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三国本质上是南北朝的格局,属于蜀汉和东吴结成“南朝”的共同体与北方的曹魏长期对峙,至于南方北伐为什么不能取得像魏晋之后北伐那样的战功,就是因为,当时的北方政局稳定,且蜀汉和东吴根本不可能结成一个有效的整体进行能量输出。
众所周知,南北朝时南朝的北伐是不断创造突破性胜利,典型代表就是刘裕北伐,不仅拿下了洛阳,更是攻克了长安,刘裕大会未央宫、祭祀汉家陵阙就是南朝北伐的巅峰。但之前的三国,蜀汉和东吴连年北伐,但却根本就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进展,最多只是以攻为守,稍微延长了其生命周期而已。
究其原因还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东吴和蜀汉不能结成一个整体统一行动。
首先是地理层面的短板。东吴和蜀汉虽然控制了长江防线,但却没有占据江淮之地,按照守江必守淮的逻辑,东吴实际上长期处于曹魏的战略包围中,根本就不能主动破局。
后来的南朝,之所以前期能够屡次在北伐中获利,本质原因就是占据了江淮之地。当陈宣帝丧失了淮南之地后,南朝的命运实际上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除了地理层面的短板外,经济也是巨大的制约因素。三国时的南方,根本就没有获得大面积的开发,其经济体量根本不能和北方相比。但随着永嘉南渡之后,北方精英和先进的生产力都一朝被引入了南方,极大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口红利。
而三国时的北方,不仅精英缺乏,生产方式落后,更是严重缺人。为什么孙权不断清剿山越将其补充进东吴军队,诸葛亮和姜维历次北伐也是以获取人口为主要目标,原因就是人口的严重缺乏。就连曹操也是不断将胡人内迁到关中的节奏,都缺人。
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据: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那一年,蜀汉的人口总数是94万、东吴为230万,而曹魏的数据却是4332881人。南方和北方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作为兵源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南方在人口不如北方的情况下,经济和军队发展都受到制约,根本没有强大的实力支撑其长期北伐。
最重要的还是内部矛盾。东吴的淮泗派和江东世族是严重的不兼容,导致孙权在实行江东化的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内部的山越问题也是掣肘东吴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史书记载,从公元200年到207年,孙权一直都在处理内部的山越问题,甚至因此错过了占领荆州的最佳时机。
既然内部矛盾突出,那么肯定不能形成合力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北伐。同时,内耗还会严重制约前线的发挥。
蜀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刘备是以入侵者的形象执掌益州的,所以荆州派和益州派也是长期不兼容,虽然诸葛亮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号将大家暂时团结了起来,但矛盾也并没有因此消解,还是会影响到北伐的力度,李严在粮草上做文章和诸葛亮内斗就是典型。
更致命的是,蜀汉和东吴还严重缺乏政治合法性。孙氏家族在内被江东人认为是入侵者,对于中原人来说,更是立场反复之小人,其在中原根本就没有民心可言。当然,孙权称帝只能是僭越行为,就连蜀汉内部都将孙权称帝定性为僭越,只是出于联盟的需要不在明面上攻击而已。
既然政治不正确,江东北伐的力度肯定会大打折扣,属于逆势而为。
孙权称帝属于僭越 图源/剧照
蜀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其高举“复兴汉室”的大旗,刘备也以汉高帝刘邦和汉世祖刘秀的继承者自居,但其政治形象也是两面不是人:对内,被益州士大夫群体认为是入侵者;对于天下人来说,曹魏才是所谓的正朔。
尤其是经历了夷陵之败和刘备之死,蜀汉的政治合法性更是被大打折扣,如果不是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蜀汉的大厦可能早就倒了。
既然政治合法性受到挑战,蜀汉肯定不能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北伐。为什么姜维此后北伐屡屡遭遇内部掣肘,正是政治合法性的短板所导致的结果。
而此后的东晋和宋齐梁陈就不一样了,自从迁到江左之后,就一直是以华夏正朔的身份自居,是站在政治的高地,其历次北伐也是高举文化的大旗同时配合武力对北方的胡人政权进行打击,所以才会屡屡取得突破性胜利。
当然,南北朝时的北方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也是南朝能够屡屡获胜的重要原因。自从五胡入主中原之后,北方就频繁上演改朝换代的闹剧,即使是后来的北魏,也在六镇起义之后经历了分裂,被分解为东西两魏,进而发展为北齐和北周两个政权。
而南朝北伐总是紧抓北方内乱的窗口期,从而屡屡获胜。刘裕北伐为什么会取得大会未央宫的大胜,就是因为,当时的北方是好几个政权并存,并不能形成合力以对付南朝军队。当时,无论是北魏还是赫连勃勃的大夏,都对刘裕北伐采取了观望态度。
刘裕北伐是南朝北伐的巅峰 图源/网络
再看三国,北方一直处于曹魏的牢固控制中,诸葛亮期望的“天下之变”并没有发生,即使北方后来发生了政权从曹氏转移到司马氏的事,但也只是小范围的震荡,并没有影响到大局。
北方既然始终稳定,那么蜀汉和东吴北伐就都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能保证不败就不错了。
相比北方的稳定,南方其实是出于分裂状态的。虽然蜀汉和东吴以结盟的方式将其打造为一个“南朝”共同体,但却根本不能做到统一行动、集中优势资源为北伐服务。
这从双方不能步调一致地配合出兵就能看出来。诸葛亮几次大举北伐,时间多选在一二月,而孙权却总是在四五月份甚至更晚才出兵配合蜀汉。当时的情况是,蜀汉和曹魏已经开打,孙权才出兵,孙权已经退兵了,蜀汉还在和曹魏死战。而且,孙权本质上是以一种逐利心态来处理联盟关系的。这就导致,蜀汉和东吴根本就不是以一个组合的力量对付曹魏,反而更像是蜀汉孤军北伐。
既然双方不能做到同时出兵,步调一致,那么曹魏在战术上就可以闪赚腾挪,做到军队的东西调动,蜀汉第一次北伐时,张郃被调往关中就是例证。
也就是说,蜀汉和东吴的结盟根本就不能做到将优势最大化,其作用也只不过保证了吴蜀之间的不互撕。
这样,东吴对于蜀汉的掎角作用根本就不能有效发挥。
当然,这和孙权战略的调整也有关系。孙权早期是有建立帝业的雄心的,但在经历一系列事件之后,已经认清现实,只想维持江东偏安的格局。所以,自然不会在北伐一事上倾注过多心血。
同时,由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影响,双方本质上是互不信任的,根本不能做到团结一心。蒋琬执政时,将驻地从汉中内移到涪城时,马上就引起了东吴方面的过激反应,认为蜀汉要背盟,要不是孙权压下了内部的敏感情绪,蜀汉和东吴的联盟关系可能会再一次面临破产。
另外,后勤也是制约蜀汉北伐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诸葛亮北伐还是姜维北伐,其大多数都是因为粮草问题而不得不退兵,功亏一篑。
东吴也因为对长江流域的有限性开发不能做到后勤的及时补给。而打仗本质上拼的就是后勤,为什么司马懿总是死耗诸葛亮,本质上就是想耗死蜀军。
而之后的南朝北伐,虽然也屡屡被粮草问题困扰,但相比三国时代总归是好多了,而且,由于北方人对故国衣冠的怀念,刘裕等人还常常能因粮于敌,就地进行物资补充。
总之,以三国时代的条件和吴蜀脆弱的联盟,其在北伐行动中是根本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最多是以攻为守尽量延长其生命周期而已。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最关键一点没说啊,219年蜀汉在汉中和襄樊把曹魏的野战精锐基本打残了,要不是东吴背刺,之后曹老板病逝蜀汉都等到他要的“天时有变”了。
北魏和赫连勃勃都不干预刘裕北伐一是打不过二是两家都判断出刘裕已经岁数很大又没有能接班的儿子需要在自己在世时完成篡位所以没法一直打下去,刘裕一走赫连勃勃就拿下了关中