝对不是“一葫芦醋”(河南方言,指分不清楚、糅和在一起的大杂烩)。

今天来详解“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有两种主流的断句方法:一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种断句哪个正确?至今争论不休。我的意见:明白了其中原理,这两种断句没有本质的区别;不明白《道德经》的主题,不知道老子在讲什么,采用哪种断句都只有一个结果:不知所云!

要理解这句话,先要理解其中的四个概念:无(或无名);有(或有名);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这四个概念合起来,就是:天地之始称作为无(或无名),万物之母称作为有(或有名)。

正是对这四个概念理解的不同,导致了五花八门的理解结果。其中占主流的一种结果就是“宇宙生成论”或“万物生成论”。我今天的文章不想再对此论调进行批评,因为这种论调不但不符合科学事实(即解出来的所谓“道生养、生发、演化了万物”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即便从文字本身的角度也完全是曲解。因为这句话根本就不含“宇宙生成”或“万物生成”的任何意思在内,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很直白很简单:天地之始称作为无(或无名),万物之母称作为有(或有名)。

那么行文至此,我们只要明白上面列举的四个概念,就知道这句话表达的含义了。

“天地之始”

“天地之始”很关键,理解了“天地之始”,其它的三个概念“万物之母”和“无”“有”也就迎刃而解了。

“天地之始”是不是“宇宙起源”?我非常明确地告诉你:不是!

大多数学习研究《道德经》者,应该都是把“天地之始”理解为“宇宙本源”了,否则就解不出“道是宇宙本源”这样的反科学认知和糊涂逻辑(《道德经》中有许多类似的表述,乍看就是在论述“宇宙或万物本源”,其实和“宇宙或万物本源”根本就不粘边,有读者就以此为论据反驳我的观点,孰不知完美地暴露出其连文字关都没有过,更遑论事实关)。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宇宙自然物质世界,从一诞生就有“天地”吗?如果你回答“是”,我奉劝你暂时不要再学习《道德经》了,抓紧回家去“致虚极,守静笃”,闭目深思把“天地”的问题想明白。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小时候学过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个混沌的宇宙之中,他睡了一万八千年 。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他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了。只听一声巨响,一片黑暗的东西渐渐分散开了。缓缓上升的东西,变成了天;慢慢下降的东西,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便头顶着天,脚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天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下来了。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当然,神话故事是不可信的,但神话故事可以为我们提供认知世界的一个思路,《开天辟地》的故事告诉我们:“天地”是“人类”开辟出来的,不是和宇宙世界一块诞生的。宇宙世界诞生得早,早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所以认为“道是宇宙本源”的学习者,认知肯定出了问题,因为他喜欢瞎编。“天地”的诞生却是可以追溯的,在人类早期幼年时代,是编一个神话故事,来推演“天地”的诞生。但随着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视野逐步扩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把“天地”的诞生上升到哲学的层面,那就是:天地的诞生,其实象征着人类的出现,象征着文明的诞生——只有有了“人”,才有了“天地”,有了“天地”,才有了“万物”;如果没有人,这个宇宙就根本不会产生“天地”,也不会产生“万物”。

上边红字部分如果读者想不明白,建立回家去“致虚极,守静笃”。

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产生之始,是“无”的状态,“无”的状态就是“无名”的状态,绳绳兮不可名,虽“有物混成”,但恍兮惚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状,没有概念,没有逻辑,没有分类,没有科学,没有文明……天地产生,意味着人类这个精灵在宇宙自然中开始发挥作用,人类一出现,天地始分,阴阳互生,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事万物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开始分门别类,这就是“道生一,一生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的笔下,这就是“有,名万物之母”。

所谓“无”,就是相对于“有”的“没有”;所谓“有”,就是从“无”中生出的“有”,即对“有物混成”中的“象物精信”进行总结、提炼、归纳、演绎,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认知逻辑”。有了“认知逻辑”,才有了“万物”,故:有,名万物之母。

这里的“母”,非指生养之母亲,而是取其“产生的源头”之意涵。万物之所为万物,是因为它有了人类赋予的认知逻辑;如果没有认知逻辑,世界就是“有物混成,恍兮惚兮”。认知逻辑是万物之母。

讲到这里,还不明白吗?如果贯穿前后文思想主题,逻辑浑然天成,文字凝练旷达,意义辽阔深远,短短的几行文字,人类创造文明的实践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文明产生的历史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认知世界的方法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跃然纸上,简直是气势恢宏。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因为《道德经》前后概念关联性非常紧密,没有读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我的文章跳跃性很大,其实我所理解的所有概念都能做到前后一致,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发问,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批评。本人不欢迎无的放矢、恶语中伤、阴阳怪气、无病呻吟者在我的评论区乱呲。

3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