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残忍凶狠都无法攻陷重庆,解放军为什么能轻松拿下?真不简单

野史记录 2023-11-02 14:22:00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开始逐步变强,工业军事化越来越完善,终于在全面侵华爆发时,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令日本军国主义者们野心膨胀,不再打算继续困居在海岛之中,开始向中国发起全面侵略战争,甚至猖狂叫嚣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可笑至极。

笔者身为新中国的一员,心怀家仇国恨,对日本实在提不起什么好感。无论是日军在南京造的孽,还是在整个侵华期间所欠下的血债,都让笔者始终无法释怀。

日军形势不利

但客观来讲,日军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以及狠毒强悍的作风,一处受损则残忍报复的行事风格,确实在侵华战争中发挥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具备兵力优势的国民党军,与日军在正面战场对战时,往往都以失利告终。

即便是偶尔出现台儿庄战役这种高光时刻,也难以扭转徐州会战失败的战局。甚至蒋介石不惜牺牲千万百姓的家园,掘开黄河之堤,也没能达到当年关羽水淹七军的效果,最后也只能且战且退,避敌锋芒。

好在武汉会战之中,国民党军队总算是找回来一些场面,以110万大军死磕日军35万兵力,取得毙伤10万日军的战果,却也付出了40余万伤亡的惨烈代价。尽管此战是用近3倍于敌的兵力,4倍于敌的伤亡,换来的一场惨烈胜利,却终究是稳住局面,止住了日军侵华的脚步。

此后,日军侵华的脚步进入一个长期僵持的阶段。当时间来到1942年时,日军再也无法忍受这种进展速度,因为太平洋战场的失利,令日军陷入了泥沼,若不能在中国战场取得突破,恐怕此后的战局将走入下坡路。

冈村宁次等侵华日军的日酋,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两种作战方案,一种是发动“西安作战计划”,一种是兵锋直指蒋介石所在的重庆。这两种作战方案都属于大跨步的作战策略,一旦实现其中之一,就相当于实现了中国战场突破僵局,可以缓解日军所处不利局面。

但两者相比之下,进攻重庆又比进攻西安要直截了当一些,因为日军当时若能攻破重庆,极有可能逼迫蒋介石投降,从而令日军的作战环境极大改善,又能补充资源,又能解放部分主力部队,投入到其他战争中。

猛攻重庆未遂

1943年春,日军开始正式投入兵力对四川发起进攻,初期兵力就达到11个师团。日军此次大举进攻四川,图谋甚大,企图一举攻破重庆,推翻国民政府,打算整体投入超过16个师团的地面部队,以及两个飞行师团,发起一次空前规模的大战,毕其功于一役。

在日军侵华期间,计划投入如此兵力实属罕见,而且这还不是日军的最终计划兵力。一旦战事不理想,日军还计划从各地调集36万大军,继续投入到四川战场,目的只有一个,拿下重庆,全面占领中国。

从日军这样的表现来看,日军对拿下重庆的决心非常坚决,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来,日军当时的处境已经到了相当危险的境地。日军对重庆发起这场大规模进攻,颇有一些“狗急跳墙”的意味,几乎抛弃了所有的策略,就是要集中优势战斗力,实现碾压式的胜利,取得急需的战局突破。

集中优势兵力,或者说集中优势战斗力,确实能够在战场上取得奇效。但这样的做法难度在于能否迅速集结出优势兵力。日酋对此自信满满,却明显有些自大了,他们蓄谋已久、气势汹汹的一战,最终却因为太平洋战场的变故和各地拒绝调集兵力过去而宣告失败。

我们再看一下解放军后来是如何攻下重庆的?

1949年,解放军势如破竹,解放全中国指日可待,国民党军龟缩在大西南,企图在那里负隅顽抗。届时,解放大西南的任务落在了二野的肩上,二野当时的总兵力近50万,兵强马壮,指挥团队更是由著名的刘伯承、邓小平等人组成。

而且,经过中央军委深思熟虑以后,并未命二野立刻进军大西南,反而让二野静待时机,等到9月份才向大西南进军。

这样做的原因主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解放军当时解放全中国已经成为必然,但蒋介石还有划江而治的想法,因此考虑到美军会突然插手的问题,所以有意推迟了二野进军大西南的时间。

但这样的做法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央军委当时并未将大西南的战局视为多么有难度的战局,这才会做出这种不急一时的决定。而后来的情况也证明,解放军进攻大西南没什么难度,几乎就是摧枯拉朽一般。

至于重庆也并未造成威胁,情况远比当年日军攻打重庆时要简单许多。侵华日军的武器装备好,战斗力强,打起仗来残忍凶悍,却没能攻破重庆。解放军攻打重庆时,甚至还曾故意将敌人引入重庆,却还是给人一种探囊取物之感,日军为何做不到这一点呢?

两者的区别

第一,日军进攻重庆的状态与解放军有着巨大差别。日军对重庆发起进攻时,正处于整体攻势开始出现衰败之际,图谋的是凭借一战定乾坤,实现扭转战局的军事目标。而解放军呢?则属于胜利之师,士气旺盛,势如破竹,携得胜之势攻落败之敌;

第二,日军的后方与解放军的后方完全无法相比。日军进攻重庆时,战线拉得太长,后方补给线的压力很大。尽管有伪军帮助,但伪军也是中国人,对日军的帮助不会真心。至于中国百姓,则更加不会帮助日军,还会利用各种作战方式与敌人周旋。

解放军进攻重庆时,后勤补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深得民心的解放军,早在淮海战役中,就以几百万的数量,采取手提肩扛的方式,勒紧裤腰带节省粮食,全力支援前线。正因为如此,淮海战役还被称为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足可见解放军的后方有多么强大;

第三,日军强攻重庆与解放军解放重庆意义不同。日军虽然凶悍,但所行之事并不光彩,出师无名。国民党军队是中国军队,日军是日本侵略者,这是抗击侵略者的战斗,是你死我亡的生死之战,是国家存亡之秋,中国将士自然拼死抗击。

然而,解放军代表的是民意,解放的是穷苦大众,推翻的是压迫人民的大山。国民党军队的将士也有很多有分辨之人,懂得顺民意。解放军兵锋所向,许多国民党军队纷纷起义,弃暗投明,重庆自然唾手可得。

这些看似不寻常的结局,背后隐藏的是并不简单的道理,真正能够明白顺应民心,以人民为重的解放军,必然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